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成形衣料、弹性圆织布料之编成方法、供纱装置
摘要 本发明系有关于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及其制造方法,编成方法,以及制造本发明之圆织布料之装置(弹性纱供纱装置等)。针对结合表面及里面之独立之二层之基布料而成之具有多层构造之弹性布料,上述二层之基布料系只由17~3000dtex之聚氨基甲酸系弹性纤维之裸纱所结合。
申请公布号 TWI228158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2.21
申请号 TW091123852 申请日期 2002.10.16
申请人 旭化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近藤敏之;吉田友昭;古家一雄
分类号 D04B1/00 主分类号 D04B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多层弹性针织布料,针对结合以两排针床所编织的表面与背面之独立之二层之基布料而成之具有多层构造之弹性针织布料,其特征为:至少一方之基布料,是将裸纱之聚氨酯系弹性纤维、及非弹性纱条以拉齐之状态形成编目,上述二层之基布料系只以17~3000dtex之聚氨酯系弹性纤维裸纱所结合。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其中上述弹性针织布料,其表面及背面之独立之二层之基布料系分别以单层针床所形成之圆织布料,该二层之基布料系只以由33~3000dtex之聚氨酯系弹性纤维裸纱所成之结合纱且以集圈线圈(tuck loop)来结合,该结合纱乃对于表面及背面之基布料之编目密度粗之一方之25%以上之编目相结合,且对于上述表面及背面之独立之圆织布料之其中之较短之线圈长度之该结合纱之线圈长度之比系在于0.6~2.3之范围,该弹性布料系在于表背基布料之间具有空隙,具有立体构造。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其中上述弹性针织布料,其该表面及背面之独立之二层之基布料系分别由单层针床所形成之圆织布料,该二层之基布料系只以由17~1500dtex之聚氨酯系弹性纤维裸纱所成之结合纱来结合,至少一方之基布料系与该结合纱以集圈线圈(tuck loop)来结合,该结合纱乃对于表面及背面之基布料之编目密度粗之一方之25%以上之编目相结合,且对于上述表面及背面之独立之圆织布料其中之较短线圈长度之一方,而该结合纱之线圈长度之比系在于0.2~0.6之范围,该弹性布料系具有三层构造者。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其中上述二层之基布料乃由经编构造所成,上述结合纱系对于表面及背面之基布料之编目密度之粗之一方之25%以上之编目结合。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3或4项所述之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其中至少一方之基布料系含有弹性复合纱。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3或4项所述之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其中表面及背面之基布料乃将裸纱之聚氨酯系弹性纤维、及非弹性纱条以拉齐之状态形成编目。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3或4项所述之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其中至少一方之基布料是将裸纱之聚氨酯系弹性纤维、及非弹性纱条以拉齐之状态形成编目,对于基布料中之聚氨酯系弹性纤维之纤度(D-g)之将结合聚氨酯系弹性纤维之纤度(D-c)之比系满足(D-c/D-g)≧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或4项所述之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其中是具有上述的立体构造,其结合基布料1cm2之结合纱之总纤度:D(dtex)与该弹性布料之厚度:T(mm)之比系满足下述条件,5103≦D/T≦5105。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其中经及纬方向之各自之伸度在于3.5N/cm之负荷下为80~150%,在于9.8N/cm之负荷下100~200%,以下述式(1)及(2)所表示之经及纬方向之伸度比(A)及伸度比(B)均在于0.6~1.2之范围,伸度比(A)=3.5N/cm负荷下之经方向之伸度(%)纬方向之伸度(%)………(1)。伸度比(B)=9.8N/cm负荷下之经方向之伸度(%)纬方向之伸度(%)………(2)。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3或4项所述之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其中由热成型加工形成凹部或凸部,且被固定,并具有立体构造。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其中由热成型加工成形之模型之下述地予以定义之容积保持系数为0.5以上,容积保持系数=(成形加工后之弹性布料所保持之成形容积)/(热成型容积)。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3或4项所述之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其中至少一方之基布料上使用了二种以上之非弹性纱条,而由此二种以上之非弹性纱条而赋予提花花样。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4项所述之多层弹性针织布料,其中于表背二层之基布料间,具有空隙之立体构造之弹性布料之一部份是由:结合纱及/或形成基布料之一部份之非弹性纱条而以接触状态地结合。14.一种成形衣料,针对于至少一部份为无缝制之筒状圆织布料所形成之成形布料,其特征为:该筒状圆织布料系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第13项其中之任一项所述之弹性布料之成形衣料。15.一种弹性圆织布料之编成方法,含有以圆织机来编织含有弹性纱之布料之弹性圆织布料之编成方法,其特征为:当由1台之给纱装置供给至少二个弹性纱卷装时,以不同之至少二种之供给速度而供给弹性纱裸纱者。16.一种弹性针织布料之制造方法,针对于包含以圆织机来编成含有弹性纱之布料之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第9项其中之任一项所述之弹性布料之制造方法,其特征为:该供给用于编成基布料之聚氨酯系弹性裸纱之供给速度(V-g)、与用于结合表背布料之聚氨酯系弹性纤维裸纱之供给速度(V-c)系不相同。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弹性针织布料之制造方法,其中将结合表面及背面之二层之基布料之聚氨酯系弹性纤维裸纱之延伸倍率控制于2倍以下地予以供给者。18.一种供纱装置,针对包括、支架、一对之纱筒支承-驱动辊、及旋转该辊之驱动手段之供纱装置,其特征为:卷绕成纱筒形状之弹性纤维之裸纱系一面控制延伸倍率地一面供给于圆织机,该一对之纱筒支承-驱动辊系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上述支架,互相平行地延伸,从上述支架而凸出于相反方向地予以配置,该一对之纱筒支承-驱动辊之表面速度乃在上述支架之相反之方向而会不相同地,令该纱筒支承-驱动辊之外径不相同,及/或具备令该相反方向之该一对纱筒支承-驱动辊变速驱动之手段。19.一种供纱装置,针对包括:支架、一对之纱筒支0承-驱动辊、及使该辊旋转之驱动手段,固定于圆织机而使用之弹性纤维之供纱装置,其特征为:该一对之纱筒支承-驱动辊系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支架,互相平行地延伸,从该支架凸出于相反方向地予以配置,再具备:较以同速之表面速度地旋转之一对纱筒支承-驱动辊更高速之表面速度地旋转之其他之预延伸辊。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系本发明之立体构造体之线圈(组织)图。第2图系本发明之三层构造体之线圈(组织)图。第3图系本发明之拉舍尔经编构造体之线圈(组织)图。第4图系本发明之弹性纱供纱装置之外观图。第5图系本发明之弹性纱供纱装置之支架侧面图。第6图系本发明之弹性纱供纱装置之正面图。第7图系本发明之立体构造体之断面照片。第8图系本发明之三层构造体之断面照片。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