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脚踏车轮毂之动力变化装置
摘要 一种脚踏车轮毂之动力变化装置。该装置包括一设置在后轮轮毂壳一侧之传动区段,一设置在另一侧之双向踩踏装置(BDPA)区段,及介于该传动区段及该BDPA间之离合器,不论施加至该处之力量方向如何,该装置随时提供单一方向的力量及根据脚踏车的驱动状况来改变速度。同时,在两端都具有孔洞之轮毂轴左侧插入一杠杆来控制传动区段及在该轮毂轴的右侧插入一插销杠杆来控制BDPA区段。该脚踏车轮毂之动力变化装置可利用相容装置而连接至一般的脚踏车上。
申请公布号 TW343952 申请公布日期 1998.11.01
申请号 TW086102530 申请日期 1997.03.04
申请人 世界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文洙
分类号 B62M11/14 主分类号 B62M11/1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黄庆源 台北巿敦化南路一段二四五号八楼
主权项 1.一种脚踏车轮毂之动力变化装置,该轮毂包括有一传动区段适于容置多数行星齿轮,其包括:一轮毂轴以做为该动力改变装置之中心轴方式支撑所有的构成元件,该轮毂轴之一端系连接至该传动装置,一中间部份系连接至连接装置及另一端系连接至一双向踩踏装置(BDPA);传动装置用于将来自连接装置及该BDPA装置之动力改变成多重阶段及将所获致之动力传送至轮毂壳;连接装置用于收受来自BDPA装置之动力及将该收受之动力传送至该传动装置;BDPA装置用于将输入装置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输入动力之方向改变成顺时针方向,以将该改变方向之动力传送至该传送装置,及根据环境条件阻断该输入装置以逆时针方向输入之动力;输入装置用于提供由一对踏板施加至BDPA装置所产生之动力;及一绕着该轮毂轴安装及做为一壳体以保护该传动装置、该连接装置及该BDPA装置之轮毂壳,及藉着收受该传动装置传来之动力以同时驱动一脚踏车。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动力变化装置,其中该轮毂轴具有一包括多数梯部之中空圆柱型,及由该轮毂轴的左侧至右侧成形有一螺纹部份、第一直齿轮、一第一太阳齿轮、一第一销孔、一第二直齿轮及一第二销孔及另一螺纹部份。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动力变化装置,其中该传动装置包括:一体成形在轮毂轴左侧部份及无法转动之第一太阳齿轮;一中空圆柱型之第一齿轮架,在其左侧外周缘包括至少一或多数开口,其中安装了与该等开口数目相同之第一爪扣,在该周缘上至少一或多数孔洞,其中可旋转地安装了与该等孔洞相同数目之行星齿轮,该等行星齿轮安装之方向系与该轮毂轴相同,每一行星齿轮之齿轮轴系与该轮毂轴为中心,及在该右侧内侧部份之第三直齿槽,其中该第一爪扣系与该轮毂壳之第一棘齿结合,该行星齿轮之内侧系与该太阳齿轮结合,及该第三直齿槽系与该连接装置之第三直齿轮结合;一中空圆柱型之第一环齿轮,该环齿轮在左侧内壁包括第一齿轮,在其周缘包括至少一或多数孔洞,其中在该等孔洞中以弹簧弹性地设置有第二爪扣,及在右侧内壁之第三棘齿,其中该第一齿轮系连结该行星齿轮之外侧,及该第二爪扣之外侧系与轮毂壳结合及该第二爪扣之内侧系与该连接装置结合,及该第三棘齿系与第二环齿轮之第三爪扣结合。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动力变化装置,其中该第一齿轮架之行星齿轮之数目为4。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动力变化装置,其中该第一环齿轮之第二爪扣具有一回飞棒形状。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动力变化装置,其中该连接装置具有中空圆柱型,并形成一具有第三直齿轮之离合器,在该第三直齿轮之左侧外部包括有多数斜向舌片,二贯穿该周缘之孔洞,及在该右侧外部之四只凸体,其中该第三直齿轮系与该第一齿轮架之第三直齿槽结合及该四只凸体系可滑动地连接在该第二环齿轮之槽道内。