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整缘压机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114197 申请公布日期 1989.06.01
申请号 TW076203891 申请日期 1985.09.16
申请人 巴威略铸印厂图纳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赫姆特.图纳
分类号 B22D31/00 主分类号 B22D3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巿松山区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蔡坤财 台北巿松江路一四八号十二楼之三
主权项 1﹒一种压铸件或铸件的自动整缘或去毛口的整缘压机,具有下列特点:在机架(14)上配置有:一整缘工具包含有二组相互作用的工具组件(整缘模16,反模18);其中至少一组工具组件(反模18)可被滑行地驱动以开启整缘工具;一工件接送装置(24;它是定时地对着固定于机架的旋转轴(22)旋体并且在旋转臂(26)的末端具有工件固持器以接受欲整缘或去毛口的铸件(-12);其特征于下列特点:用以传送铸件(12)进入整缘位置的工作固持器是由一组的工具组件(整缘模16)所形成;它是刚性地由固定于距离旋转轴(22)固定间隔的旋转臂(26)的末端处;其中央平面(表面28)平行于旋转轴(-22)而置放;在第一脉冲位置(接收位置)指向工件馈送装置(30);在第二脉冲位置(整缘位置)相对于反模(18)而平行置放;在第三脉冲位置(喷射位置)指向废料收集器(38)。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工具固持器(整缘模16)的主平面(表面28)在第二脉冲位置(整缘位置)近似水平地延伸,在第一脉冲位置(接收位置)往上倾斜且在第三脉冲位置(喷射位置)往下倾斜。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在工件固持器(整缘模16)的侧向有一随之同步旋转的接收装置(46)突出且在第一脉冲位置时含有欲去毛口的铸件(12')相对于工具组件(反模18)而置放。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l项的装置,其特征于:接收装置(46)之形式如滑件在第一脉冲位置时近似水平地延伸且在第二脉冲位置时向下倾斜,其下端(48)是朝向工件收集器(50)。5﹒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在反模(18)处有一工件喷射装置(作用杆(stemple)58)启动于第一脉冲位置。6﹒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整缘(16)的中央垂直线(62)延伸经旋转轴(22)。7﹒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整缘方向(56)从上向下延伸且经过旋转轴(22)。8﹒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在旋转轴(22)和整缘模(16)之间的旋转臂(26)单侧地向外弯而旋转平面上约成U型。9﹒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在第二脉冲位置整缘模(16)以其底侧和旋转臂(26)侧向地啮合于支柱轴承(68)上而紧靠于固定在机架的支柱轴承(68)。10. 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支柱轴承(68)的表面(66)单侧地倾斜于旋入的方向而使得在到达第二脉冲位置时对应成型的整缘横(16)的底侧或U型旋转臂(26)的内壁(64)平面地滑动在支柱轴承(68)的斜面上。11. 根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旋转臂(26)延伸过旋转轴(22)且在其延伸末端(72)以一接头与第一驱动汽缸(78)的活塞杆(76)的驱动末端(74)连接。12. 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旋转臂(26)的延伸部份(70)的纵轴在第二脉冲位置时延伸于整缘方向(56)。13. 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l项的装置,其特征于:形成于第一驱动汽缸(78)的活塞杆(76)的旋转臂(26)的延伸部份(70)之间的接头(膝形接头80)居于弄直的位置。14. 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l项的装置,其特征于:在旋转轴(22)上有一齿轮(82)抗拒扭力耦合至旋转臂(26)以及由第二驱动汽缸(88)所驱动的锯齿杆(86)与其轮齿(84)配合。15﹒ 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在第一和第二脉冲位置之间旋转臂的纵轴涵盖约40至60的旋转角,最好为的50,而在第一和第三脉冲位置之间则为从65至85的旋转角,最好为的75。16﹒ 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工具馈送装置(30)的形式如可线性滑动朝向旋转轴(22)方向的传送杆(32),其前表面(34)带署欲馈送的铸件(12)。17﹒ 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馈送装置(30)的滑动方向包括与整缘方向(58)呈约50的角。18. 依据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装置,其特征于:整缘模(16)的表面(28)在第三脉冲位置时是由固定的喷射装置(90)以压力驱动。图示简单说明:第1图是在第一脉冲位置(接收位置)的整缘压机示意图。第2图是在第二脉冲位置(整缘位置)的整缘压机示意图。第3图是在第三脉冲位置(喷射位置)的整缘压机示意图。
地址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