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快速繁殖中华红栌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组培快繁技术获得中华红栌组培苗的快速繁殖方法。中华红栌为黄栌种子苗中发现的变异单株,其种源少,常规方法繁殖慢,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本发明对外植体的栽培方法、外植体的采集时期、消毒方法、分化、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的筛选、移栽基质的选择及培养过程中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控制。采用选择外植体、接种培养、扩繁培养、生根培养过渡移栽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华红栌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使中华红栌试管苗的分化率达到100%,月增殖倍数达到5.2,生根率达到91.7%,移栽成活率达到85%以上。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程序简单,功效高,有效的抑制了中华红栌外植体的污染和褐化,提高了组培苗的分化率,增殖速度快,生根率高,成活率高,成本低,易于实现中华红栌产业化生产。
申请公布号 CN101161059A 申请公布日期 2008.04.16
申请号 CN200710187973.0 申请日期 2007.11.19
申请人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发明人 刘兰英;李春玲;张军民
分类号 A01H4/00(2006.01);C12N5/04(2006.01);A01G31/00(2006.01) 主分类号 A01H4/00(2006.01)
代理机构 北京兰台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雪琦
主权项 1.一种快速繁殖中华红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外植体利用嫁接或扦插繁殖少量的中华红栌苗,定期喷洒杀菌剂,并于次年1月下旬或2月上旬将中华红栌栽植于温室中,待新梢长至15-25公分,剪取新梢并将其剪成1.5-2.5cm的茎段,先用流水冲洗干净,再在超静台上用70%酒精振摇15-50秒,然后置于0.2%的升汞和10%的次氯酸钙中各消毒3-8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作为中华红栌组培快繁的外植体;(2)接种培养把消毒后的中华红栌茎段放置在促进茎段侧芽萌发和生长的接种培养基上,该接种培养基为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0.5-1.5mg/L的BA和0.1-1.0mg/L的NAA;(3)扩繁培养当侧芽长到1cm以上时,切下侧芽转移到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苗的分化和增殖,该扩繁培养基为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1.0-2.5mg/L的BA和0.1-1.0mg/L的NAA,并将组培苗放置于光照强度为1500-2500Lx,温度为20-22℃的环境下,每日光照10-14小时;(4)生根培养选取(3)中增殖的1.5-3cm的健壮组培苗放入生根培养基中,该生根培养基为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0.5-2.5mg/L的IBA,同时将组培苗放置于20-22℃的培养室中进行生根培养;(5)过渡移栽取出(4)中生根成功的组培苗,洗净根上残留的培养基,移入装有过渡基质的移栽容器中,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或制造迷雾控制环境湿度为80%-100%,温度为20-25℃,7-10天后逐渐降低湿度,至苗高8-20cm,有5-10片叶时移栽入大田定植或容器栽植。
地址 100091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新建宫门路东甲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