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将二板之边部互相接合之改良装置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017436 申请公布日期 1974.11.01
申请号 TW06322181 申请日期 1973.02.19
申请人 XAVER LIPP 发明人 XAVER LIPP
分类号 B21D39/02 主分类号 B21D39/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敏生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伟成第一大楼
主权项 1﹒一种装置用以将二板之接合边相互接合此板在其接合边实质上为u形边,包括一种装置,此种装置适合于以一U形边封闭于另一U形边内且实质上与该一U形边成直角之方法来容纳两边端第一变型装置,系将另一u形逆之一臂变形,使覆于该一U形28之一臂上。该第一变形装置包括二变形构件,其中一构件为具倾斜面之槽,此槽系用来施行前述将臂弯曲变形之作业。经过该第一变型装置后之板通过第二变形装置,此第二变形装置包括二变形构件,其一构件包括一槽,另一构件则包括一与槽相并列之楔形突出部。此第二变形装置系用来,将外层封闭U形逆之另臂和被封闭于内U形边之底趾弯曲变形,以减少此臂和底以及被封闭于内U形边之封闭于内之一臂间之角度,并同时使被封闭于内及外层封闭之臂并列。2﹒如请求专利部份第一项所述之装置,其中另加第三变形装置,此第三变形装置包括二变形构件:其中之一构件包括一槽,另一构件包括一与该槽相并列之楔形突出部。该二变形构件相互作用,以使一U形边之臂和底趾与另一U形边之臂与底趾相并列。3﹒如请求专利部份第二项所述之装置,其中另加第四变形装置,此第四变形装置包括二变形构件,此二变形构件相互作用,以使并列之底部和臂部接合面移置成与板面成为直角方向。4﹒如请求专利部份第一项所述之装置,其中各项变形装置由滚筒组成,这些滚筒被装设于实质为互平行之轴上旋转。5﹒如请求专利部份第二项所述之装置,其中各项变形装置由滚筒组成,这些滚筒被装设于实质为平行之轴上旋转。6﹒如请求专利部份第三项所述之装置,其中各项变形装置由滚筒组成,这些滚筒被装设于实质为平行之轴上旋转。7﹒如请求专利部份第四项所述之装置,其中第二变形装置之一滚筒包括一延绕于滚筒圆体周围之突出部及一延绕于该滚筒周围之槽,该槽系由前述之突出部以及另一在槽边具有一倾斜面之环圆周突出部,二者所构成。8﹒如请求专利部份第七项所述之装置,其中第二变形装置之另一滚筒之楔形突出部,此楔形突出部延缓于该滚筒之圆柱圆周。该滚筒包括另一突出部及由该两突出部所构成之一槽,前述滚筒之第一次所提突出部份伸入此槽。此滚筒之楔形突出部伸入前述第一滚筒之槽。两突出部相隔开着,其中间之空白供板件衔入。9﹒如请求专利部份第五项所述之装置,一槽延绕于一滚筒之圆筒表面,此槽具有一实质上与一延伸环绕于另一滚筒圆周上之楔形构件之倾斜面为同心的但相间隔,此间隔可适合容纳二u形边被变形后并列之各底趾和臂。10﹒于将二板之接合边互相接合时,将各板之接合边形成u形状,以一U形边封闭于另一u形边之内,并实质上与该u形边互为直角,并包括以下步骤:输送板之边端至第一变形装置,该第一变形装置将外层u形边之一臂变形,使覆于被封闭于内u形边之一臂上,而后将该已变形之板送至第二变形装置,该第二变形装置将外层封闭u形边之另臂和被封闭于内之u形边之底趾变形,出减少该臂和底以及被封闭于内之u形边之被封闭于内之一臂间之角度,并同时使被封闭于内之臂和外层封闭之臂并列成排。11﹒如请求专利部份第一项所述之装置,其中该第一变形装置,系将外层封闭U型边之臂作15至80之间弯曲变形。12﹒如请求专利部份第一项所述之装置,其中该第二变形装置,系将该臂和该底趾作15至75间弯曲变形。
地址 云林北港镇民生路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