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连接器
摘要 本发明揭示用来接线的电连接器,其可在户外例如自行车上使用。电连接器电连接于电线绳的一端部。电连接器基本上具有一端子壳体,至少一端子销,一内罩壳,及一外罩壳。端子壳体具有一绝缘本体,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纵向延伸的至少一端子孔。较佳地,端子壳体具有多个端子孔,而端子销之一被扣持在端子壳体的端子孔的每一个内。每一端子孔具有一第一孔部段,其具有由一矩形及一圆的相交而形成的截面。每一端子销具有第一接触端部及第二连接端部,其具有形成位在第二连接端部的第一纵向侧的一线绳接收凹部的一弯曲部分,使得线绳接收凹部位在第二连接端部的一主平面内。电线绳具有一导电体,其固定地连接于每一端子销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电连接。内罩壳具有管状侧壁,而端子壳体位于管状侧壁的第一开口端部,并且导电体位于管状侧壁的第二开口端部。管状侧壁具有至少一侧边开口,较佳地为具有二侧边开口。外罩壳被模制在端子壳体的一部分及内罩壳的管状侧壁的一部分上。外罩壳被模制成使得材料延伸至内罩壳的管状侧壁的侧边开口内。
申请公布号 TWI241756 申请公布日期 2005.10.11
申请号 TW090127340 申请日期 2001.11.02
申请人 岛野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西本直弘
分类号 H01R24/02 主分类号 H01R24/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电端子壳体,包含:一绝缘本体,包含具有面向第一轴向方向的第一端面的第一端部,具有面向与该第一轴向方向成反向之第二轴向方向的第二端面之第二端部,及在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之间纵向延伸,以在该第一端面内形成第一开口及在该第二端面内形成第二开口的一端子孔;该端子孔具有一由该第一端面延伸的第一孔部段,使得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一孔部段具有由一矩形部分及一圆形部分相交而形成的截面,该第一孔部段的该截面的该圆形部分的直径大于该第一孔部段的该截面的该矩形部分的横向宽度,而小于该矩形部分的横向长度,该第一孔部段的该截面的该圆形部分从该第一孔部段的该截面的该矩形部分的一对侧边向外延伸,该端子孔沿其整体长度具有至少一横向尺寸,至少与该矩形部分的长度相等。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电端子壳体,其中该第二孔部段具有从该第一孔部段延伸至该第二端部的矩形截面。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电端子壳体,其中该第一孔部段的该截面的该圆形部分位于该第一孔部段的该截面的该矩形部分的一中心部分。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电端子壳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另外包含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纵向延伸的多个该端子孔。5.一种电端子销,包含:第一接触端部,具有第一及第二概为平坦部,界定第一及第二平面,其中有一主平面定位在该第一及第二概为平坦部之间的中央,及具有一自由端部之第二连接端部,与该第一接触端部纵向间隔开,而该电端子销之中央纵向轴线在该第一接触端部及第二连接端之间延伸;该第二连接端部包含具有一弯曲部分之第一及第二纵向侧,该弯曲部分在第二连接端部之第一纵向侧形成一纵向延伸之线绳接收凹部,该第二连接端部的第一纵向侧系定位在第一及第二平面之间,该线绳接收凹部具有一垂直于第一接触端部测量得之深度,使得该线绳接收凹部由第二连接端部之第一纵向侧延伸向一通过该第一接触端部之主平面的位置,该线绳接收凹部沿第一纵向侧完全敞口,且延伸向第二连接端部之自由端部,使得电线之一部分可相对于第一接触端部之主平面横向插入该线绳接收凹部内。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的电端子销,其中该第二连接端部上形成有一止动件。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的电端子销,其中该止动件位在面向与该第一纵向侧相反的方向的该第二连接端部的第二纵向侧。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的电端子销,其中该第一接触端部有一接收器销槽沟。9.一种电端子销,包含:第一端部,具有第一及第二概为平坦部,界定第一及第二平面,其中有一主平面定位在该第一及第二概为平坦部之间的中央;及具有一自由端部之第二端部,与该第一端部之自由端部纵向隔开,而该电端子销之中央纵向轴线在该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之间延伸,该第二端包含具有一弯曲部分之第一及第二纵向侧,该弯曲部分在第二端部之第一纵向侧形成一线绳接收凹部,该第二端部的第一纵向侧系定位在第一及第二平面之间,该线绳接收凹部具有一垂直于第一端部测量得之深度,使得该线绳接收凹部由第二端部之第一纵向侧延伸向一通过该第一端部之主平面的位置,该第一及第二端部系由一具有特定不变形厚度之导电薄片材料构制成单件式的单元构件。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的电端子销,其中该线绳接收凹部具有等于该薄片材料的该预定不变形厚度的深度。11.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端子壳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而至少一端子孔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纵向延伸;至少一端子销,被扣持在该端子壳体的该孔内;一电线绳,具有固定地连接于该端子销的至少一导电体,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电连接;一内罩壳,具有一管状侧壁,该端子壳体位于该管状侧壁的一第一开口端部,并且该导电体位于该管状侧壁的一第二开口端部,该管状侧壁具有至少一侧边开口,完全延伸通过该管状侧壁;及一外罩壳,模制在该电线绳的第一部分,该内罩壳的该管状侧壁,及该端子壳体的该第二端部上,该外罩壳延伸进入及完全通过该内罩壳的该管状侧壁的该侧边开口内,以接触位在该内罩壳内的电线绳之第二部分。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内罩壳具有一对该侧边开口。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对侧边开口被径向配置。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对侧边开口在该第一与第二开口端部之间延伸该管状侧壁的纵向长度的至少一半。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各侧边开口具有一圆周长度,该等侧边开口之整体圆周长度延伸该管状侧壁的圆周长度的大约一半。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各侧边开口具有一圆周长度,该等侧边开口之整体圆周长度延伸该管状侧壁的圆周长度的大约一半。17.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端子壳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而至少一端子孔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纵向延伸;至少一端子销,被扣持在该端子壳体的该孔内;一电线绳,具有固定地连接于该端子销的至少一导电体,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电连接;一内罩壳,具有一管状侧壁,该端子壳体位于该管状侧壁的一第一开口端部,并且该导电体位于该管状侧壁的一第二开口端部,该管状侧壁具有至少一侧边开口,完全延伸通过该管状侧壁;及一外罩壳,模制在该电线绳的一部分,该内罩壳的该管状侧壁,及该端子壳体的该第二端部上,该外罩壳延伸进入及完全通过该内罩壳的该管状侧壁的该侧边开口内。