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车辆悬架系统和机动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包括:左前液压缸,其具备左前活塞杆和左前缸筒,左前活塞杆与左前车轮总成相连,左前缸筒与车身相连;右前液压缸、左后液压缸、右后液压缸,结构均与左前液压缸类似;第一液压回路,其具备分别与左前缸筒的有杆腔、右后缸筒的无杆腔相连通的两个端口;第二液压回路、第三液压回路、第四液压回路,结构均与第一液压回路类似;至少一个第一蓄能器,其设置在第一液压回路中;至少一个第二蓄能器、至少一个第三蓄能器、至少一个第四蓄能器,结构均与第一蓄能器类似。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类似的车辆悬架系统,其中,活塞杆与车身相连而液压缸筒与车轮总成相连的结构。本发明还提供具备上述悬架系统的机动车。
申请公布号 CN103879260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8.31
申请号 CN201410127037.0 申请日期 2014.03.31
申请人 常州万安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立夫;张农
分类号 B60G21/06(2006.01)I 主分类号 B60G21/06(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代理人 王刚
主权项 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液压缸,其具备左前活塞杆和左前缸筒,左前活塞杆与左前车轮总成相连,左前缸筒与车身相连;右前液压缸,其具备右前活塞杆和右前缸筒,右前活塞杆与右前车轮总成相连,右前缸筒与车身相连;左后液压缸,其具备左后活塞杆和左后缸筒,左后活塞杆与左后车轮总成相连,左后缸筒与车身相连;右后液压缸,其具备右后活塞杆和右后缸筒,右后活塞杆与右后车轮总成相连,右后缸筒与车身相连;第一液压回路,其具备分别与左前缸筒的有杆腔、右后缸筒的无杆腔相连通的两个端口;第二液压回路,其具备分别与左前缸筒的无杆腔、右后缸筒的有杆腔相连通的两个端口;第三液压回路,其具备分别与右前缸筒的有杆腔、左后缸筒的无杆腔相连通的两个端口;第四液压回路,其具备分别与右前缸筒的无杆腔、左后缸筒的有杆腔相连通的两个端口;至少一个第一蓄能器,其设置在第一液压回路中;至少一个第二蓄能器,其设置在第二液压回路中;至少一个第三蓄能器,其设置在第三液压回路中;至少一个第四蓄能器,其设置在第四液压回路中;第一液压回路包括第一主支路、以及从该第一主支路分支出而分别与左前缸筒的有杆腔连通的第一左前支路和与右后缸筒的无杆腔连通的第一右后支路;第二液压回路包括第二主支路、以及从该第二主支路分支出而分别与左前缸筒的无杆腔连通的第二左前支路和与右后缸筒的有杆腔连通的第二右后支路;第三液压回路包括第三主支路、从该第三主支路分支出而分别与右前缸筒的有杆腔连通的第三右前支路和与左后缸筒的无杆腔连通的第三左后支路;第四液压回路包括第四主支路、以及从第四主支路分支出而分别与右前缸筒的无杆腔连通的第四右前支路和与左后缸筒的有杆腔连通的第四左后支路;第一蓄能器设置在第一主支路的中部,第二蓄能器设置在第二主支路的中部,第三蓄能器设置在第三主支路的中部,第四蓄能器设置在第四主支路的中部;所述第一主支路、所述第二主支路、所述第三主支路以及所述第四主支路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主支路靠近所述第二左前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左前支路交叉设置;所述第三主支路靠近所述第三左后支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右后支路和所述第二右后支路交叉设置;所述第四主支路靠近所述第四左后支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右后支路和所述第二右后支路交叉设置,所述第四主支路靠近所述第四右前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右前支路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蓄能器具备与所述第一液压回路连通的第一液室、与所述第一液室相对设置的第一气室、将所述第一气室和所述第一液 室隔开且可在压力作用下运动的第一柔性隔膜,所述第一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液室相对设置的第一弹簧构件,所述第一弹簧构件与所述第一柔性隔膜连接;所述第二蓄能器具备与所述第二液压回路连通的第二液室、与所述第二液室相对设置的第二气室、将所述第二气室和所述第二液室隔开且可在压力作用下运动的第二柔性隔膜,所述第二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液室相对设置的第二弹簧构件,所述第二弹簧构件与所述第二柔性隔膜连接;所述第三蓄能器具备与所述第三液压回路连通的第三液室、与所述第三液室相对设置的第三气室、将所述第三气室和所述第三液室隔开且可在压力作用下运动的第三柔性隔膜,所述第三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液室相对设置的第三弹簧构件,所述第三弹簧构件与所述第三柔性隔膜连接;所述第四蓄能器具备与所述第四液压回路连通的第四液室、与所述第四液室相对设置的第四气室、将所述第四气室和所述第四液室隔开且可在压力作用下运动的第四柔性隔膜,所述第四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液室相对设置的第四弹簧构件,所述第四弹簧构件与所述第四柔性隔膜连接。
地址 213023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经济开发区玉龙南路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