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连接器
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系可将晶片模组电性连接至电路板,其包括组接件、复数组导电端子及端子固持件,组接件系与电路板相组接,每组导电端子系包括与晶片模组之导电体电性事接之第一接触部、于电路板上至少两排设置之与电路板之导接部电性导接之第二接触部、固持部及连接固持部与第二接触部之连接部。端子固持件系开设有复数端子容置槽以容置导电端子。位于特定位置之导电端子之连接部分别向不同方向弯折一特定长度,以使每组导电端子之相邻且同排之第二接触部排布成与其第一接触部之间距不等之间距,且每排导电端子之第一接触部之总间距与第二接触部之总间距相等。
申请公布号 TWM249254 申请公布日期 2004.11.01
申请号 TW092206969 申请日期 2003.04.30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侯松沛
分类号 H01R12/22 主分类号 H01R12/2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系可将晶片模组电性连接至电路板,其包括:组接件,系与电路板相组接;复数组导电端子,每组导电端子系包括与晶片模组之导电体电性导接之第一接触部、与电路板之导接部电性导接之第二接触部、固持部及连接固持部与第二接触部之连接部;端子固持件,系开设有复数端子容置槽以容置导电端子;其中,每组导电端子之相邻两导电端子之连接部系由固持部分别弯折延伸不同长度,以使由连接部延伸之第二接触部呈至少两排设置,且该组复数导电端子同排且相邻之第二接触部排布成与其第一接触部之间距不等之间距,且每组导电端子之第一接触部之总间距与第二接触部之总间距相等。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导电端子依其连接部之延伸长度及自固持部之延伸方向之不同分为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及第四端子。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第一端子之连接部自固持部向右侧水平延伸,且延伸长度为L,第二端子之连接部自固持部向右侧水平延伸,且延伸长度为2L,第三端子之连接部自固持部向左侧之方向水平延伸,且延伸长度为L,第四端子之连接部之延伸长度为零。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三端子未插设于第一固持件之前,连接部还未弯折,系与第二接触部及固持部朝同一方向延伸。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复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系间隔容置于端子固持件之端子容置槽,藉治具将该等导电端子之连接部分别向不同方向弯折一特定长度。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复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系间隔容置于第一固持件之端子容置槽,藉治具将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自固持部向右侧之方向水平弯折长度,但弯折长度不同,以分别形成其连接部。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复数第一端子与第四端子系间隔容置于第一固持件之端子容置槽,藉治具将第一端子自固持部向与头部同侧之方向水平弯折,以形成其连接部。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复数第三端子与第四端子间隔自第二接触部之一端插入第一固持件之端子容置槽,藉治具将第三端子自固持部向与头部异侧之方向水平弯折,以形成其连接部。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将固持有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第一固持件、固持有第一端子与第四端子之第一固持件及固持有第三端子与第四端子之第一固持件,依从左到右之顺序贴置在一起,然后用螺栓组接在一起形成第一组第一固持件。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将固持有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第一固持件、固持有第一端子与第四端子之第一固持件及固持有第三端子与第四端子之第一固持件,依从右到左之顺序贴置在一起,然后用螺栓组接在一起形成第二组第一固持件。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该电连接器还设有将电连接器组接于电路板之组接件。12.一种电连接器,系可将晶片模组电性连接至电路板,其包括:组接件,系与电路板相组接;复数组导电端子,每组导电端子系包括与晶片模组之导电体电性导接之第一接触部、插设于电路板之导接部之第二接触部、固持部及连接固持部与第二接触部之连接部;端子固持件,系开设有复数端子容置槽以容置导电端子;其中,每组导电端子插设于端子固持件后,藉治具将位于特定位置之导电端子之连接部分别弯折一特定长度,以使由连接部延伸之第二接触部呈至少两排设置,且该组复数导电端子同排且相邻之第二接触部排布成与其第一接触部之间距不等之间距,且每排导电端子之第一接触部之总间距与第二接触部之总间距相等。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导电端子依其连接部之延伸长度及自固持部之延伸方向之不同分为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及第四端子。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第一端子之连接部自固持部向右侧水平延伸,且延伸长度为L,第二端子之连接部自固持部向右侧水平延伸,且延伸长度为2L,第三端子之连接部自固持部向左侧之方向水平延伸,且延伸长度为L,第四端子之连接部之延伸长度为零。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三端子未插设于第一固持件之前,连接部还未弯折,系与第二接触部及固持部朝同一方向延伸。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复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系间隔容置于端子固持件之端子容置槽,藉治具将该等导电端子之连接部分别向不同方向弯折一特定长度。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复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系间隔容置于第一固持件之端子容置槽,藉治具将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自固持部向右侧之方向水平弯折长度,但弯折长度不同,以分别形成其连接部。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复数第一端子与第四端子系间隔容置于第一固持件之端子容置槽,藉治具将第一端子自固持部向与头部同侧之方向水平弯折,以形成其连接部。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复数第三端子与第四端子系间隔容置于第一固持件之端子容置槽,藉治具将第三端子自固持部向与头部异侧之方向水平弯折,以形成其连接部。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将固持有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第一固持件、固持有第一端子与第四端子之第一固持件及固持有第三端子与第四端子之第一固持件,依从左到右之顺序贴置在一起,然后用螺栓组接在一起形成第一组第一固持件。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将固持有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第一固持件、固持有第一端子与第四端子之第一固持件及固持有第三端子与第四端子之第一固持件,依从右到左之顺序贴置在一起,然后用螺栓组接在一起形成第二组第一固持件。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与本创作相关之习知电连接器之立体组合图。第二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立体组合图。第三图系与本创作电连接器相组接之电路板之立体图。第四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导电端子之立体图。第五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第一固持件之立体图。第六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第二固持件之立体图。第七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固持有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第一固持件、固持有第一端子与第四端子之第一固持件及固持有第三端子与第四端子之第一固持件,依从左到右之顺序排列在一起之立体图。第八图系将固持有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第一固持件、固持有第一端子与第四端子之第一固持件及固持有第三端子与第四端子之第一固持件,依从左到右之顺序贴置在一起,并用螺栓组接在一起形成第一组第一固持件之立体图。第九图系第八图之侧视图。第十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导电端子、第一固持件及第二固持件与电路板组接在一起之立体图。第十一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第三固持件之立体图。第十二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第三固持件之另一角度之立体图。第十三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导电端子、第一固持件、第二固持件及第三固持件与电路板组接在一起之立体图。第十四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第四固持件之立体图。第十五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导电端子、第一固持件、第二固持件、第三固持件及第四固持件与电路板组接在一起之立体图。第十六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第一组接件之立体图。第十七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第一组接件之另一角度之立体图。第十八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导电端子、第一固持件、第二固持件、第三固持件、第四固持件及第一组接件与电路板组接在一起之立体图。第十九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第二组接件之立体图。第二十图系将晶片模组组装于本创作电连接器之前之示意图。第二十一图系将晶片模组组装于本创作电连接器之后之示意图。
地址 台北县土城市自由街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