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发光二极体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体及其制造方法,此发光二极体包括基板、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发光层、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第一介电层、第一导电插塞、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是配置于基板上,且发光层及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是依序配置于部分之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上。第一介电层是配置于未被发光层覆盖的部分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上,且配置于第一介电层上的第一电极是藉由位于第一介电层中的第一导电插塞而电性连接于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此外,第二电极则是电性连接于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
申请公布号 TWI277224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3.21
申请号 TW094125072 申请日期 2005.07.25
申请人 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温伟値;林艺峰;曾焕哲;潘锡明;简奉任;黄国瑞;宋文洲
分类号 H01L33/00(2006.01) 主分类号 H01L33/0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詹铭文 台北市中正区罗斯福路2段100号7楼之1;萧锡清 台北市中正区罗斯福路2段100号7楼之1
主权项 1.一种发光二极体,包括: 一基板; 一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配置于该基板上; 一发光层,配置于部分之该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上 ; 一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配置于该发光层上; 一第一介电层,配置于未被该发光层所覆盖之部分 该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上; 一第一导电插塞,贯穿该第一介电层而与该第一型 掺杂半导体层电性连接; 一第一电极,配置于该第一介电层上,以藉由该第 一导电插塞而与该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电性连接; 以及 一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更包括 一第二介电层,配置于部分之该第二型掺杂半导体 层上。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更包括 一第二导电插塞,位于该第二介电层中,且该第二 电极是配置于该第二介电层上,并藉由该第二导电 插塞而与该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电性连接。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更包括 一透明导电层,配置于该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与该 第二电极之间。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其中该 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该发光层与该第二型掺杂 半导体层之材质包括一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其中该 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包括氮化镓、磷化镓或 磷砷化镓。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其中该 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为一n型掺杂半导体层,而该 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为一p型掺杂半导体层。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其中该 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为一p型掺杂半导体层,而该 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为一n型掺杂半导体层。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其中该 基板包括蓝宝石、碳化矽、尖晶石或矽基板。 10.一种发光二极体的制造方法,包括: 于一基板上依序形成一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一 发光层、一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与一罩幕层,其中 该罩幕层是暴露出部分之该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 以该罩幕层为罩幕,移除暴露出之该第二型掺杂半 导体层与部分该发光层,以暴露出部分之该第一型 掺杂半导体层; 于该罩幕层与该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上形成一介 电材料层; 移除该罩幕层与部分该介电材料层,以于未被该发 光层所覆盖之部分该第一型掺杂半导体层上形成 一第一介电层; 于该第一介电层中形成一第一导电插塞,以与该第 一型掺杂半导体层电性连接;以及 分别形成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二电 极是与该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电性连接,且该第一 电极是藉由该第一导电插塞而与该第一型掺杂半 导体层电性连接。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的制 造方法,其中部分之该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与部分 之该发光层系藉由非等向性蚀刻来移除。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的制 造方法,其中移除该罩幕层及部分该介电材料层的 方法包括: 于该介电材料层上形成一图案化光阻层; 利用该图案化光阻层为罩幕,移除该图案化光阻层 所暴露之部分该介电材料层; 利用该图案化光阻层为罩幕,移除该罩幕层;以及 移除该图案化光阻层与部分该介电材料层。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的制 造方法,其中该罩幕层的材质包括镍,且该罩幕层 是藉由王水溶液而移除。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的制 造方法,其中该介电材料层的材质包括二氧化矽, 且该介电层材料是藉由氟化氢而移除。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的制 造方法,其中移除该图案化光阻层与部分该介电材 料层的方法包括: 将一膜片黏着于该图案化光阻层上;以及 剥离该膜片,以使该图案化光阻层与部分该介电材 料层连同该膜片而从该基板上被剥离。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的制 造方法,其中在形成该第一介电层之后以及形成该 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前,更包括: 在该基板上形成一第二介电层,以覆盖部分之该第 二型掺杂半导体层;以及 在该第二介电层中形成一第二导电插塞,以使后续 形成之该第二电极藉由该第二导电插塞,而与该第 二型掺杂半导体层电性连接。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发光二极体的制 造方法,其中在形成该第一介电层之后以及形成该 第二电极之前,更包括在该第二型掺杂半导体层上 形成一透明导电层。 图式简单说明: 图1绘示为习知发光二极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2A至图2F绘示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发光二极 体的制造流程剖面图。 图3A至图3D绘示为形成图2D之结构的流程剖面图。 图4绘示为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体之剖 面图。 图5绘示为本发明之又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体之剖 面图。
地址 桃园县龙潭乡龙潭科技工业园区龙园一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