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减少串音的模组插座
摘要 一种可减少串音的模组插座。本发明之模组插座包含一连接器壳体支承多数接片及一终端盖搭配壳体以终止多数线于接片一端。接片位于装于壳体中之接片载体上。接片包含堆积之载电片以降低所选接片间电容。此方法达成所选接片间控制电容耦合量允许模组插座符合或超越第5类之要求。此外,当模组插座连接位置乃根据标准型态,依序放置绝缘位移接片,以消除当终止时之配对分离。此外亦提供一种插座门组牛,可固定于开及关位置。门包含一对安装臂,安装臂具承接于切口之内伸突起以固定门于关及开位置。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有一外伸突起于各对每一切口内以界定位置供固定突起于门臂上。另一例中,使用具切口对之门支架,具一对切口承接门臂之突起于其内以固定门于关位置及另一对切口承接门臂之突起于其内以固定门于开位置。二例中,门包含一槽以承接一辨识图标于其内。
申请公布号 TW324118 申请公布日期 1998.01.01
申请号 TW086105219 申请日期 1997.04.22
申请人 赛门公司 发明人 亚特.包耳
分类号 H01R13/514 主分类号 H01R13/51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回复电气平衡至与其连接之传输线之装置包含:一组多数之输入端子;一组多数之输出端子,电气连接至输入端子;及至少第一及第二片,第一片互连第一对之输入及输出端子,第二片互连第二对之输入及输出端子,第一片置于第二片上方而未与其电气接触,藉以降低传输线间串音。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另包含:一层介电材料置于第一与第二片间。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中输入端子包含绝缘位移端子。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中输出端子包含弹性线。5.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连接器壳体;一接片载体,承接于连接器壳体中;一组多数接片置于接片载体上,各接片包含一输入端子与一输出端子电气互连;及至少第一及第二片,第一片互连第一接片之输入及输出端子,第二片互连第二接片之输入及输出端子,第一片置于第二片上而未电气接触,藉以降低接片间串音。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层介电材料置于第一及第二片间。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电连接器,其中输入端子包含一绝缘位移端子。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电连接器,其中输出端子包含一弹性线。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对槽沟承接至一面板以安装电连接器至面板,槽沟依附于连接器壳体。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弹性面板依附于连接器壳体,槽沟之一依附于弹性面板。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电连接器,其中槽沟位置与面板相对成一角度以安装电连接器。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槽沟承接至一插入件,槽沟于连接器壳体中。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电连接器,其中:输出端子结构根据一标准拉线结构而连接;及所有输入端子结构以交互梢及环次序供配对连接。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终端盖,装于接片载体上供整块终止线至输入端子。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电连接器,其中终端盖包含:一组多数间隔齿,其内置槽沟以承接输入端子,齿界定固定槽沟于其间。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电连接器,其中接片包含一组多数之引线框。17.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连接器壳体;及一组多数接片置于连接器壳体中,各接片包含一输入端子及一输出端子电气互连,输出端子结构供根据标准拉线型态连接,所有输入端子结构以交互梢及环次序供配对连接。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接片载体承接于连接器壳体中,接片置于接片载体上。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电连接器,其中输入端子包含一绝缘位移端子。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电连接器,其中输出端子包含一弹性线。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对槽沟承接至一面板以安装电连接器至面板,槽沟依附于连接器壳体。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弹性面板依附于连接器壳体,槽沟之一依附于弹性面板。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电连接器,其中槽沟位置与面板相对成一角度以安装电连接器。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槽沟承接至一插入件,槽沟于连接器壳体中。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终端盖,装于接片载体上以供整块终止线至输入端子。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电连接器,其中终端盖包含:一组多数间隔齿其内具槽沟以承接输入端子,齿界定固定槽沟于其间。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电连接器,其中接片包含一组多数之引线框。