发明名称 具有解除与外部装置相互定位的传动机构之接合座
摘要 一种具有解除与外部装置相互定位的传动机构之接合座,包含一壳体、一传动机构及一作用机构,壳体是供外部装置组接,传动机构包括一驱动杆、一扳杆及一传动杆,驱动杆是相对于壳体沿一作动方向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变动,扳杆则可相对转动地枢接于壳体,传动杆具有一可枢转地连接板杆非转动中心位置之第一连接部及一可枢转地连接驱动杆之第二连接部,并使传动杆之长度延伸方向与作动方向形成一非直角的夹角。而作用机构可活动地定位于壳体并受驱动杆之运动而产生相对运动,以使外部装置解除与该壳体之定位关系。
申请公布号 TWM249078 申请公布日期 2004.11.01
申请号 TW092221690 申请日期 2003.12.10
申请人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慧音;卢龙璋;田凯诚
分类号 G06F1/16 主分类号 G06F1/1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陈文郎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具有解除与外部装置相互定位的传动机构之接合座,包含:一壳体,供该外部装置组接;一传动机构,包括一驱动杆、一扳杆及一传动杆,该驱动杆是相对于该壳体沿一作动方向可移动地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变动,该扳杆则可相对转动地枢接于该壳体,该传动杆具有一可枢转地连接该板杆非转动中心位置之第一连接部及一可枢转地连接该驱动杆之第二连接部,并使该传动杆之长度延伸方向与该作动方向形成一非直角的夹角;及一作用机构,可活动地定位于该壳体并受该驱动杆之运动而产生相对运动,以与该外部装置产生机械式交互作用;藉此,在该扳杆转动以连动该传动杆之第一连接部改变位置,将使该传动杆之第二连接部对应地推动该驱动杆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以驱动该作用机构,进而使该外部装置自该壳体上解除定位。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作用机构包括有一可移动地位于该壳体之抵顶件,该壳体则形成有一与该外部装置接触之组合面,而该驱动杆具有一接触该抵顶件之第一传动斜面,使该驱动杆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后,该第一传动斜面将使该抵顶件沿一推顶方向对应地由一没于该组合面下之隐藏位置移动至一凸出于该组合面外以推离该外部装置之顶出位置。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作用机构更包括有一可移动地凸伸出该壳体之组合面外之勾扣件,该外部装置在对应位置处则设有供该勾扣件卡扣之一扣孔,而该驱动杆具有一接触该勾扣件之第二传动斜面,在该驱动杆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后,该第二传动斜面将使该勾扣件对应地沿一线性方向由一与该扣孔产生干涉定位之扣合位置移动至一与该扣孔不发生干涉之解扣位置。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该扳杆及该壳体,使该扳杆弹性复位地相对于该壳体转动。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该驱动杆及该壳体,使该驱动杆弹性复位地保持在该第一位置处。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壳体包括一顶壁及一底壁,使该顶壁与该底壁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而该顶壁朝外之面并形成一组合面。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传动机构是设于该底壁上而位于该容置空间内。8.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壳体之底壁上设有向该容置空间内凸出且沿该作动方向平行间隔排列之二导引壁,使该驱动杆位于该二导引壁间受其限制而沿该作动方向活动。9.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壳体之底壁上设有向该容置空间内凸出之一凸柱,而该驱动杆则对应设有一供该凸柱穿置于内且具有特定长度之限位槽,使该凸柱在该驱动杆移动时可与该限位槽长度延伸方向的相反两端形成挡止作用,藉以限定该驱动杆相对于该底壁移动之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10.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传动机构之扳杆具有一显露于该壳体外供使用者扳动之扳转部。11.