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冷却电子设备之装置
摘要 本发明包含一种装置,可使用于冷却电子设备(10),其中该电子设备系设于一框架装置内(1'),藉由装置(11,12)传送由该设备所产生之热能至一或多个与框架有关之泠却单元(13,14),而其每一个都是设计以对流至框架及设备周围之空气来传送热能。至少其中一该冷却单元(14)包含位置彼此相邻且垂直方向之冷却凸缘(14a,14b),以及设计能够在需要时提供冷却单元及冷却凸缘强迫气流之风扇单元(20),藉以增加从冷却单元至周围空气之热放射。风扇单元(20)位于框架单元(1')之侧边且在冷却单元(14)侧边或部分在其内部,此风扇单元(20)用于提供一强迫气流(A)至每一个由冷却单元之凸缘(14a,14b)之间所形成之空间肮该;强迫气流(A)之流动限制在面朝框架单元(1')之冷却单元凸缘截面区域内,数个附属空间(22) 所产生之气流系朝向上方向流动。建议图2附属在公告之摘要之中。
申请公布号 TW313745 申请公布日期 1997.08.21
申请号 TW085112263 申请日期 1996.10.08
申请人 LM艾瑞克生电话公司 发明人 斯图罗斯
分类号 H05K7/20 主分类号 H05K7/2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巿敦化北路二○一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使用于冷却电子设备之装置,该电子设备系设在一框架装置内,该装置系将该设备产生之热能传送至一或多个与框架相关之冷却单元,每一冷却单元设计藉由对流至框架及设备周围之空气以传送热能;至少其中一冷却单元系包含彼此相邻且垂直方向之冷却凸缘,及设计可依需要提供冷却单元与冷却凸缘强迫气流,藉以增加从冷却凸缘到周围空气热身放射之风扇单元,该风扇单元设于冷却凸缘之区域内;其特征为风扇单元设在框架单元之侧边且在冷却单元之旁,或部分设在其内;风扇单元设计以提供强迫气流到冷却单元凸缘之间所形成之每一空间;该强迫气流之流动限制在面向框架单元之冷却单元凸缘截面区域内;及许多空间产生之气流系以向上之方向流动。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对于一或多个假定之空间内,其相邻凸缘间之距离及凸缘宽度主要设计于限制强迫气流在空间之截面内流动,及保持沿着平行于例如与"U形"相关之截面或表面向上流动。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冷却单元系由多数平行之凸缘所组成,其朝向框架外并且延伸远离于设计部分功能如同风扇单元固定座之框架关连底板。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固定座系由部分在底板内及部分在框架内所形成,且具有形状呈圆形凹处,可用于固定圆柱形状之风扇单元。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底板内之凹处系设计以穿过底板且部分在凸缘内。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冷却单元之热储存能力及其材质能改变在“尖峰时间"期间储存热能,而不允许冷却单元之温度超过预定値。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5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风扇单元系设计产生热传递上为不明显之第一强迫气流,当温度达到上参数时,一监视温度装置可作动允许风扇单元产生热传递上非常明显之第二强迫气流。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特征为一风扇单元附设于框架及底板,且此风扇单元以与框架相关之特定高度放置。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特征为多数风扇单元以不同高度安装,且温度监视设备将视现存之温度分布或变化以作动一或多个风扇单元。1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特征为为了在冷却单元内产生一空间,相邻凸缘之间距离系选定在10到25公厘之间,且凸缘宽度选定在30到120公厘之间。1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电子设备及框架系由用于电话交换台之主要分配装置所构成,包括一框架、多数与配电板相关且附加在框架上可调整以配合一或多个连接端之接头以及多数属于与电话交换相关之线路接头,其亦附设在框架上可调整以配合一或多个连接端;该连接接头彼此相邻且与所需之主要分配接头将假定与配电板相关之接头与特定与电话交换台相关之接头连接起来。1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装置,其特征为一预定数目之与电话交换台相关连线路可调整以配合一组合体;而各该组合体能藉由平行横杆从框架中插入或移除;组合体之前端部分系当此组合体已插入此框架时加以决定,即显示调整以配合一或多个连接端之线路相关接头,当组合体完全插入时,该调整以配合一或多个连接端与电话交换台相关接头即通电相互作用。1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横杆系与框架相关之冷却凸缘直接接触或由其所构成。1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装置,其特征为热放射离散元件设于该组合体内,且在面朝横杆之区域内或在其旁边。1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装置,其特征为每一组合体系由金属外盖所组成,其内包含一具有离散元件之印刷板。1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装置,其特征为材质厚度及/或外盖内所分配之厚度系设计以传送热,且经由横杆传偫至冷却单元。1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为了提供保护对抗电磁干扰(EMI),其外盖系呈密封。1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装置,其特征为此组合体配备一或多个表面放大件。1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装置,其特征为该强迫气流倾向于限制地沿着表面以向上方向并带有于强迫气流与对流气流之间之柔和乱流。图示简单说明: 图一系以第一立体图揭示,一用于线路相关组合体之壳体、用于电话交换台且与线路相关之连接端之中央栏位以及一用于电话交换台且与电话用户相关之连接端之两侧栏; 图二系从第二相反立体图揭示相同之壳体; 图三揭示穿过壳体而连接至风扇单元之水平截面之一部分,系作为举例目的,风扇单元位在壳体之外部; 图四揭示一范例,说明电话通话量强度在整个24小时期间如何变化,以及能量发展如何在时间中分布; 图五揭示一冷却单元之横断面视图,其具体实例系由冷却凸缘及尺寸适合本发明之底板所组成; 图六揭示一附加在框架侧边之冷却单元横截面视图,以便举例说明气流如何分布; 图七揭示一相邻于风扇单元截面之垂直截面视图。
地址 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