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具有杀毒、抗菌和磁疗功能的电动购物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杀毒、抗菌和磁疗功能的电动购物车。主要特点是:车架左部末端的前/后悬梁的下端分别设有前/后第二轴承座,前/后第二轴承座的前、后端面外部分别设有由直流电机带动并且通过链传动驱动的前/后橡胶后轮,车架右部末端的前轮支座的下端面设有前轮构件,前轮构件的下端设有前轮;安装前/后橡胶后轮的前/后半轴的小轴颈分别与前/后磁粉制动器的主动转子用联接器和平键联接;前/后扶手臂和扶手的外表面分别覆涂有一层具有杀毒、杀菌功能的光触媒涂层;扶手的内孔内设有圆柱形的磁铁棒;车架的外架和车架的内架的上端设有购物篮筐。本发明能减够少疾病传染、提高顾客健康水平,方便顾客在超市轻松购物。
申请公布号 CN10579976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7.27
申请号 CN201610267710.X 申请日期 2016.04.27
申请人 罗建华 发明人 罗建华
分类号 B62B3/14(2006.01)I;B62B5/00(2006.01)I;B62B5/04(2006.01)I;A61N2/08(2006.01)I;A61L2/08(2006.01)I 主分类号 B62B3/14(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具有杀毒、抗菌和磁疗功能的电动购物车,由前/后连接杆(1)、车架(2)、导线A(5)、导线B(6)、导线C(7)、导线D(9)、导线E(10)、导线F(11)、导线G(12)、导线H(13)、前轮构件(16)、启动电瓶(17)、驱动电瓶(21)、第一链轮(22)、直流电机(23)、第一链条(24)、传动轴(25)、双排链轮(26)、前/后第一轴承座(27)、第二链条(28)、前/后橡胶后轮(29)、前/后半轴(30)、前/后第二链轮(31)、防护板(32)、前/后第二轴承座(33)、扶手(37)、前/后扶手臂(38)、前进/后退开关(39)、启动开关(40)、方形弯管接头(41)、购物篮筐(42)、刹车开关(43)、第三链轮(44)、栅栏防护罩(45)、导线M(46)、导线N(47)、第二轴承(52)、前/后第二端盖(54)、前/后磁粉制动器(56)、联轴器(58)、第一轴承(62)、前/后第一端盖(64)、平键(66)、光触媒涂层(68)和磁铁棒(71)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2)左部末端的前/后悬梁(34)的下端分别设有前/后第二轴承座(33),前/后第二轴承座(33)的前、后端面外部分别设有由直流电机(23)带动并且通过链传动驱动的前/后橡胶后轮(29),车架(2)右部末端的前轮支座(15)的下端面设有前轮构件(16),前轮构件(16)的下端设有前轮(18);所述的前/后第二轴承座(33)的上端面分别与车架(2)的前/后悬梁(34)下端面的前、后部用螺栓紧固在一起,前轮构件(16)的上端面与车架(2)的前轮支座(15)的下端面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的车架(2)由不锈钢方管弯曲成的“U”字形的外架(3)和“U”字形的内架(14)水平焊接成主体框架,车架(2)的外架(3)和车架(2)的内架(14)的“U”字上部开口朝左方向,车架(2)的内架(14)左部的“U”字上部开口处的前、后纵向不锈钢方管的前、后端面分别与车架(2)的“U”字形的外架(3)左部的前、后不锈钢方管的内端面焊接在一起,车架(2)的内架(14)右部的“U”字形的底部不锈钢方管的外端面通过前、后两块第二连接板(48)与车架(2)的外架(3)右部的“U”字形的底部不锈钢方管的内端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的车架(2)的外架(3)的前、后不锈钢方管的左部末端面分别与前/后悬梁(34)的右端面焊接在一起,前/后悬梁(34)的上端面分别与前/后第一连接板(36)的下端面焊接在一起,前/后第一连接板(36)右部下端的后、前端面分别与车架(2)的外架(3)的前、后不锈钢方管左部的前、后外端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的车架(2)的内架(14)从左往右的中部左方的前、后不锈钢方管的下端面分别与前/后支撑板(4)的上端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的车架(2)的内架(14)从左往右的中部的前、后不锈钢方管的下端面分别与电机座板(8)的前、后上端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的车架(2)的内架(14)从左往右的中部右方的前、后不锈钢方管的下端面分别与电瓶箱(19)的前、后箱板的上端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的车架(2)的内架(14)右部的“U”字形底部的不锈钢方管的前、后、右三边内端面与前轮支座(15)上端的前、后、右端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的前橡胶后轮(29)轮毂上的轮芯孔(49)与前半轴