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电连接器,其中齿包含限制槽沟尺寸之头。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之电连接器,其中尺寸大于一导体,小于导体上绝缘体之外径。30.一种连接器组件,以有角度重力馈给方位安装于一面板中,包含:a)一壳体具一对槽沟于一平面中,平面与壳体前面板成一角度定位;b)一接片载体,对一组输入及一组输出各提供安装位置,接片载体可与壳体啮合;c)一终端盖,包含线分离,指向及固定结构,盖与接片载体互连,并于一组线与输入间产生电气连接。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之连接器组件,其中数连接器组件可于单一水平面板开口中侧堆叠。32.一种屏蔽电连接器,包含:一连接器壳体;一接片载体承接于连接器壳体中;一组多数接片置于接片载体上,各接片包含一输入端子与一输出端子电气互连;至少第一及第二片,第一片互连第一接片之输入及输出端子,第二片互连第二接片之输入及输出端子,第一片置于第二片上方未与其电气接触,藉以降低接片间串音;及一屏蔽件,于一入屏蔽缆线与一出屏蔽缆线间提供一连续路径。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之屏蔽连接器,其中连续路径为低阻抗路径。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之屏蔽连接器,其中屏蔽件提供一接地片。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之屏蔽连接器,其中接地片接地。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之屏蔽连接器,其中屏蔽件提供至少一连接器以供电气连接至内装有连接器之接地面板。37.一种电讯插座,包含:一壳体,啮合一插座片并维持一指定图标定位;一接片载体,对一组多数具输入及输出端之接片提供安装位址,接片载体可啮合壳体。38.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连接器壳体,并具一门组件可与其匹配以选择地密封一壳体中开口;一接片载体承接于连接器壳体中;一组多数接片置于接片载体中,各接片包含一输入端子及一输出端子电气互连;及至少第一及第二片,第一片互连第一接片之输入及输出端子,第二片互连第二接片之输入及输出端子,第一片置于第二片上而未电气接触,藉以降低接片间串音。39.一种侧堆叠连接器,包含:a)一壳体,具至少二槽沟界定于一平面中以安装壳体于壁片中一工业标准开口;b)一接片载体,可与壳体啮合并携带接片以紧因终止入线至一模组插座型态。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9项之侧堆叠连接器,其中一图标插口位于壳体以上辨识连接器。41.一种连接器组件,供安装于具前及后表面之面板中,包含:a)一壳体,具一对槽沟于一平面中供安装;b)一接片载体对各组输入及输出提供安装位址,接片载体可与壳体啮合;c)一终端盖,与接片载体互连而于一组线与输入间产生电气连接,组件藉以由面板之前面安装。4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1项之连接器组件,其中组件另可由面板后面安装。43.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连接器壳体,具一开口以承接一匹配连接器;及一门,枢置于开口,门可于接近开口之开位置与排除接近开口之关位置间移动,当门位置确定后可固定于开位置及关位置。4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3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门支架,门枢接其上;及其中连接器壳体包含一承接门支架之槽。4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4项之电连接器,其中:门支架包含一基座,其上依附一浮部,浮部具界定于其相对端之开口,浮部有第一对切口及第二对切口界定其内;及门包含一对臂,各具一定位突起于其上,并具安装突起于其上,臂上定位突起承接于第一对切口中以固定门于开位置,臂上定位突起承接于第二对切口中以固定门于关位置,安装突起承接于浮部之开口中以枢装门于门支架上。4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3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图标;及其中门包含一槽界定其上,图标承接于门之槽中。4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3项之电连接器,其中门包含:一对弹性臂依附门,臂具固定边缘以啮合连接器壳体于开口处而固定门于关位置。4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3项之电连接器,其中:连接器壳体具一对切口,各切口有一突起依附于连接器壳体并伸入切口,各切口其内有一开口;及门具一对臂,各有一定位突起于其上并具安装突起于其上,臂上定位突起固定于开位置时切口中突起一侧上,而臂上定位突起固定于关位置时切口中突起另一侧上,安装突起承接于切口之开口中以枢装门于连接器壳体上。4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3项之电连接器,其中连接器包含一模组插座。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3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接片载体承接于连接器壳体中;一组多数接片支承于接片载体上;一终端盖与接片载体匹配以终止多数承接于接片一侧处之线。5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3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连接器壳体;一接片载体承接于连接器壳体中;一组多数接片置于接片载体上,各接片包含一输入端子及一输出端子电气互连;及至少第一及第二片,第一片互连第一接片之输入及输出端子,第二片互连第二接片之输入及输出端子,第一片置于第二片上并未电气接触,藉以降低接片间串音。5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1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层介电材料置于第一与第二片间。