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壳体包括一顶壁及一底壁,该顶壁与该底壁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而该顶壁朝外之面并形成该组合面,该顶壁并设有安置该抵顶件之一第一安装部,该第一安装部包括复数由该顶壁内面向该容置空间内延伸之直立壁,二相对间隔一定距离且与该直立壁同向延伸之卡勾,使该等直立壁与该等卡勾间共同形成一沿该推顶方向延伸之直立槽,并在该顶壁上形成一与该直立槽连通之孔,而该抵顶件包括一可通过该孔以凸伸出该组合面之顶部、一呈楔形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以接触该驱动件之第一传动斜面之底部及二由该顶部两相反边缘向该底部方向延伸且位于该直立槽内之侧部,该侧部并分别设有一对应地供该卡勾扣合限位之该凹部。1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抵顶件之呈楔形之底部最远离该顶部之处形成有一平面状之接触面。1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直立壁向该直立槽方向更设有一与该抵顶件之侧部接触之凸肋。1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壳体包括一顶壁及一底壁,该顶壁与该底壁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而该顶壁朝外之面并形成该组合面,该顶壁并设有安置该勾扣件之一第二安装部,该第二安装部包括一沿该线性方向延伸且贯穿该顶壁之开槽、二位于该开槽两侧且朝向该容置空间延伸且互为相对之固定勾,而该勾扣件包括一勾部、一本体部及一靠接部,该本体部在与该勾部连接处的相反两侧各设有一以该线性方向延伸且贯穿该本体部而对应地供该固定勾卡置之穿槽,使该勾部得以凸伸出该壳体之组合面外,而该靠接部则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与该驱动杆之第二传动斜面接触。1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第二安装部更包括沿该线性方向延伸且分别位于对应之该固定勾远离该开槽方向间隔有一定距离处之二限位壁,该等限位壁分别与该勾扣件之本体部的相反两侧接触。1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壳体之顶壁内面更设有一与该勾扣件之本体部接触之凸肋。1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勾扣件之本体部相反两侧更分别设有一对应与该限位壁接触之凸肋。18.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接合座为一供笔记型电脑接合以提供其连接电脑周边设备之船坞扩充座。19.一种具有解除与外部装置相互定位的传动机构之接合座,是供设有一扣孔之该外部装置组合,该接合座包含:一壳体,供该外部装置组接;一传动机构,包括一驱动杆、一扳杆及一传动杆,该驱动杆是相对于该壳体沿一作动方向可移动地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变动,该驱动杆并设有一沿该作动方向延伸特定长度之导槽,该扳杆则可相对转动地枢接于该壳体,该传动杆具有一可枢转地连接该板杆非转动中心位置之第一连接部及一可枢转地位该驱动杆的导槽内之第二连接部,并使该传动杆之长度延伸方向与该作动方向形成一非直角的夹角;及一作用机构,可活动地定位于该壳体并受该驱动杆之运动而产生相对运动,以与该外部装置产生机械式交互作用;藉此,在该扳杆转动以连动该传动杆之第一连接部改变位置,将使该传动杆之第二连接部先于该导槽内移动以形成不会立即连动该驱动杆之空行程,直至该第二连接部抵触该导槽末端而对应地推动该驱动杆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以驱动该作用机构,进而使该外部装置自该壳体上解除定位。20.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作用机构包括有一可移动地位于该壳体之抵顶件,该壳体则形成有一与该外部装置接触之组合面,而该驱动杆具有一接触该抵顶件之第一传动斜面,使该驱动杆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后,该第一传动斜面将使该抵顶件沿一推顶方向对应地由一没于该组合面下之隐藏位置移动至一凸出于该组合面外以推离该外部装置之顶出位置。21.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作用机构更包括有一可移动地凸伸出该壳体之组合面外之勾扣件,该外部装置在对应位置处则设有供该勾扣件卡扣之一扣孔,而该驱动杆具有一接触该勾扣件之第二传动斜面,在该驱动杆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后,该第二传动斜面将使该勾扣件对应地沿一线性方向由一与该扣孔产生干涉定位之扣合位置移动至一与该扣孔不发生干涉之解扣位置。2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该扳杆及该壳体,使该扳杆弹性复位地相对于该壳体转动。2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该驱动杆及该壳体,使该驱动杆弹性复位地保持在该第一位置处。2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壳体包括一顶壁及一底壁,使该顶壁与该底壁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而该顶壁朝外之面并形成一组合面。