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组合筷
摘要 此新型系关于分开为筷子之筷前端侧之筷本体,以及筷子之后端侧之后端体,便利于携带之组合筷者。本新型之课题在于提供可以确实连结筷本体与后端体之组合筷。本新型之解决课题之手段为:组合筷1系由筷本体2与后端体3所形成,在筷本体2之后端部分具有凹状之第1连结部5c,在后端体3之前端部分具有被插入第1连结部5c之凸状的第2连结部7b。而且,在第1连结部5c设置有母螺纹部5d,又,在第2连结部7b设置有螺合于母螺纹部5d之公螺纹部7e。
申请公布号 TW377588 申请公布日期 1999.12.21
申请号 TW087221782 申请日期 1998.12.30
申请人 兵左卫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浦谷兵刚
分类号 A47G21/10 主分类号 A47G21/1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组合筷,其系其系由筷前端侧之筷本体与后端侧之后端体所形成,这些筷前端体与后端体系可以组装、折卸自如地被连结着,其特征为:在上述筷前端体之后端部分或上述后端体之前端部分之其中一方,具有凹状之第1连结部,在上述筷前端体之后端部分或上述后端体之前端部分之其中另一方,具有被插入上述第1连结部之凸状的第2连结部,在上述第1连结部设置有母螺纹部,在上述第2连结部设置有螺合于上述母螺纹部之公螺纹部。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记载之组合筷,其中在上述第1连结部设置被压入部,在上述第2连结部设置在上述公螺纹部锁进上述母螺纹部之际,被压入上述被压入部之压入部。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记载之组合筷,其中上述母螺纹部被设置于上述第1连结部之入口侧之同时,上述公螺纹部被设于上述第2连结部之基端侧,而且,上述被压入部被设置于上述第1连结部之里侧之同时,上述压入部也被设置于上述第2连结部之前端侧。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记载之组合筷,其中上述母螺纹部被设置于上述第1连结部之里侧之同时,上述公螺纹部被设置于上述第2连结部之前端侧,而且,上述被压入部被设置于上述第1连结部之入口侧之同时,上述压入部被设置于上述第2连结部之基端侧。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至第4项之其中1项记载之组合筷,其中在上述压入部形成在轴方向延伸之缝隙。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至第4项之其中1项记载之组合筷,其中在上述第1连结部设置阻挡部,在上述第2连结部设置:于对上述第1连结部之上述第2连结部之插入完了之际,被阻挡在上述阻挡部之被阻挡部。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第4项之其中1项记载之组合筷,其中具备上述第2连结部之上述筷前端体与上述后端体之其中一方系由:本体,以及被固定于该本体,具有上述第2连结部及凸缘部之第2连结构件所形成,上述凸缘部之其中一面,与上述本体抵接,另外之一面,在上述筷前端体与上述后端体被连结之际,与具备上述第1连结部之上述筷前端体或上述后端体之其中之一之另一方抵接。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第4项之其中1项记载之组合筷,其中具备上述第1连结部之上述筷前端体或上述后端体之其中一方系由:本体,以及被固定于该本体,具有上述第1连结部及凸缘部之第1连结构件所形成,上述凸缘部之其中一面,与上述本体抵接,另外之一面,在上述筷前端体与上述后端体被连结之际,与具备上述第2连结部之上述筷前端体或上述后端体之其中之一之另一方抵接。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记载之组合筷,其中上述第2连结部在比上述公螺纹部还前端侧,具备:将上述第2连结部插入上述第1连结部之际,经由该第1连结部被导引之被导引部。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3,4,9项之其中1项记载之组合筷,其中在上述第1连结部之里侧设置:在上述母螺纹部锁进上述公螺纹部之际,经由上述第2连结部被压住之弹性体。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本新型组合筷之一实施形态之一部份省略以及剖面正面图。第二图系相同之筷前端体之正面图。第三图系相同之后端体之正面图。第四图系相同之筷前端体之重要部位放大剖面图。第五图系相同之后端体之重要部位放大剖面图。第六图系相同之第五图的A箭头图。第七图系本新型组合筷之其他实施形态之重要部位放大剖面图。第八图系本新型组合筷之另一其他实施形态之相当于第一图之图。第九图系显示本新型之组合筷之另外的其他实施形态,为筷前端体之重要部位放大剖面图。第十图系习知之筷前端体之正面图。第十一图系相同之后端体之平面图。第十二图系显示相同之将筷前端体插入后端体之状态之斜视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