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
摘要 一种「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该装置至少包含一筒体基座单元及一套管单元,其中,该套管单元,系为一外周具有滑槽之中空管体,其前端具有一开孔并可供针头单元之伸缩;该筒体基座单元系为一外周具有一凸部之短中空管体,可直接套固于具针头单元的各种不同传统注射筒体前端,并使套管单元套入时,筒体基座单元之凸部恰可于套管单元滑槽申移动,而受到良好之导引;藉此,可在无需变更原有注射筒体及针头结构之原则下,即能构成一可伸缩之皮下针头安全装置,并使操作位置位于针头之后方,以确保其使用上之安全性。伍、(一)、本案代表图为:第1图(二)、本案代表图之元件代表符号简单说明:20套管单元 21长管体21B小孔 22防尘盖220滑槽 221横向段221R后端转折部 221F前端止挡部222横向段 224定位凹部225锁止槽 227限止部23止滑凸环 30筒体基座单元32短管体 34卡止凸部35通孔(后端) 40针头单元41针头 41a针尖42针座 50注射筒51连接部 52柱塞
申请公布号 TW595482 申请公布日期 2004.06.21
申请号 TW092205799 申请日期 2003.04.14
申请人 汪贤宗 发明人 汪贤宗
分类号 A61M5/32 主分类号 A61M5/3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廖大专 台北市中正区新生南路一段一六○巷二十七号四楼
主权项 1.一种「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系适用于皮下注射之注射筒体,该筒体前端固接一针头单元,该安全装置包括一可紧密套固于注射筒体前端之筒体基座单元及一套置于筒体基座单元外周之套管单元,其中:该筒体基座单元,为一中空短管体,该管体外周上设有一凸部;该套管单元,为一该中空管体,其外周具有一长形滑槽,该滑槽包括一直向部及一横向部,其中,直向部包括一前端止挡部、一后端转折部,该横向部则包括一方形定位凹部、一锁止方槽225及一设在锁止方槽进入端前方之限止部,该限止部系为一细条元件与安全针套单元之本体材料连成一体;藉此,该套管单元可套于该筒体基座单元之外周,且该筒体基座单元上之凸部恰可于该套管单元之长形滑槽中移动,而受到良好之导引;当该套管单元往前移动时,该凸部扣止于长形滑槽之横向段后端转折部定位凹部时,使该针头单元缩于套管单元内以备使用;当该套管单元往后移动,使该凸部移动至该长形滑槽前端止档部时,固定于该注射筒体前端之针头单元伸出套管单元之前端,以供注射使用;使用后,该套管单元往前移动,即该凸部由直向部往横向部移动,再往定位凹部移动越过该限止部而锁止于锁止方槽时,该凸部即锁死于锁止方槽内,使套管单元不能再度移动,而使该针头单元缩于套管单元内而止住不动,因而构成一独立之皮下注射针头的安全装置者。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其中,该卡止凸部,系作成前低后高,且右低左高之略示D形断面之形状,以便于凸部易于套装于套管单元内后,又易于卡止于上述锁止槽内后即不易再被移出者。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其中,该长形滑槽为一长T型滑槽者。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其中,该长形滑槽为一长L型滑槽者。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其中,该凸部为一D形凸部,该D形凸部包括一侧为一圆弧部及另一侧为一平直部者。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其中,该筒体基座单元之凸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D形面、一第二梯形面、一第三D形面、一第四梯形面、一顶面及一底面,其中,该凸部34之底面及顶面为正方形,第一面之面积大于第二面,依次第二面大于第三面,第三面大于第四面,且顶面呈一弧形倾斜面,即由较高之第二面往较低之第四面呈弧面倾斜,同时,再由第一面朝向第三面也作了弧形倾斜,以便卡止凸部得以由限止部顺滑地卡入锁止方槽内者。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I项之「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其中,该中空管体,复于其外周上设有一防滑环者。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其中,在套管单元后端内壁形成一喇叭扩大孔及一肩部,且将该凸部之顶部做成自前低后高之弧形倾斜顶面,以方便该筒体基座单元凸部易于插入套管单元内者。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其中,该凸部之顶部做成自左高朝右低之弧形倾斜顶面,以方便操作套管单元时,凸部易于越过限止部而进入锁止方槽内,并使凸部一旦进入方槽后即被挡止于锁止方槽内者。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其中,该凸部之顶面左侧高于限止部之底缘高度甚多,故凸部一旦进入锁止方槽后,受限止部之阻挡,凸部难再滑出限止部之外者。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第1A图为本创作之凸部立体放大示意图;第2图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未使用之立体示意图;第3图为第2图之剖面图;第4图为第3图之局部放大剖面图;第5图为第3图使用状态之剖面图;第6A-6C图为本创作实施例第一至第三使用状态之操作说明示意图;第7图为自第6B图7-7线之剖面动作图;第8图为自第6C图8-8线之剖面动作图;第9图为本创作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地址 台中县太平市中山路一段三二二巷一一五之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