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无链式自行车结构改良
摘要 本创作系一种无链式自行车结构改良,乃改良无链式自行车之本体壳、动力齿轮组、从动齿轮与花毂组合等结构,使之强度更大,螺旋作功力更大、不误脱离,及当齿轮磨损时,于作功过程仍能保持紧密之啮合度,而使无链自行车更耐用、更安全及实用品质佳者﹔主要系:其本体壳系设成较长筒状,外可设固右底架管、车架,其左底架管系设固于套筒状之车架座筒,车架座筒可套合于本体壳,形成「双套筒」式,如此较厚之壳体,其强度必增大而耐外力冲撞、不易变形,且左、右底架管各呈一边之筒体分担,亦有分散应力集中之作用﹔其动力齿轮组之「驱动、前连动、后连动、从动」齿轮,系设成相互对应啮合之蜗旋齿轮,而可得较大之螺旋切角力,其作功率可增大,且于螺旋驱动时,可具有螺旋前进之效果,而保持较佳之啮合度﹔其从动齿轮与花毂之组合系设有扣合槽、C型扣环,形成「全圆周」之扣合,不必以螺栓、插销组合,而不会有误脱离之虞﹔是故,藉由本创作有强度大而耐用与安全、作功确实及齿轮不误脱离之安全等功效,增进无链自行车之实用性。
申请公布号 TW334997 申请公布日期 1998.06.21
申请号 TW086201844 申请日期 1997.02.03
申请人 陈英吉 发明人 陈英吉
分类号 B62M11/02 主分类号 B62M11/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无链式自行车结构改良,系一具有驱动齿轮之驱动轴,配合封盖组装于本体壳中;一花毂轴杆设有从动齿轮,而组装于后壳中;其从动齿轮、驱动齿轮间啮合前、后连动齿轮,而前、后连动齿轮系以连动轴连设为一体,又,并藉由左、右底架管使本体壳、后壳、花毂轴杆连结为一体;而本创作之主要特征为:该本体壳,设较长之筒状,其一侧呈规则垂直之凸部,其另一侧套设一车架座筒;该车架座筒其上可焊固车架,设有对应本体壳凸部之缺口,恰可使车架座筒正确对正,其并设有螺孔,对应左底架管组合片之螺孔,配合螺栓而得令左底架管组合于车架座筒;又,车架座筒配合C型扣片而与本体壳套合为一体,形成「双层」组合之结构者。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一项所述之一种无链式自行车结构改良,该驱动齿轮、前、后连动齿轮、从动齿轮构成之齿轮组,系设成侧蜗旋驱动齿轮啮合于平蜗旋前连动齿轮、平蜗旋后连动齿轮啮合于侧蜗旋从动齿轮,藉由侧、平蜗旋状之齿轮,而形成「垂直面角度」之啮合者。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一项所述之一种无链式自行车结构改良,该花毂与侧蜗旋从动齿轮之组合,系花毂轴座设有扣合槽、侧蜗旋从动齿轮亦设有对应之扣合槽,以C型扣环为介质,恰可使两扣合槽套合而藉由C型扣环牢牢结合为一体,形成侧蜗旋从动齿轮与花毂轴座呈「全圆周」结合为一体者。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一项所述之一种无链式自行车结构改良,其后壳、左底架管结合片之剖槽底端设有凹槽,恰可容限轴杆及其螺杆,而得防止轴杆误位移之功效者。图示简单说明:第一图为传统式立体分解图第二图为另一传统式立体分解图第三图为本创作立体分解图第四图为本创作组合立体外观图第五图为本创作齿轮组啮合及其传动示意图第六图为本创作本体壳组合剖视图第七图为本创作花毂与从动齿轮组合剖视图第八图为本创作轴杆防误位移结构示意图
地址 台北县板桥巿南雅西路二段一八○巷二十七号三楼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