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农村空废土地整治的健康土体营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农村空废土地整治的健康土体营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需整治的农村空废宅基地、压损土地的地面以上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形成作业区,清理出的地面以上的建筑垃圾集中堆放于作业区一侧;2)在作业区剥离厚度为H1的表土层Ⅰ和表土层Ⅰ之下厚度为H2的表土层Ⅱ,其中表土层Ⅰ厚度约为40cm,表土层Ⅱ厚度根据H2=H‑H1公式计算,H为作业区剥离土坑深度;……6)利用生物种植肥田,维持2‑3年后最终完成作业区复垦。本发明的健康土地营造方法,将农村空置和废弃宅基地、压损土地和退化土地整治还田,构建稳定健康的土体,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形成良性健康农田生态系统。
申请公布号 CN10610547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1.16
申请号 CN201610594550.X 申请日期 2016.07.2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发明人 刘彦随;龙花楼;王介勇;曹智
分类号 A01B79/02(2006.01)I 主分类号 A01B79/02(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代理人 罗建书
主权项 一种基于农村空废土地整治的健康土体营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需整治的农村空废宅基地、压损土地的地面以上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形成作业区,清理出的地面以上的建筑垃圾集中堆放于作业区一侧;2)在作业区剥离厚度为H1的表土层Ⅰ和表土层Ⅰ之下厚度为H2的表土层Ⅱ,其中表土层Ⅰ厚度约为40cm,表土层Ⅱ厚度根据H2=H‑H1公式计算,H为作业区剥离土坑深度,按以下公式(I)计算,<maths num="0001"><math><![CDATA[<mrow><mi>H</mi><mo>=</mo><mn>85</mn><mo>+</mo><mfrac><mi>V</mi><mi>S</mi></mfrac><mo>&times;</mo><mn>100......</mn><mrow><mo>(</mo><mi>I</mi><mo>)</mo></mrow><mo>,</mo></mrow>]]></math><img file="FDA0001059542570000011.GIF" wi="784" he="115" /></maths>上式(I)中,H为作业区剥离土坑深度,单位为cm,V为建筑垃圾体积,单位m<sup>3</sup>,S为作业区面积,单位m<sup>2</sup>,85cm为水浇地有效土层厚度;3)将堆放的建筑垃圾均匀填充到表土剥离后的作业区剥离土坑内,在填充完毕后的建筑垃圾上均匀覆盖几厘米表土层Ⅰ表土,其后推平碾压多次,压实后距地面深度约为85cm;4)将表土层Ⅰ剩余的土壤覆盖在步骤3)压实后的表面,并碾压平整,碾压后的土壤干密度为1.5‑1.6g/cm<sup>3</sup>;5)将表土层Ⅱ的土壤覆盖在步骤4)处理后的土壤表面,覆盖厚度为40‑45cm,平整覆盖土,至与地面平行,清运剩余表土,并新建排灌工程;6)对步骤5)处理后的土体,利用生物种植肥田,播种适宜本地草种、豆科植物,植物灌浆期进行翻压,使植物根茎全部腐烂肥田,维持2‑3年后最终完成作业区复垦。
地址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