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动力变化装置,其中该传动装置改变该转速而该离合器之位置系由安装在该轮毂轴内之摃杆所控制。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动力变化装置,其中该BDPA装置包括有:一第二环齿轮在其左侧外周缘具有至少一或多数开口并插入第三爪扣,在该环齿轮之左侧内部至少包括一或多数槽道,在中间部份内壁之第二齿轮及在该右侧内壁之第五棘齿,其中该第三爪扣系结合该第三棘齿,该槽道系可滑动地连接至该离合器之凸体,该第二齿轮系结合多数二阶式行星齿轮连结,及该第五棘齿系该第五爪扣结合;一中空圆柱型之第二齿轮架,在该齿轮架之左侧周缘具有螺帽孔及在该左侧之内部部份具有第二直齿槽,在其周缘至少包括一或多数孔洞,其中利用了多数相对应行星齿轮轴而可旋转地固定有多数二阶式行星齿轮,其中该第二齿轮架系连接至该轮毂轴之第二直齿轮及藉由一插入该螺帽孔之螺栓而一体地连接至该轮毂轴,二阶式行星齿轮之小齿轮系连接至一第二太阳齿轮及二阶式行星齿轮之大齿轮系连接至一第二齿轮;一中空圆柱型并具有多重阶段棘齿轮,在其左侧具有一第二太阳齿轮及在其右侧内壁具有一第四棘齿,其中该棘齿轮系可旋转地绕着该轮毂轴固定使得该第四棘齿系与该第三齿轮架之第四爪扣结合;及一中空圆柱型之第三齿轮架,在其周缘具有二槽道,其中在该槽道内利用一爪扣轴可旋转地连接有第四及第五爪扣,及在内壁至少包括一或多数槽道,其中该第四爪扣系与第四棘齿轮结合,该第五爪扣系与第五棘齿轮结合,及成形在内壁之槽道系位在一驱动轮每一舌片之上。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动力变化装置,其中该输入装置为一中空圆柱型之驱动轮,该驱动轮在左侧外部部份成形有与第三齿轮架之内壁槽道数目相同的舌片,其内插合有插销之孔洞则设置在左侧周缘,及右侧周缘设置有开口,该处紧密地连结有一从动链轮,其中该等舌片系设置在该第三齿轮架之第四爪扣及第五爪扣之下方。1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动力变化装置,其中在该驱动轮上插入有一销杆以顶迫该第四爪扣。1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动力变化装置,其中该销杆系利用一销杆杠杆来控制其朝上及朝下移动。1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动力变化装置,其中该轮毂壳为具有多数梯部之中空圆柱型,在左侧内壁具有第一棘齿及在中间部份具有第二棘齿,其中该第一棘齿系与第一爪扣结合,及该第二棘齿系与第二爪扣结合。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为根据本发明脚踏车轮毂动力改变装置之剖视图;第二图为第一图所示根据本发明脚踏车轮毂动力改变装置之分解立体图;第三图A、第三图B及第三图C分别为根据本发明动力改变装置中传动区段第一齿轮架之左视图、前剖视图及右侧视图;第四图A、第四图B及第四图C分别为根据本发明动力改变装置中传动区段第一齿轮架之左视图、前剖视图及右侧视图;第五图A、第五图B及第五图C分别为根据本发明动力改变装置中双向踩踏装置第一环齿轮之左视图、前剖视图及右侧视图;第六图A及第六图B分别为根据本发明动力改变装置BDPA区段第二齿轮架之前剖视图及沿着第六图A剖面线a-a剖开之剖视图;第七图为根据本发明动力改变装置BDPA区段棘轮分解前剖视图;第八图A及第八图B分别为根据本发明动力改变装置BDPA区段第三齿轮架之前剖视图及沿着第八图A剖面线a-a剖开之剖视图;第九图A、第九图B及第九图C分别为根据本发明动力改变装置中驱动轮之左视图、前剖视图及右侧视图;第十图A、第十图B及第十图C分别为沿着第一图剖面线a-a之剖视图,分别地揭露出以顺时针及反时针方向施加动力及空转状态;第十一图为一示意图,揭露出根据本发明之动力改变装置中之速度被转换至第一阶段之操作状态;第十二图为一示意图,揭露出根据本发明之动力改变装置中之速度被转换至第二阶段之操作状态;及第十三图为一示意图,揭露出根据本发明之动力改变装置中之速度被转换至第三阶段之操作状态。
地址 韩国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