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输气装置
摘要 本输气装置可将一密闭容器中之气体对外输出,该装置包含一壳体、一连接该壳体之帽盖,及一穿设于该帽盖之输气管,其特征在于:帽盖具有一阻挡部,输气装置更包含一位于该输气管内的弹性元件及一气密装置,输气管受阻挡部之阻挡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弹性元件恒使输气管位于第一位置,且气密装置使输气装置成气密,当输气管受外力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密闭容器中的气体由该输气管口逸出,外力消失则弹性元件使输气管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则输气装置回复成气密。
申请公布号 TWM251071 申请公布日期 2004.11.21
申请号 TW092213160 申请日期 2003.07.18
申请人 匡扬麟;王和裕 台北县汐止市福德二路一三二巷三十六号一楼 发明人 匡扬麟;王和裕
分类号 F17C7/00 主分类号 F17C7/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陈文郎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输气装置,可将一密闭容器中之气体对外输出,该装置包含:一壳体,具有一连接装置及一可容置该密闭容器之容室,该容室藉一通道连通该连接装置;一帽盖,可分离的结合于该壳体的连接装置,该帽盖具有一外露的轴孔,藉一甬道与该连接装置之通道连通,该甬道内设有一阻挡部;一输气管,具有一管道可与该甬道连通,其一部份管身容置于该帽盖之甬道内,并可受该阻挡部之阻挡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另一部份管身由该轴孔中伸出,具一管口;一弹性元件,位于该帽盖内;及一气密装置,当该输气管位于该第一位置时,使该输气装置成气密;当该输气管受外力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密闭容器中的气体由该输气管口逸出,外力消失则该弹性元件使该输气管由该第二位置移动至该第一位置,则该输气装置成气密。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输气装置,其中该气密装置具有至少一垫圈,当该顶抵部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垫圈使该输气装置成气密。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输气装置,其中该垫圈套设于该输气管上。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输气装置,其中该垫圈套设于该连接装置上。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输气装置,其中该气密装置具有一形成于该输气管一端之顶抵部,该顶抵部与该帽盖相接。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输气装置,其中该输气管更具有至少一形成于该输气管管壁上之贯孔,该贯孔与该管道相通。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输气装置,其中该壳体更具有一可通过该密闭容器之窗口。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输气装置,其中该壳体更具有一可通过该密闭容器之开口。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输气装置,其中该开口连接该连接装置系使用螺固方式。1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输气装置,其中该连接装置更具有一进气头,具有一刺针可刺破该密闭容器。1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输气装置,其中该帽盖与该连接装置的结合系以螺固的方式。1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输气装置,其中该连接装置更具有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一锥形端,该弹性元件可套设在该锥形端避免移位。1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输气装置,其中该弹性元件为一压缩弹簧。图式简单说明:图1是一剖面图,说明一习知之输气装置;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新型输气装置;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新型输气装置;图4是一剖面示意图,说明本新型输气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在一第一位置;及图5是一剖面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在一第二位置。
地址 台北市文山区政大一街三二○巷八十八号五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