该内罩壳系藉着卡扣配合而连接于该端子壳体。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卡扣配合是藉着该内罩壳及该端子壳体之一具有一对径向相对缺口且该内罩壳及该端子壳体的另一个具有一对径向相对凸出部而形成。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径向相对缺口形成在该内罩壳上,并且该径向相对凸出部形成在该端子壳体上。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径向相对缺口为开口。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孔具有一第一孔部段,其具有由一矩形部分及一圆形部分相交而形成的截面,该第一孔部段从该端子壳体的该第一端部延伸,该第一孔部段的该截面的该圆形部分具有大于该第一孔部段的该截面的该矩形部分的宽度的直径,使得该第一孔部段的该截面的该圆形部分从该第一孔部段的该截面的该矩形部分的一对侧边向外延伸。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孔另外包含从该第一孔部段延伸至该端子壳体的该第二端部的具有一矩形截面的一第二孔部段。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孔部段的该截面的该圆形部分位于该第一孔部段的该截面的该矩形部分的一中心部分。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壳体另外包含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纵向延伸的内有多个该端子销的多个该端子孔。25.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端子壳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而至少一端子孔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纵向延伸;至少一端子销,被扣持在该端子壳体的该孔内;一电线绳,具有固定地连接于该端子销的至少一导电体,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电连接;一内罩壳,具有一管状侧壁,该端子壳体位于该管状侧壁的一第一开口端部,并且该导电体位于该管状侧壁的一第二开口端部,该管状侧壁具有至少一侧边开口;及一外罩壳,模制在该电线绳的一部分,该内罩壳的该管状侧壁,及该端子壳体的该第二端部上,该外罩壳延伸进入该内罩壳的该管状侧壁的该侧边开口内,该电端子销具有第一接触端部;及与该第一接触端部纵向间隔开,以在该第一接触端及该第二连接端部之间形成一中央纵向轴线的第二连接端部,该第二连接端部具有一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形成位在该第二连接端部的第一纵向侧的一纵向延伸之线绳接收凹部,该线绳接收凹部位在该第二端部的中央纵向轴线内,且沿该第一纵向侧完全敞开,使得一电线的一部份可相对该中央纵向轴线横向插入该线绳接收凹部。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二连接端部上形成有一止动件。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止动件位在面向与该第一纵向侧相反的方向的该第二连接端部的一第二纵向侧。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接触端部具有一接收器销槽沟。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接触端部及该第二连接端部是由具有一预定不变形厚度的一导电薄片材料构成为一单件式的单元构件。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线绳接收凹部具有等于该薄片材料的该预定不变形厚度的深度。图式简单说明:图1A为具有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电子控制驱动系的自行车的侧视图。图1B为连接有换档控制单元及一对换档装置的自行车的车把部分的顶视图。图1C为使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连接于换档控制单元的公电连接器及本发明的母电连接器在连接在一起之前的立体图。图3为类似于图2的公连接器及根据本发明的母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4为沿图3的剖切线4-4所取的母电连接器的纵向剖面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母电连接器在外罩壳模制在其上之前的立体图。图6为如图2至3所见的根据本发明的母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图2至6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壳体的左端视图。图8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图2至6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图7所示的端子壳体的侧视图。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图2至6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图7及8所示的端子壳体的右端视图。图10为沿图7的剖切线10-10所见的图7至9所示的端子壳体的纵向剖面图。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图2至6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销之一的左端视图。图12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图2至6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图11所示的端子销的侧视图。图13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图2至6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图11及12所示的端子销的底部边缘视图。图14为图7至10所示的端子壳体的端子孔之一的部分端视图,而端子销之一被扣持在其内。图15为端子壳体的端子孔之一及端子销之一快要接收公电连接器的一接收器销的示意立体图。图16为内有端子销且电连接于公电连接器的接收器销的端子壳体的端子孔之一的部分端视图。图17为与公电连接器的接收器销啮合的端子孔及端子销的示意立体图。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图2至6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内罩壳的侧视图。图19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图2至6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图18所示的内罩壳的右端视图。图20为用于图2至6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图18及19所示的内罩壳的顶视图。图21为沿图18的剖切线21-21所见的图18至20所示的内罩壳的纵向剖面图。图22为沿图18的剖切线22-22所见的图18至21所示的内罩壳的横向剖面图。图23为沿图18的剖切线23-23所见的图18至22所示的内罩壳的横向剖面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