5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1项之电连接器,其中输入端子包含一绝缘位移端子。5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1项之电连接器,其中输出端子包含一弹性线。55.申请专利范围第43项之电连接器,其中连接器壳体另包含:一对槽沟依附于连接器壳体,槽沟承接于一面板以安装电连接器至面板。5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5项之电连接器,其中连接器壳体另包含:一弹性面板依附于连接器壳体,槽沟之一依附弹性面板。5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1项之电连接器,其中:输出端子结构供根据标准拉线型线型态而连接;及所有输入端子结构供以交互梢及环次序配对连接。5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1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终端盖装于接片载体上以整块终止线至输入端子。5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8项之电连接器,其中终端盖包含:一组多数间隔齿具槽沟于内以承接输入端子,齿界定固定槽沟于其间。6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1项之电连接器,其中接片包含一组多数之引线框。6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5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图标;及其中门包含一槽界定于内之槽,图标承接于门之槽中。6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5项之电连接器,其中门包含:一对弹性臂依附于门,臂具固定缘以啮合连接器壳体于开口处以固定门于关位置。6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8项之电连接器,另包含:一图标;及其中门包含一界定于内之槽,图标承接于门之槽中。6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8项之电连接器,其中门包含:一对弹性臂依附于门,臂具固定缘以啮合连接器壳体于开口处以固定门于关位置。65.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连接器壳体具一开口以承接一匹配连接器,连接器壳体具一槽于内;及一门支架承接于槽中。6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5项之电连接器,其中门支架另包含:一基座;及一浮部依附基座,浮部具开口于其相对端以框装门,浮部具第一及第二对切口于其内以界定固定门位置。图示简单说明:第一图为习知模组插座之立体图;第二A及二B图为本发明模组插座立体图,其中第二A图由前方观察,第二B图由后方观察;第三A及三B图为第二A及二B图之模组插座部分分解立体图,其中第三A图由前方观察,第三B图为后方观察;第四A及四B图为第二A及二B图之模组插座部分分解立体图,其中第四A图由顶方观察,第四B图为底方观察;第五A及五B图组合型态之接片,用于第二A及B图之模组插座,其中第五A图为立体图,五B为分解图;第六A及六B图为一接片载体之立体图,用于第二A及二B图之模组插座,其中第六A图由前方观察,第六B图由底方观察;第七A及七B图为一终端盖之立体图,用于第二A及二B图之模组插座,其中第七A图由后方观察,第七B图由前方观察;第八A-八D图为一插片,用于第二A及二B图之模组插座,其中第八A图为顶视图,第八B图为底顶图,第八C图为端视图,第八D图为一侧视图;第九图为第二A及二B图模组插座之二之前方立体图,根据本发明插入一壁片;第十-十C图为接片于组合型态之视图,根据另一实施例用于第二A及二B图之模组插座,其中第十A图为前方立体图,第十B图为分解图,第十C图为后方立体图;第十一A及十一B图为本发明之模组插座立体图,其中第十一A图由前方观察,第十一B图由后方观察;第十二A及十二B第为第十一A及十一B图之部分分解立体图,其中第十二A图由前方观察,第十二B图由后方观察;第十三A及十三B图为第十一A及十一B图之全部分解立体图,其中第十三A图由顶方观察,第十三B图由底方观察;第十四A及十四B图为一接片载体之立体图,用于第十一A及十一B图之模组插座,其中第十四A图由前方观察,第十四B图由底方观察;第十四C图前平视图说明接片载体之槽沟7同深度;第十五A及十五B图为一终端盖之立体图,用于第十一A及十一B图之模组插座,其中第十五A图由后方观察,第十五B图由前方观察;第十六A及十六B图为本发明之模组插座立体图,其中第十六A图由前方观察,第十六B图为拆离门之部分分解图;第十七A-十七D图为本发明之门各视图;第十八图为第二A及二B图之模组插座之六之前立体图,根据本发明插入壁片;第十九图为实施例所述之屏蔽立体图;第二十图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说明屏蔽定位之部分分解立体图;第二一图为置屏蔽定位之本发明一实施例顶部立体图;第二二图为第二一图之底部立体图;第二三图为本发明一直式实施例之立体图,所示为拆开壁段;第二四图为第二三图实施例由壁取下之立体图;第二五图为直式实施例之部分分解立体图;第二六图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模组插座立体图;第二七图为第二六图模组插座另一立体图;第二八图为第二六图模组插座一侧视图;第二九图为第二六图之模组插座所用之连接器壳体立体图;第三十图为第二九图之连接器壳体另一立体图;第三一图为第二六图模组插座所用之门立体图;第三二图为第三一图之门另一立体图;第三三图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模组插座立体图;第三四图为第三三图模组插座2侧视图;第三五图为第三三图之模组插座所用门之立体图;第三六图为第三五图之门之另一立体图;第三七图为第三三图之模组插座所用之门支架立体图;第三八图为第三七图之门支架平视图;第三九图为第三七图之门支架侧视图;及第四十图为第三七图之门支架端视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