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
摘要 本创作系申请第85209425号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提供一种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尤指一种具有可置换性与可回收性之轴力、剪力、扭矩及弯矩型皆适用之全方位强力阻尼装置,且兼具制作及拆装简易之特性,主要由上、下基板及固接于二基板间成任意形状(包括V、长方、圆柱、梅花、三角、菱、多边或X等形状)且一端或中段设成较小断面之连接板体,组构成阻尼装置之本体,利用本体之上、下基板以螺栓及撑构组装于建筑物之梁、柱及地板所组成的框体内,让阻尼装置与整个建筑物形成一体形态,藉此,当地震发生时,因连接板体或上、下基板之断面设计,使其应力得以适当分布,达至全面降伏,进而吸收地震振动之能量,以提升建筑结构安全为其目的,本创作修正了既往消能器只局限于弯矩或剪力吸能之缺点,而达到了各种力量及各个方向皆有吸能效果之全方位吸能装置。
申请公布号 TW479701 申请公布日期 2002.03.11
申请号 TW085209425A01 申请日期 2000.01.24
申请人 蔡崇兴;锺立来 台北市复兴南路二段一二五巷十八号四楼 发明人 蔡崇兴;锺立来
分类号 E04B1/98 主分类号 E04B1/98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苏松坤 台南巿北区文贤路八三三巷十五号
主权项 1.一种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主要系由水平板状之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固接一直立置放之连接板体而形成一本体,于上、下基板两侧板面上设有枢接孔,得配合螺栓而与建筑物结构梁接合或另外枢接撑构,而该连接板体可为任意形状,且其一端或中段设成较小之断面连结;藉此,当地震发生时,因连接板体或上、下基板之断面设计,使其应力得以适当分布,达至全面降伏,进而吸收振动之能量,以确保建筑物结构之安全。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本体之上、下基板可为长条平板体,于二基板相对板面上分别设有复数个接合槽,且配设与接合槽等数之工字形连接板体,使连接板体置于接合槽内,并与上、下基板固接。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本体之上、下基板可为菱形板体,于二基板相对板面上分别设有接合槽,且配设与接合槽等数之连接板体,使连接板体置于接合槽内,并与上、下基板固接。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本体之上、下基板可为菱形板体,菱形之上、下基板及连接板体可由工字形之型钢、工字形之铝制品或工字形之金属制作而成。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本体之上、下基板可为长条平板体,于二基板相对板面上分别设有复数个接合槽,且配设与接合槽等数之三角形连接板体,使连接板体置于接合槽内,并与上、下基板固接。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本体之上基板及下基板可分别有相对之V形连接板体,中段以较小断面之平行板体连结,使连接板体达到吸能之功效。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连接板体底缘可焊固一圆杆,再配合固定装置之夹持定位时,可受震动而转动者。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圆杆可预先于中央开设一凹槽,使其直接插组于连接板体底缘再焊固一体者。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之下基板可预留孔位,使连接板体底端之圆杆可插组于其上者。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之连接板体底端焊接圆球者。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圆球可预先于中央开设一凹槽,使其直接插组于连接板体底缘再焊固一体者。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之下基板可预留孔位,使连接板体底端之圆球可插组于其上者。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连接上、下基板间之连接板体系设成一X形状者。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工字形连接板体之顶端及底端之横板可直接插组于上、下基板之预设凹槽再焊固、黏固或以螺栓锁固而成一体者。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之连接板体为工字形或T字形者。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工字形连接板体之顶端及底端之横板可并列焊固、黏固或以螺栓锁固,再与上、下基板结合而成一体者。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工字形连接板体之顶端及底端之横板可并列焊固、黏固或以螺栓锁固,再直接与建筑物结合而成一体者。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强化式之防震消能装置追加(一),其中工字形连接板体可以T形之型钢或T形之金属制品加以焊固、黏固、夹固或以螺栓锁固而结合成一体者。图式简单说明:图一系本创作消能装置实施例一之配设构件分解图。图二系本创作消能装置实施例一之架设形态示意图。图三A-三B系本创作消能装置实施例一之另一架设形态示意图。图四A-四H系本创作消能装置于无窗框架空间之架设形态示意图。图五A-五F系本创作消能装置于有窗框架空间之架设形态示意图。图六A-六I系本创作消能装置的连接板体各种形式变化示意图。图七A-七H系本创作消能装置上、下基板与连接板体各种配设形态示意图。图八A-八D系本创作消能装置结构形态另一实施例参考图。图九A-九B系本创作消能装置结构形态又一实施例参考图。图十A-十B系本创作消能装置结构形态再一实施例参考图。图十一于美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五层楼房屋结构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中,在E1 Centro 1940地震之作用下,上两图为楼房不加装任何装置之结构反应,下两图则为加装本创作装置之结构反应,由上下两图之比较,显而易见本创作装置几乎吸走了所有的地震能量。图十二于美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五层楼房屋结构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中,在两倍EI Centro1940地震之作用下,上两图为未加装本创作装置之结构反应,下两图则为加装本创作装置之结构反应,由上下两图之比较,可知本创作装置在更强大之地震下(实际地震之两倍),更能显现其更强大之功能。
地址 台北巿南港路二段八十六巷十弄九号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