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线驱动系统及使用该线驱动系统之影像读取头
摘要 于一种沿一引导路径(A1,A2)驱动及移动一可动单元(10)之线驱动系统中,在可动单元上转动性的设有一驱动鼓构件(18),可绕着垂直于可动单元移动方向之轴转动。可动单元设有一电气驱动马达(24),系动作性的连接于该鼓构件,含其可依第1方向(B1)或依第2方向(B2)转动。一具有第1端及第2端之线缆(30),系部分的缠绕着鼓构件,其方式为一第1线缆段(301)及一第二线缆段(302)均自该鼓构件延伸出。线缆之各第1端与第2端均系紧固在引导路径两终端旁之两个固定点(P1,P2)上,则线缆之第1、第2线缆段乃沿着引导路径作张力式伸展。于驱动马达(24)驱动该鼓构件依第1方向(B)转动时,线缆(30)之各该第1及2线缆段(301及302)系缠绕该鼓构件(18)及自该鼓构件解开缠绕;而当驱动源驱动该鼓构件依第2方向(B2)转动时,线缆之该各第1及第2线缆段则系自该鼓构件解开缠绕及缠绕于该鼓构件,结果,该可动单元(10)即循沿引导路径(A1,A2)而移动。
申请公布号 TWI223543 申请公布日期 2004.11.01
申请号 TW092115923 申请日期 2003.06.12
申请人 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村松茂树;内田彻;古头康一;长谷要
分类号 H04N1/04 主分类号 H04N1/0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何金涂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二段七十七号八楼
主权项 1.一种线驱动系统,其系沿着一引导路径(A1、A2)驱动和移动一可动单元(10),该系统包括:一驱动鼓构件(18),系转动性的设在该可动单元上,可绕着垂直于该可动单元运动方向之一转轴转动;一驱动源(24),系设在该可动单元中,可动作性的连接该驱动鼓构件,令该驱动鼓构件在受驱动下,以第一方向(B1)转动,或依第二方向(B2)转动;及一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之线缆(30),该线缆有一部分系缠绕该驱动鼓构件,而其之一第一线缆段(301)及第二线缆段(302)均系自该驱动鼓构件延伸于外,该线缆之各第1及第2端系紧固于位在该引导路径旁之两个固定点(P1,P2)上,使得该线缆之该第1及第2线缆段均系沿该引导路径作张力式之伸长,其中以该驱动源(24)驱动该驱动鼓构件(18)依第1方向(B1)转动时,该线缆(30)之该各第1、第2线缆段(301,302)系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18),及自该驱动鼓构件(18)解开缠绕;而以该驱动源(24)驱动该驱动鼓构件(18)依第2方向(B2)转动时,该线缆之该各第1、第2线缆段系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及自该驱动鼓构件解开缠绕,结果,该可动单元(10)之运动乃沿着引导路径(A1,A2)而移动。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线驱动系统,其中该线缆(30)系在该线缆之第1、第2端间的中间点上紧固于该驱动鼓构件,使得该第1及第2线缆段(301,及302)分别被界定作为由该中点延伸至该线缆第1及第2端之各一个线缆段,则该线缆之各该第1及第2线缆段可以互成相反之方向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线驱动系统,其中该可动单元(10)沿着该引导路径(A1,A2)移动之运动范围,系等于绕着该驱动鼓构件(18)之该线缆所缠绕圈数的长度。4.一种线驱动系统,其系沿着互成相反之第1侧及第2侧所定义的引导路径(AA1及AA2)驱动和移动一长形可动单元(40)该系统包括:一驱动鼓构件(48),系以转动式的设在该长形可动单元之一第1端上,以绕着垂直于该长形可动单元运动方向之一转动轴转动;一驱动源(54),系设于该长形可动单元中,同动作性的连接于该驱动鼓构件,同驱动该驱动鼓构件以一第1转动方向(BB1)或依一第2转动方向(BB2)转动;一具有第1端与第2端之第1线缆(60F),该第1线缆有一部分系缠绕该驱动鼓构件,使得第1线缆段(60F1)及第2线缆段(60F2)均由该驱动鼓构件延仲于外;一具有第1端与第2端之第2线缆(60S),该第2线缆有一部分系缠绕该驱动鼓构件,此一线缆之第1线缆段(60S1)及第2线缆段(60S2)均由该驱动鼓构件延仲于外;该第1线缆之第1端与第2线缆之第2端系分别固设于该引导路径附近之两固定点(PP1,PP4)上,则该第1线缆之第1线缆段与该第2线缆之第2线缆段循沿着该引导路径之第1侧作张力式延伸;及一线缆转向器(62),系设于该长形可动性单元之第2端,该第1线缆之第2线缆段及该第2线缆之第1线缆段均系穿径该线缆转向器而横向于该引导路径,因之,该第1线缆之第2端及该第2线缆之第1端系固定于该引导路径之第2侧端部附近约两固定点(PP3,PP2)上,则该第1线缆之第2线缆段及该第2线缆之第1线缆段乃沿着该引导路径之第2侧作张力式延伸;其中该第1、第2线缆(60F,60S)之两个第1线缆段(60F1,60S1)及该第1、第2线缆(60F,60S)之两个第2线缆段(60F2,60S2),于该驱动源驱动该驱动鼓构件使其依第1转动方向(BB1)转动时,系分别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48)及自该驱动鼓构件解开缠绕,且该第1及第2线缆之两个第1线缆段与该第1、第2线缆之两个第2线缆段,于该驱动源驱动该驱动鼓构件使其依第2转动方向(BB2)转动时,系分别自该驱动鼓构件解开缠绕及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导致该长形可动单元(40)可沿着该引导路径(AA1,AA2)作运动。