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回路动力传输机构
摘要 本创作系提供一种双回路动力传输机构,尤指一种以双回路之油压缸设计机构,使得油压功率经由储存并同时兼备流量增加之双重功率转换下,可产生较高流量功率之输出,进而稳定推动一些高负载之机具如:高负载之砂石输送带,小型发电机...等,以达到功率稳定输出暨节省之效果;此外,其所输出之功率亦较汽油发动机具较具稳定性,同时更可排除高分贝之噪音及空气污染问题;并且--本案所采以油压设计之安全考量优点下,具有防止机具超负载失速之情形外(超负载失速,只是将液压油回泄于油箱损失马力而已),更能维持一定功率之输出,以保护所驱动之机具,进而延长整体机具之使用寿命,以获得理想之产业上进步利用价值者。
申请公布号 TW374428 申请公布日期 1999.11.11
申请号 TW087221098 申请日期 1998.12.18
申请人 徐添龙 发明人 徐添龙
分类号 F15B15/22 主分类号 F15B15/2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双回路动力传输机构,整体机构大致上系由:主油箱、马达、液压轮泵、双回路油压缸机构、油压储存槽、回油箱及主动机具等元件所构成;其中:主油箱系存具液压油,藉由高压管路连通于液压轮泵及马达,将主油箱内之液压油压送于双回路油压缸机构之前段油压缸内,形成一小循环系统;以后段油压缸、油压储存槽、主动机具及回油箱,则构成一大循环系统;利用此大循环系统油压动力,进而推及于主动机具,以成为高负载机具之主动力源者;双回路油压缸机构之主体结构系由:前段油压缸、前段活塞、连通式活塞杆、高密合锁隔盘、后段活塞、高压止漏圈及后段油压缸等元件所组成;其中之前段油压缸与后段油压缸,系为同长度之缸体,而后段油压缸之口径比前段油压缸口径为大;此外,该前、后段油压缸之顶口外缘均具有可相互配合之缘部,以拼合锁合即可将两缸体锁固成一体,其间并将一高压止漏圈置入于后段油压缸之内缘唇口;其次,高密合锁隔盘系以密合螺固于前段油压缸之端口,以将两段之缸体完全区隔成两区域,而连通式活塞杆系贯穿于高密合锁隔盘之中孔,且中孔内另嵌设有油封环,俾将活塞杆与中孔间之间隙完全组绝外,并使活塞杆仍具直线往复运动之能力;而前段活塞及后段活塞则分别螺固于活塞杆之两端,并位于各自之缸体内,随由前段油压缸之油压主动力之推动,迫使后段活塞将液压油高压输出于油压储存槽中;此外,该双回路油压缸机构中之前段油压缸系接受主油箱所输送之液压油,而后段油压缸则为接受回油箱所供应之液压油;且在后段油压缸之入油口及出油口处,均装配有止回阀者:油压储存槽,外缘为具压力强化之补强肋条,以源源不断接收由双回路油压缸机构所供输之液压油;在槽体之结构中另含括:一压力表及一高压泄放管路;此高压泄放管路系通至于回油箱,其上并应包括:一自动调压泄放阀门;至于油压储存槽另一之高压输出管路,则为推动于主动机具,而主动机具并延另一回流管,再将利用后之液压油回送于回油箱内,形成为一大循环之利用体系者。2.依申请专利范围第一项所述之双回路动力传输机构,其中之马达及液压轮泵,系可以一组以上为之,以驱动一组以上之双回路油压缸机构者。3.依申请专利范围第一项所述之双回路动力传输机构,其中之双回路油压缸机构后段油压缸所设之止回阀,系为入油口及出油口各一;该等止回阀均为球珠式止回阀,其内具有压力簧、封闭垫圈及球珠,惟两者之设装位置系采反向装设,以形成为入油及出油相互配合之效能,俾令后段油压缸平稳及规律将液压油迫送于油压储存槽中。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本创作最佳实施例之整体外观示意图。第二图:系本创作双回路油压缸机构各部元件之立体分解示意图。第三图:系本创作双回路油压缸机构整体剖视结构暨其液压油流动示意图(回油冲程状态)。第三图-一:系本创作双回路油压缸机构进油口之止回阀剖视结构示意图。第三图-二:系本创作双回路油压缸机构出油口之止回阀剖视结构示意图。第四图:系本创作双回路油压缸机构整体剖视结构暨其液压油流动示意图(压油冲程状态)。第五图:系本创作油压储存槽之正视及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第六图:系本创作整体平面流程示意图。
地址 台北县汐止镇汐万路二段六十二巷十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