2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传动机构是设于该底壁上而位于该容置空间内。2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壳体之底壁上设有向该容置空间内凸出且沿该作动方向平行间隔排列之二导引壁,使该驱动杆位于该二导引壁间受其限制而沿该作动方向活动。2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壳体之底壁上设有向该容置空间内凸出之一凸柱,而该驱动杆则对应设有一供该凸柱穿置于内且具有特定长度之限位槽,使该凸柱在该驱动杆移动时可与该限位槽长度延伸方向的相反两端形成挡止作用,藉以限定该驱动杆相对于该底壁移动之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28.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传动机构之扳杆具有一显露于该壳体外供使用者扳动之扳转部。29.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壳体包括一顶壁及一底壁,该顶壁与该底壁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而该顶壁朝外之面并形成该组合面,该顶壁并设有安置该抵顶件之一第一安装部,该第一安装部包括复数由该顶壁内面向该容置空间内延伸之直立壁,二相对间隔一定距离且与该直立壁同向延伸之卡勾,使该等直立壁与该等卡勾间共同形成一沿该推顶方向延伸之直立槽,并在该顶壁上形成一与该直立槽连通之孔,而该抵顶件包括一可通过该孔以凸伸出该组合面之顶部、一呈楔形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以接触该驱动件之第一传动斜面之底部及二由该顶部两相反边缘向该底部方向延伸且位于该直立槽内之侧部,该侧部并分别设有一对应地供该卡勾扣合限位之该凹部。30.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抵顶件之呈楔形之底部最远离该顶部之处形成有一平面状之接触面。31.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直立壁向该直立槽方向更设有一与该抵顶件之侧部接触之凸肋。3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壳体包括一顶壁及一底壁,该顶壁与该底壁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而该顶壁朝外之面并形成该组合面,该顶壁并设有安置该勾扣件之一第二安装部,该第二安装部包括一沿该线性方向延伸且贯穿该顶壁之开槽、二位于该开槽两侧且朝向该容置空间延伸且互为相对之固定勾,而该勾扣件包括一勾部、一本体部及一靠接部,该本体部在与该勾部连接处的相反两侧各设有一以该线性方向延伸且贯穿该本体部而对应地供该固定勾卡置之穿槽,使该勾部得以凸伸出该壳体之组合面外,而该靠接部则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与该驱动杆之第二传动斜面接触。3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第二安装部更包括沿该线性方向延伸且分别位于对应之该固定勾远离该开槽方向间隔有一定距离处之二限位壁,该等限位壁分别与该勾扣件之本体部的相反两侧接触。3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壳体之顶壁内面更设有一与该勾扣件之本体部接触之凸肋。3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3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勾扣件之本体部相反两侧更分别设有一对应与该限位壁接触之凸肋。3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接合座,其中该接合座为一供笔记型电脑接合以提供其连接电脑周边设备之船坞扩充座。图式简单说明:图1是本新型接合座的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组合后之外观图,并说明其与一笔记型电脑之组合型态;图3是一俯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之一传动机构组合后之连接关系并说明传动机构之一驱动件位于一第一位置及其相关构件之位置关系;图4是图3之驱动件位于一第二位置及其相关构件之位置关系;图5是图2中Ⅴ-Ⅴ剖面线之剖视图,并说明一抵顶件位于隐藏位置时与其相关构件之位置关系;图6是图5中之抵顶件位于顶出位置时与其相关构件之位置关系;图7是图2中Ⅶ-Ⅶ剖面线之剖视图,并说明一勾扣件位于扣合位置时与其相关构件之位置关系;图8是图7中之勾扣件位于解扣位置时与其相关构件之位置关系;及图9是该较佳实施例中之勾扣件与抵顶件与一顶壁以倒置方式表示之组装示意图。
地址 台北县汐止市新台五路一段八十八号二十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