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闸极之制造方法
摘要 一种闸极之制造方法,首先在已具隔离结构之基底上依序形成闸氧化层、多晶矽层与阻障层。然后以溅镀法在阻障层上形成导电层,并以低矽含量之矽化钛作为金属靶。之后进行快速热制程,以消除溅镀所形成的高分子团块。接下来在导电层上形成反反射层,然后图案化反反射层、导电层与阻障层,直到暴露出多晶矽层,使用的蚀刻气体为氯气/氮气/六氟乙烷。然后以反反射层、导电层与阻障层为罩幕,去除部分多晶矽层与闸极氧化层,直到暴露出该基底,形成一闸极,使用的蚀刻气体为氯气/溴化氢/氦气/氧气。
申请公布号 TW378371 申请公布日期 2000.01.01
申请号 TW087114771 申请日期 1998.09.05
申请人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立业;石光华;谢文益;林则安
分类号 H01L21/335 主分类号 H01L21/335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詹铭文 台北巿罗斯福路二段一○○号七楼之一
主权项 1.一种闸极之制造方法,包括:在已具一隔离结构之一基底上形成一闸氧化层;在该氧化层上形成一多晶矽层;在该多晶矽层上形成一导电层;在该导电层上形成一反反射层;图案化该反反射层与该导电层,直到暴露出该多晶矽层;以及以该反反射层与该该导电层为罩幕,去除部分该多晶矽层与该闸极氧化层,直到暴露出该基底,形成一闸极。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形成该导电层之后更包括进行一热制程。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热制程系以快速热制程(RTP)进行。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导电层包括矽化钛。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反反射层包括氮氧化矽。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图案化该反反射层与该导电层系以乾蚀刻法进行。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方法,其中乾蚀刻所使用的反应气体为氯气/氮气/六氟乙烷(C12/N2/C2F6)。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去除部分该多晶矽层与该闸极氧化层系以乾蚀刻法进行。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方法,其中乾蚀刻所使用的反应气体为氯气/溴化氢/氦气/氧气(Cl2/HBr/He/O2)。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更包括在该闸极之侧壁形成一间隙壁,再以该闸极与该间隙壁为罩幕形成一源极/汲极。11.一种闸极之制造方法,包括:在已具一隔离结构之一基底上形成一闸氧化层;在该氧化层上形成一多晶矽层;在该多晶矽层上形成一阻障层;在该阻障层上形成一导电层;在该导电层上形成一反反射层;图案化该反反射层、该导电层与该阻障层,直到暴露出该多晶矽层;以及以该反反射层与该阻障层为罩幕,去除部分该多晶矽层与该闸极氧化层,直到暴露出该基底,形成一闸极。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形成该导电层之后更包括进行一热制程。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热制程系以快速热制程(RTP)进行。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阻障层包括氮化钛。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导电层包括矽化钛。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反反射层包括氮氧化矽。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图案化该反反射层与该阻障层系以乾蚀刻法进行。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方法,其中乾蚀刻所使用的反应气体为氯气/氮气/六氟乙烷(Cl2/N2/C2F6)。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去除部分该多晶矽层与该闸极氧化层系以乾蚀刻法进行。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方法,其中乾蚀刻所使用的反应气体为氯气/溴化氢/氦气/氧气(Cl2/HBr/He/O2)。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更包括在该闸极之侧壁形成一间隙壁,再以该闸极与该间隙壁为罩幕形成一源极/汲极。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至第三图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闸极制造方法流程剖面图。
地址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巿力行二路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