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线驱动系统,其中该第1线缆(60F)系在该第1线缆之第1与第2端间的中间点固定于该驱动鼓构件(48),则该第1及第2线缆段(60F1及60F1)分别被界定为由该中间点至该第1线缆之第1及第2端的各一个线缆段,该第1线缆之该各一的第1、第2线缆段系以互为相反之方向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且其中该第2线缆(60S)系在该第2线缆之第1及第2端间的中间点固定于该驱动鼓构件(48),则该第1及第2线缆段(60S1及60S2)乃分别被界定为由该中间点至该第2线缆之第1及第2端的各线缆段,该第2线缆之该各一的第1及第2线缆段系以互为相反之方向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线驱动系统,其中该第1线缆(60F)缠绕圈数之长度系等于该第2线缆(60S)缠绕圈数之长度,且该长形可动单元(40)沿着该引导路径(AA1,AA2)之运动范围,系等于缠绕该驱动鼓构件之各线缆(60F,60S)缠绕圈数之长度。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线驱动系统,其中该线缆转向器(62)包括第1与第2滑轮(62A与62B),各该滑轮系绕着一平行于该驱动鼓构件(48)转动轴之一转动轴作转动;及一第3滑轮(62C),其系绕着一垂直于该驱动鼓构件(48)转动轴之一转动轴作转动;第2线缆段(60F2)系穿径该第1与第3滑轮(62A与62C),并予以转向,以第2线缆段之一端系紧固于对应之固定点(PP2):而第1线缆段(60S1)系穿径该第2及第3滑轮(62B及62C),并予以转向,以缠绕在该驱动鼓构件(48)。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线驱动系统,其中第1及第2线缆(60F及60S)系依序的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48),故第1线缆(60F)之缠绕及解开缠绕动作与第2线缆(60S)之缠绕暨解开缠绕动作不致相互干扰。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线驱动系统,其中该第1及第2线缆(60F及60S)之两个第1线缆段(60F1,60S1)均系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48),而第2线缆段(60F2,60S2)之缠绕圈数条沿着该驱动鼓构件(48)转动轴依相反之方向作变换,因此,该第1及第2线缆(60F及60S)之两个邻近线缆段(60F1及60S2,或60F2及60S1),在该驱动鼓构件(48)被驱动成依该第1转动方向(BB1)转动时,系分别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48)及自该驱动鼓构件(48)解开缠绕,此外,当该驱动鼓构件(48)被驱动成依该第2方向(BB2)转动时,第1及第2线缆(60F及60S)之两个邻近线缆段(60F1及60S2,或60F2及60S1)系分别自该驱动鼓构件(48)解开缠绕及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48)。10.一种影像读取器,包括:一长形影像扫瞄单元,其系沿着以一第一侧与对向于该第一侧之一第二侧两者所定义之引导路径(AA1,AA2)移动;一驱动鼓构件(48),系转动性的设在该长形影像扫瞄单元之第1端上,使其绕着一垂直于该长形影像扫瞄单元运动方向之一转动轴作转动;一驱动源(54),系设于该长形影像扫瞄单元中,并系动作性的连接于该驱动鼓构件,使该驱动鼓构件可被驱动成第1方向(BB1)或依第2方向(BB2)之转动;一具有一第1端与一第2端之第1线缆(60F),其一部份系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使一第1线缆段(60F1)及一第2线缆段(60F2)均自该驱动鼓构件延伸于外;一具有一第1端与第2端之第2线缆(60S),其一部份系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其之一第1线缆段(60S1)及一第2线缆段(60S2)均自该驱动鼓构件延伸于外;该第1线缆之第1端及该第2线缆之第2端系固设于位在该引导路径第一侧之终端部附近的两个固定点(PP1,PP4)上,使得该第1线缆之第1线缆段及该第2线缆之第2线缆段乃沿该引导路径之第一侧作张力式伸展;及一线缆转向器(62),系设在该长形影像扫瞄单元之第2端上,而该第1线缆之第2线缆段与该第2线缆之第1线缆段均穿径该线缆转向器,使横向于该引导路径,则该第1线缆之第2端与该第2线缆之第1端系紧固于位在该引导路径第二侧端部附近之两个固定点(PP3,PP2)上,因之,该第1线缆之第2线缆段及该第2线缆之第1线缆段乃沿着该引导路径之第二侧作张力式伸展;其中该第1及第2线缆(60F及60S)之两个第1线缆段(60F1及60S1)、及该第1及第2线缆(60F及60S)之两个第2线缆段(60F2及60S2),在以该驱动源驱动该驱动鼓构件依第1方向(BB1)转动时,系分别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48)及自该驱动鼓构件(48)解开缠绕,而以该驱动源驱动该驱动鼓构件(48)依第2方向(BB2)转动时,该第1及第2线缆之两个第1线缆段、及该第1及第2线缆之两个第2线缆段,系分别自该驱动鼓构件解开缠绕,导致该长形影像扫瞄单元(40)可沿着该引导路径(AA1,AA2)运动。