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冲击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压痕制造装置
摘要 一种冲击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压痕制造装置。它与底座之间紧密配合,滑动安装,由作为动力部分的打击锤、作为制造压痕机构的冲击头、击发机构和套筒组成,其中:所述击发机构安装在套筒一端,冲击头安装在套筒的另一端,打击锤通过击发机构上的扳机安装在套筒内,于击发机构和冲击头之间,打击锤前部与冲击头后部为击打式接触连接结构。它结构简单、定位准确。
申请公布号 CN2469434Y 申请公布日期 2002.01.02
申请号 CN01241004.7 申请日期 2001.04.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发明人 林泉洪;陈怀宁;陈静;黄春玲
分类号 G01N3/30;G01N3/307 主分类号 G01N3/30
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许宗富;周秀梅
主权项 1.一种冲击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压痕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底 座(5)上的导筒里,与底座(5)之间紧密配合,滑动安装,由作为动力部分 的打击锤(1)、作为制造压痕机构的冲击头(2)、击发机构(3)和套筒(4) 组成,其中:所述击发机构(3)安装在套筒(4)一端,冲击头(2)安装在 套筒(4)的另一端,打击锤(1)通过击发机构(3)安装在套筒(4)内,于 击发机构(3)和冲击头(2)之间,打击锤(1)前部与冲击头(2)后部为击 打式接触连接结构;具体为: 打击锤(1)由锤头(11)、锤杆(12)、动力弹簧(13)组成,所述锤杆(12) 插装于击发机构(3)所设的中孔里,其外壁与击发机构的中孔内壁滑动配合,动 力弹簧(13)安装在锤头(11)与击发机构(3)之间,于锤杆(12)上; 冲击头(2)由塞堵(21)、外套(22)、防反弹弹簧(23)、冲击杆(24)、 卡箍(25)、缓冲垫(26)组成,所述外套(22)为筒状结构,一端具有柱状 缩口,另一端与凸形塞堵(21)螺纹安装;冲击杆(24)前部为锥形,穿插安 装于外套(22)缩口里,并探露于套筒(4)外表面,锥形尖端镶嵌一钢珠, 其后端从塞堵(21)上所设孔中穿出,于锤头(11)前方,冲击杆(24)与塞 堵(21)上所设的孔壁紧密配合,冲击杆(24)上设一卡箍(25),防反弹弹 簧(23)安装在卡箍(25)与套筒缩口端之间,于冲击杆(24)上,在卡箍(25) 与塞堵(21)之间设有缓冲垫(26); 在击发机构(3)由扳机(31)、调节弹簧(32)、击发座(33)、连接框架(34)、 安全盖(37)组成,其中:与套筒(4)螺纹连接的击发座(33)为帽状,顶部表 面上设有大小两个凸台A、B(35、35′)于一条水平中心线上,安全盖(37) 与击发座(33)侧表面螺纹连接;连接框架(34)一侧边框上带有卡舌(36)与 相邻的边框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卡舌(36)插装于击发座(33)上的大凸台 (35)侧孔里,与锤杆(12)接触连接,连接框架(34)折扣在大凸台(35)四 周,相对于设有卡舌(36)的另一边框上设一螺纹孔,扳机(31)连同其上套装 的调节弹簧(32)一起插入击发座(33)另一小凸台(35′)的侧孔,至连接框 架(34)上所设螺纹孔里; 套筒(4)靠近冲击头(2)端安装两组微调螺钉(41)。
地址 110015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