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锂二次电池之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系相关负极与正极之间,配置由保持有非水电解液之离子导电性高分子基质所构成之高分子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之制造方法。此方法乃在将非水电解质与离子导电性高分子之先质单体的混合液,使用于各电极之前,将未含或含低浓度先质单体的非水电解液,使用于各电极中,俾将所使用的混合液形成与电极一体的高分子电解质层。
申请公布号 TW518789 申请公布日期 2003.01.21
申请号 TW090123996 申请日期 2001.09.27
申请人 百欧尼士股份有限公司;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佐田勉;武田 一成;横田有美子;西村 直人;见立 武仁;山田和夫;西岛 主明;虎太 直人
分类号 H01M4/60 主分类号 H01M4/6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蔡坤财 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一四八号十二楼;林宪隆 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一四八号十二楼
主权项 1.一种锂二次电池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A.准备将含可电化学的插入脱离锂之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的负极、及将含锂之硫族化合物作为活性物质的正极之程序;B:将具第一混合比率之离子导电性高分子先质与非水电解液的混合液,渗透于各自电极的内部之程序;C:对各自的电极上,采用离子导电性高分子先质比率高于第一混合比率之第二混合比率的离子导电性高分子先质与非水电解液的混合液之程序;D:将适合的混合液在电极上进行聚合,而分别与各自的电极形成一体化的高分子电解质层之程序。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离子导电性高分子之先质,系高分子链中,单独含有环氧乙烷(EO)单位、或同时含有EO单位与环氧丙烷(PO)单位的多醚多醇之(甲基)丙烯酸酯。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B程序中所使用的非水电解液之溶剂,系选择自由乙烯碳酸酯、丙烯碳酸酯、-丁内酯、甲基碳酸乙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或该等混合溶剂所组成的组群中。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C程序中所使用的非水电解液之溶剂,系由乙烯碳酸酯、丙烯碳酸酯、-丁内酯、甲基碳酸乙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或该等混合溶剂所组成组群中至少选择其中一种,与其他溶剂的混合溶剂。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负极活性物质系石墨粒子表面上附着非晶质碳。6.一种锂二次电池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A.准备将含可电化学的插入脱离锂之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的负极、及将含锂之硫族化合物作为活性物质的正极之程序;B:将非水电解液渗透于各自电极的内部之程序;C:对各自的电极上,采用离子导电性高分子先质与非水电解液的混合液之程序;D:将适合的混合液在电极上进行聚合,而分别与各自的电极形成一体化的高分子电解质层之程序。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方法,其中该离子导电性高分子之先质,系高分子链中,单独含有环氧乙烷(EO)单位、或同时含有EO单位与环氧丙烷(PO)单位的多醚多醇之(甲基)丙烯酸酯。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方法,其中该B程序中所使用的非水电解液之溶剂,系选择自由乙烯碳酸酯、丙烯碳酸酯、-丁内酯、甲基碳酸乙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或该等混合溶剂所组成的组群中。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方法,其中该C程序中所使用的非水电解液之溶剂,系由乙烯碳酸酯、丙烯碳酸酯、-丁内酯、甲基碳酸乙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或该等混合溶剂所组成组群中至少选择其中一种,与其他溶剂的混合溶剂。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方法,其中该负极活性物质系石墨粒子表面上附着非晶质碳。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系与比较例1的电池相比较下,实施例1与2之本发明电池,在不同电流値之下的放电容量图。第2图系与比较例1的电池相比较下,实施例1与2之本发明电池,在10mA定电流放电时的放电容量曲线图。第3图系与比较例1的电池相比较下,实施例1与2之本发明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