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改良之引擎PCV阀二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087054 申请公布日期 1987.05.01
申请号 TW075207368 申请日期 1986.08.06
申请人 高怀志 发明人 高怀志
分类号 F02M7/12 主分类号 F02M7/1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改良之引擎pcv阀,其系使得以往传统式之引擎pcv阀能由不可调之固定通气方式改变为使其能在引擎低速时可由调整螺丝或膜片器之调整接头之调动而作改变其进入引擎进气岐管之空气量,如此使得化油器之低速油路所供出之混合气之再与pcv空气之混合的空燃,此可因上述的调整螺丝之调整而变为更适切。2.在引擎高速时,可利用电磁铁或膜片器作伸缩度的拉动而此种可调性之拉动,可以控制pcv阀门的开度至更适切的配合引擎之实际情况及化油器之高速空燃比。3.又在车行起步能能把此种pcv阀之空气流量,先经过另一调整螺丝之调整而使得在此时段之行车(引擎运转)因而能更为顺畅,为其目的及特征相类似者。其制造组件在此可分A、B两种型式兹详述如下:A型式组件包括:1. 一个下部附有脚架上部附有壳盖之机体壳(7B),前后各附有固定膜片器之片架者。2. 一只其内部置有一中孔,且于中孔之前端置有一斜口,而在斜口端之最外孔经上置有一防漏气之油封(l2B),又于其中孔之两端各设有一透达于外面之通气管(20B)、(21B),又于中孔之后部设有一封闭式而其中央附有一螺孔之柱塞之阀门体壳(4B),又此阀门体壳(4B)之两相对之外缘系各钻有一小孔状。3. 二支定位杆(8B),此杆系穿置于阀门体壳(4B)之两外缘小孔中而置令其两头分置固定置于机体壳(7B)之前、后盖板上。4.两只分装于机体壳(7B)前、后部之膜片器(14B)、(4B),其内系有一膜片,一弹簧,而其膜片系上、下各呈有一压紧之铁片及一置于膜片前端之推杆,如此使得膜片之内部构成一密室状,又在此膜片密室后部装有一只上面附有防止漏气之O型环状之调整螺丝组合(44)及(18B)及一小通气管。5. 一只置于此pcv阀入气孔(2lB)上具有一固定弹簧之空气流量调整螺丝(22B)。6. 一只装于阀门体壳(4B)之中孔内之T型活动塞(5B),此活动塞(5B)之前端系与机体壳(7B)之前端膜片器(40)之前推杆(45)相接。7. 二只分套装于定位杆(8B)上之短小套管(113B)。8. 数条作连接导气用之胶管。B型式组件包括:1. 一个附有前、后、盖板及下附有脚架上附有壳盖之机体壳(7B'),此(7B')之前盖板之中央部位呈有一大中孔,而后盖板之中间部位呈有一螺孔状。2. 一只前固定穿锁装于机体壳(7B')之前盖板之中孔中之内呈孔状及后部体积较大之阀门外壳(52),此阀门外壳之中孔前端系装有一平面接管(81),后端之较小孔径端置有一防漏气油封。3. 一只T型活动塞(54)及一只压动T 型活动塞(54)之弹簧(55)置于阀门壳之中孔中。4. 一只装于阀门体壳中孔后端,可作前后移动自如之内附有斜管径之通气导管体(54),此通气导管体(54)前部系呈圆管,后部之体积较大,且其后部又有一通气管(58)此通气管与引擎进气歧管相沟通,又此通气导管体(54)后部相对之两缘,系各钻有一小孔。5. 两定位小杆(57)、(57'),分穿置于通气导管体(54)之两后缘孔中,又具前后头端系分定于阀门体壳(52)后部及机体壳后盖板(56)上。6. a一只膜片器(57'),此膜片器内附有一膜片,及两压紧膜片之上下铁片及一前推杆(59)以及一后推杆(60)此后推杆之外端系有一螺牙,而于此螺牙上装有一定位压着一弹簧(66)之阔面螺帽(64)及一小固定螺帽(65),又此膜片器(57')之前部系装有一外呈螺牙状中央呈有一中孔及置有一防漏气油封且锁装于机体壳后盖板(56)中间之螺孔中之接头(61),且令膜片器前推杆穿置于其中与防漏气油封密合,而顶住于通气导管体(54)之后部 铁(62)中、又此膜片密室上亦置有一小通气管。b或一只与上述膜片器之前接头(61)及前推杆(59)构造均相同,而内部系装有一电磁线圈之电磁铁者。又此电磁铁系如膜片器一样装置于机体壳之后盖板之中螺孔上。7. 一只小弹簧系装于电磁铁或膜片器之与机体壳(7B')之后盖板间形成定位。8. 数条作速接导气用之胶管。
地址 台北巿承德路一○○○巷四六弄四号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