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影像读取器,又包括一对导轨(42及43),该长形影像扫瞄单元(48)系滑动式的装在该两导轨上,使该长形影像扫瞄单元乃可沿着该引导路径(AA1,AA2)作运动。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影像读取器,其中该第1线缆(60F)系在其第1与第2端间之中间点处,紧固于该驱动鼓构件(48)上,使该中间点至该第1线缆之第1及第2端之延伸方向,分别定义各一之该第1及第2线缆段(60F1及60F2),该第1线缆之各一第1及第2线缆段系互成相反方向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且其中该第2线缆(60S)系在其第1端与第2端间之中点位置紧固于该驱动鼓构件(48)上,则由该中间点至该第2线缆之第1与第2端之延伸方向,乃分别定义各一个之第1及第2线缆段(60S1及60S2),该第2线缆之各第1个及第2个线缆段系互成相反方向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影像读取器,其中该第1线缆(60F)之缠绕圈数之长度系等于该第2线缆(60S)之缠绕圈数之长度,且该长形影像扫瞄单元(40)沿该引导路径(AA1,AA2)之运动范围,系等于各线缆(60F,60S)缠绕该驱动鼓构件之缠绕圈数之长度。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影像读取器,其中该线缆转向器(62)包括第1及第2滑轮(62A及62B),各该滑轮系绕平行于该驱动鼓构件(48)转动轴之一转轴作转动;及一第3滑轮(62C),系绕垂直于该驱动鼓构件(48)转动轴之一转轴作转动;第2线缆段(60F2)系穿径该第1及第3滑轮(62A及62C),并作转向,则第2线缆段之一端部系紧固于对应之固定点(PP2);而该第1线缆段(60S1)则穿径该第2及第3滑轮(62B及62C),并作转向,以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48)。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影像读取器,其中该第1及第2线缆(60F及60S)系依顺序缠绕于该驱动头构件(48),故该第1线缆(60F)之缠绕及解开缠绕系与该第2线缆(60S)之缠绕及解开缠绕,两者互不互相干扰。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影像读取器,其中该第1及第2线缆(60F及60S)之两个第1线缆段(60F1及60S1),系缠绕该驱动头构件(48),而该第1线缆段(60F1,60S1)之缠绕圈数条在沿着该驱动鼓构件转轴转动之一方向上作变转;且第1及第2线缆(60F及60S)之两个第2线缆段(60F2,60S2),系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48),而该第2线缆段(60F2,60S2)之缠绕圈数条在沿着该驱动鼓构件转轴转动之相反方向上作变换,因之,该第1及第2线缆(60F及60S)之两个相邻近的线缆段(60F1及60S2,或60F2及60S1),在该驱动鼓构件(48)被驱动成以该第1方向(BB1)转动时,其用以分别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48)及自该驱动鼓构件(48)解开缠绕,另当该驱动鼓构件(48)被驱动成依该第2方向(BB2)转动时,该第1及第2线缆(60F及60S)之两个相邻近的线缆段(60F1及60S2,或60F2及60S1),系自该驱动鼓构件(48)解开缠绕及缠绕于该驱动鼓构件。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为本发明线驱动系统之第1实施例,系一种喷墨式印表机主要部分透视图。第2图为依本发明第1实施例线性驱动系统之整个配置平面概图。第3图为形成第1实施例线驱动系统一部分之驱动鼓构件透视图。第4图为一半圆形插塞元件立面图,其系用以将线缆紧固于第3图所示之驱动鼓构件。第5图为一影像读取器之主要部分透视图,其中之线驱动系统为本发明之第2实施例。第6图为第5图所示影像读取器之主要部分立面图。第7图为依本发明第2实施例线驱动系统之整个配置概略透视图。第8图为形成第2实施例线驱动系统一部分之驱动鼓构件透视图。第9图为一透视之概图,类似于第7图,其中,省略了第2线缆,俾避免例示之复杂性。第10图为一透视之概图,类似于第7图,其中,省略了第1线缆,俾避免例示之复杂性。第11图为驱动鼓构件之透视图,类似于第7图,其中,系使用两个半圆形插塞元件将第1及第2线缆固定于驱动鼓构件。第12A图为驱动鼓构件之立面图,用以说明当驱动鼓被驱动依一转动方向转动时,第1及第2线缆系如何的依序缠绕于驱动鼓构件及自驱动鼓构件解开缠绕。及第12B图为驱动鼓构件之立面图,用以说明当驱动鼓被驱动成反向转动时,第1及第2线缆系如何的,依序的缠绕于驱动鼓构件及自该驱动鼓构件解开缠绕。
地址 日本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