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筒涡轮增压除尘脱硫塔
摘要 本实用新型双筒涡轮增压除尘脱硫塔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含底塔体、检查孔及密封盖、连接管、水封室、排水管构成的集液排液装置,下塔体、进气及进液管、法兰盘、喷淋头、均气叶片构成的降温均气装置,中塔体、母及支管构成的液体分配装置,上塔体、支撑架、折板、内支架构成的惯性脱水装置,顶塔体的排烟气装置,下上过渡体及视窗等,底与下及下与中塔体、下过渡体、上塔体、上过渡体、顶塔体依次焊接;还有中塔体外筒的内壁与涡轮叶片外端、涡轮叶片内端与密封筒内筒下端的外圆焊接构成的双筒涡轮增压装置,用于锅炉除尘脱硫。气液固三相强烈湍流除尘脱硫一体、排烟水含量75毫克/立方米以下、除尘率99.7%、脱硫率99.9%。
申请公布号 CN201357046Y 申请公布日期 2009.12.09
申请号 CN200920003796.0 申请日期 2009.02.03
申请人 刘启杰 发明人 刘启杰
分类号 B01D53/78(2006.01)I;B01D53/50(2006.01)I;B01D47/00(2006.01)I 主分类号 B01D53/78(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双筒涡轮增压除尘脱硫塔,包括由底塔体(1)及底塔体(1)上设置的检查孔(11)、连接管(12)并水封室(13)、排水管(14),包括由下塔体(2)及下塔体(2)上设置的进气管(21)、进液管(22)、法兰盘(23)、喷淋头(24)、均气叶片(25),包括由中塔体(3)及中塔体(3)上设置的母管(31)、支管(32),包括由上塔体(4)及上塔体(4)上设置的支撑架(41)、折板(42)、内支架(43),还包括顶塔体(5)、下过渡体(6)、上过渡体(7)、视窗(8);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塔体(3)上还设置有密封筒(33)、涡轮叶片(34);所述底塔体(1)、下塔体(2)、中塔体(3)、上塔体(4)、顶塔体(5)均为筒状结构,所述下过渡体(6)为倒置的锥形筒状结构,所述上过渡体(7)为锥形筒状结构,所述检查孔(11)、视窗(8)均为长方孔或圆形孔的形状,所述连接管(12)、排水管(14)、进气管(21)、进液管(22)、支管(32)均为管状结构,所述水封室(13)为长方形或圆形的立体空间室结构,所述喷淋头(24)为螺旋式喷头的结构,所述均气叶片(25)为半圆形的板片状结构,所述母管(31)为圆盘管状结构,所述支撑架(41)为棍形的架体状结构,所述折板(42)为板状结构,所述内支架(43)为圆形的棍状架体结构;所述密封筒(33)为两端均设置有圆形密封盲板的筒状结构,所述涡轮叶片(34)为梯形叶片状结构;所述双筒涡轮增压除尘脱硫塔,其底塔体(1)与下塔体(2)、下塔体(2)与中塔体(3)、中塔体(3)与下过渡体(6)、下过渡体(6)与上塔体(4)、上塔体(4)与上过渡体(7)、上过渡体(7)与顶塔体(5)均焊接连接,其底塔体(1)上设置的检查孔(11)与检查孔(11)的密封盖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其底塔体(1)与连接管(12)一端、连接管(12)另一端与水封室(13)一端、水封室(13)另一端与排水管(14)、下塔体(2)与进气管(21)、母管(31)与支管(32)均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其穿入下塔体(2)内的进液管(22)与下塔体(2)外的进液管(22)通过法兰盘(23)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其均气叶片(25)在弧形边向下倾斜状态下与下塔体(2)焊接连接,其支管(32)在穿入中塔体(3)的状态下与中塔体(3)焊接连接,其视窗(8)与高温玻璃镶嵌连接,其上塔体(4)与支撑架(41)、支撑架(41)与折板(42)、折板(42)与内支架(43)以折板(42)呈鱼鳞状态下均焊接连接;所述双筒涡轮增压除尘脱硫塔,其中塔体(3)内壁与涡轮叶片(34)的外端、涡轮叶片(34)的内端与密封筒(33)下端的外圆均焊接连接。
地址 100022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8号居安写字楼205室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