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车辆用燃料系统构造
摘要 本发明之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燃料系统构造,其系可边抑制燃料从加油口溢出,边增加单位时间之加油量,且使副油箱小型化,在有限空间内亦可装配副油箱及加油口者。本发明之解决方法为于燃料加油口21附近设有副油箱19,将连接管18上端部18a连接于该副油箱19,将主油箱17连接于该连接管18下端部,上述副油箱19具有比上述连接管18剖面积大之剖面积,使从上述加油口21加入之燃料碰及之燃料注入接受面19f,对燃料注入方向,燃料之流动方向成为钝角倾斜,向与上述连接管18之连接部18a滑顺地连接。
申请公布号 TWI256355 申请公布日期 2006.06.11
申请号 TW091133703 申请日期 2002.11.19
申请人 山叶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冈田 直树;西原 和宏;石野胜也
分类号 B60K15/00 主分类号 B60K15/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市松山区敦化北路201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用燃料系统构造,其特征为于燃料加油 口附近设有副油箱,将连接管上端部连接于该副油 箱,将主油箱连接于该连接管下端部,上述副油箱 具有比上述连接管剖面积大之剖面积,使从上述加 油口注入之燃料碰及之燃料注入接受面,对燃料注 入方向,其燃料之流动方向成为钝角而倾斜,向与 上述连接管之连接部滑顺地连接。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用燃料系统构造,其 中使上述加油口之轴线与上述副油箱之连接部上 之上述连接管之轴线,不成为同轴,而予以交叉或 予偏斜。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车辆用燃料系统构造,其 中将具有上述加油口之加油筒插入上述副油箱内, 以燃料油面上昇致上述加油筒与上述副油箱内上 部空间之连通断绝时之上述副油箱内上部空间为 储气部,该副油箱内上部空间连接有另一端开放于 大气之通气管。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车辆用燃料系统构造,其 中于上述副油箱内上部形成突出部,其系向外突出 确保一定空气储存容积。 5.一种车辆用燃料系统构造,其特征为于设有车体 框架之头管之车体前部,设有加油口,俾将燃料供 给燃料箱,在该加油口周围设燃料接受部,以便接 受溢出之燃料,将储存在该燃料接受部内之燃料排 出车外之排泄软管上端部,系连接于上述燃料接受 部,且向下方延长该排泄软管,从该排泄软管将燃 料排出车外。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车辆用燃料系统构造,其 中上述排泄软管之下端开口,位于覆盖车体下方之 车体外壳上侧,于该车体盖形成排出开口,以使从 上述排泄软管之下端开口流下之燃料排出车外,该 排出开口系形成于距上述排泄软管之下端开口正 下方位置之靠车辆后方。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车辆用燃料系统构造,其 中于上述排出开口后侧形成向上方延伸之遮断壁, 以该遮断壁遮蔽藉上述排出开口浸入上述外壳内 之泥水等。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车辆用燃料系统构造,其 中于上述加油口附近连接通气管之一端部,将另一 端部连接于上述排泄软管。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车辆用燃料系统构造,其 中于车体设开闭自如之盖,开启该盖露出上述加油 口,于上述加油口周围设折叠自如之弹性体而成之 燃料接受部,上述燃料接受部系连动于上述盖之开 启动作而开启。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车辆用燃料系统构造, 其中以可挠性带连接上述燃料接受部与上述盖。 图式简单说明: 图1系本发明实施形态1有关之燃料接受部及排泄 软管等侧面图。 图2系从车辆前方看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图1之正面 图。 图3系从车辆后方看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图1之背面 图。 图4系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图1之平面图。 图5系从上方看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底盖之排出开 口周围图。 图6系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图5之沿A-A线剖面图。 图7系同实施形态1变形例有关对应之图5之图。 图8系同实施形态1变形例有关图7之沿B-B线剖面图 。 图9系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副油箱侧面图。 图10系从车辆后方看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副油箱图 。 图11系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副油箱等剖面图。 图12系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加油筒前端部侧透视图 。 图13系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侧面放大图。 图14系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平面放大图。 图15系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排泄软管与油管放气软 管之连接部分放大图。 图16系同实施形态1有关之翻转阀之放大剖面图。 图17系本发明实施形态2有关之车辆示意侧面图。 图18系同实施形态2有关之车辆示意侧面图。 图19系本发明实施形态3有关之速克达型机车之侧 面图。 图20系同实施形态3有关之速克达型机车之正剖面 图。 图21系同实施形态3有关之速克达型机车之非加油 时加油部周围之状态剖开侧面图。 图22系同实施形态3有关之速克达型机车之加油时 加油部周围之状态剖开侧面图。 图23系同实施形态3有关之图22之箭示A方向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