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面显示装置
摘要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括:一透明基板以及一画素阵列。画素阵列位于透明基板上,其中每个画素包含至少一第一子画素及至少一第二子画素。第一子画素包括由第一薄膜电晶体驱动之第一有机发光二极体,并具有一第一遮光层贴附于该第一有机发光二极体之上。第二子画素包括由第二薄膜电晶体驱动之第二有机发光二极体,并具有一第二遮光层形成于该透明基板与该第二有机发光二极体之间。
申请公布号 TWI295144 申请公布日期 2008.03.21
申请号 TW094119354 申请日期 2005.06.10
申请人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世昊;蔡子健
分类号 H05B33/00(2006.01) 主分类号 H05B33/0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李长铭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53号9楼
主权项 1.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括: 一透明基板; 一画素阵列,位于该透明基板上,每个画素包含至 少一第一子画素及至少一第二子画素,其中该至少 一第一子画素包括由第一薄膜电晶体驱动之第一 有机发光二极体,且该至少一第二子画素包括由第 二薄膜电晶体驱动之第二有机发光二极体; 一第一遮光层,贴附于该第一有机发光二极体之上 ;以及 一不透光结构,包括一第二遮光层,形成于该透明 基板与该第二有机发光二极体之间。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另包 含一滤光片,贴附于该第二有机发光二极体之上。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另包 含一光阻层,形成于该透明基板与该第一有机发光 二极体之间。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中 该第一有机发光二极体系为白光有机发光二极体 。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中 该第二有机发光二极体系为白光有机发光二极体 。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中 该第一遮光层包括一黑色光阻材料。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中 该第一遮光层包括一不透光金属。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中 该第一遮光层包括一金属氧化物。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中 该第二遮光层包括一黑色光阻材料。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 中该第二遮光层包括一不透光金属。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 中该第二遮光层包括一金属氧化物。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另 包含一光阻层,形成于该透明基板与该第一有机发 光二极体之间。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 中该光阻层及该滤光片之颜色系选自由红色、绿 色、蓝色及透明所构成之群组。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 中该光阻层及该滤光片之颜色大致相同。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 中该第一有机发光二极体及该第二有机发光二极 体各自具有两个透明电极。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 中该等透明电极系为氧化铟锡及氧化铟锌二者之 一。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 中该第一有机发光二极体及该第二有机发光二极 体系包括相互堆叠的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及 蓝色发光层。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 中该第一有机发光二极体及该第二有机发光二极 体系包括相互堆叠的蓝色发光层及色转换材料层 。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 中该色转换材料层包括一黄色萤光材料。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 中该第一子画素系接受一第一电讯号,以沿一第一 发光方向显示一第一影像,且该第二子画素系接受 一第二电讯号,以沿一第二发光方向显示一第二影 像。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双面显示装置,其 中该第一影像及该第二影像系大致于同一时间显 示。 22.一种双面显示装置之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一透明基板; 在该透明基板上定义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 在该第一区域及该第二区域内之透明基板上各形 成一薄膜电晶体; 在该第一区域内之透明基板上形成一光阻层; 在该第二区域内之透明基板上形成一不透光结构, 该不透光结构包括一遮光层; 在该第一区域内之光阻层上与该第二区域内之透 明基板上各自形成一有机发光二极体;以及 将一遮光片贴附于该第一区域内之有机发光二极 体之上。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所述之方法,另包括在该 第二区域内之有机发光二极体之上贴附一滤光片 。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形 成该等有机发光二极体的步骤另包括: 在该第二区域内之遮光层上及该第一区域内之光 阻层上形成一第一透明电极; 在该第一透明电极上形成一红色发光层、一绿色 发光层及一蓝色发光层;以及 在该等发光层上形成一第二透明电极。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形 成该等有机发光二极体的步骤另包括: 在该第二区域内之遮光层上及该第一区域内之光 阻层上形成一第一透明电极; 在该第一透明电极上形成一蓝色发光层及一色转 换材料层;以及 在该蓝色发光层及该色转换材料层之上形成一第 二透明电极。 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方法,其中上述形 成该色转换材料层的步骤另包括: 在该色转换材料层中掺杂一黄色萤光材料。 图式简单说明: 图1系为习知的双面显示装置; 图2系为本发明之双面显示装置; 图3A系为本发明双面显示装置之第一子画素结构; 图3B系为本发明双面显示装置之第二子画素结构; 图3C-3D系为两种不同型式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体; 以及 图4A-4E系为本发明双面显示装置之制作方法。
地址 新竹市科学工业园区力行二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