(30)前部的短轴颈动配合,前半轴(30)的轴盘(50)与前橡胶后轮(29)的轮毂用3~4枚螺栓紧固在一起,前半轴(30)中部的长轴颈(55)穿过前第二轴承座(33)的第一通孔(51)后与两个相同的第二轴承(52)的内孔过渡配合,再穿过前第二端盖(54)的中心孔后伸出在前第二轴承座(33)的后端,长轴颈(55)的后端与前第二链轮(31)的中心孔过渡配合,并用平键(66)联接;所述的前半轴(30)后部的小轴颈(59)与联轴器(58)的中心孔前半部分过渡配合,联轴器(58)的中心孔后半部分与前磁粉制动器(56)右端的主动转子(57)过渡配合,联轴器(58)中心孔的键槽内设有平键(66),平键(66)同时与前半轴(30)的小轴颈(59)和前磁粉制动器(56)右端的主动转子(57)联接;所述的前磁粉制动器(56)的支座上端面与前悬梁(34)下端面的后部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的前第二链轮(31)的轮齿上设有与传动轴(25)前端的前轴颈(60)上的双排链轮(26)前端的轮齿链传动的第二链条(28);所述的前第二轴承座(33)内的两个相同的第二轴承(52)的外径与前第二轴承座(33)的第二轴承孔(53)过渡配合,前第二端盖(54)的前端面与前第二轴承座(33)的后端面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的后橡胶后轮(29)轮毂上的轮芯孔(49)与后半轴(30)后部的短轴颈动配合,后半轴(30)的轴盘(50)与后橡胶后轮(29)的轮毂用3~4枚螺栓紧固在一起,后半轴(30)中部的长轴颈(55)穿过后第二轴承座(33)的第一通孔(51)后与两个相同的第二轴承(52)的内孔过渡配合,再穿过后第二端盖(54)的中心孔后伸出在后第二轴承座(33)的前端,长轴颈(55)的前端与后第二链轮(31)的中心孔过渡配合,并用平键(66)联接;所述的后半轴(30)前部的小轴颈(59)与联轴器(58)的中心孔后半部分过渡配合,联轴器(58)的中心孔前半部分与后磁粉制动器(56)的主动转子(57)过渡配合,联轴器(58)中心孔的键槽内设有平键(66),平键(66)同时与后半轴(30)的小轴颈(59)和后磁粉制动器(56)的主动转子(57)联接;所述的后磁粉制动器(56)的支座上端面与后悬梁(34)下端面的前部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的后第二链轮(31)的轮齿上设有与第三链轮(44)的轮齿链传动的第二链条(28);所述的后第二轴承座(33)内的两个相同的第二轴承(52)的外径与后第二轴承座(33)的第二轴承孔(53)过渡配合,后第二端盖(54)的后端面与后第二轴承座(33)的前端面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的前/后悬梁(34)前、后部的下端面右端分别设有用于顶紧前/后第二轴承座(33)和张紧第二链条(28)的第一张紧装置(35);所述的前/后悬梁(34)的左端面分别与防护板(32)的上端焊接在一起,防护板(32)下端的圆弧朝向右方;所述的传动轴(25)前端的前轴颈(60)穿过前第一端盖(64)的中心孔后与第一轴承(62)的内孔过渡配合,再穿过前第一轴承座(27)的第二通孔(61)后伸出在前第一轴承座(27)的前部,前轴颈(60)的前端与双排链轮(26)的中心孔过渡配合,并用平键(66)联接;所述的前第一轴承座(27)内的第一轴承(62)的外径与前第一轴承座(27)的第一轴承孔(63)过渡配合,前第一轴承座(27)的后端面与前第一端盖(64)的前端面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的传动轴(25)后端的后轴颈(60)穿过后第一端盖(64)的中心孔后与第一轴承(62)的内孔过渡配合,再穿过后第一轴承座(27)的第二通孔(61)后伸出在后第一轴承座(27)的后部,后轴颈(60)的后端与第三链轮(44)的中心孔过渡配合,并用平键(66)联接;所述的后第一轴承座(27)内的第一轴承(62)的外径与后第一轴承座(27)的第一轴承孔(63)过渡配合,后第一轴承座(27)的前端面与后第一端盖(64)的后端面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的前/后第一轴承座(27)的上端面分别与车架(2)的内架(14)中部左方的前、后不锈钢方管下端的前/后支撑板(4)的下端面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的双排链轮(26)后端的轮齿上设有与直流电机(23)的伸出轴(67)上的第一链轮(22)的轮齿链传动的第一链条(24),第一链轮(22)的中心孔与直流电机(23)的伸出轴(67)过渡配合,并用平键(66)联接;所述的直流电机(23)的电机座与车架(2)的内架(14)中部的前、后不锈钢方管下端的电机座板(8)的下端面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的电机座板(8)左端面前端设有用于顶紧直流电机(23)的电机座和张紧第一链条(24)的第二张紧装置(65)。
地址 366200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莲峰镇团结巷仁里大楼304室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