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薄膜转移金属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概括地与一种复合材料与非复合材料之金属化方法有关。尤其,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转移金属化方法,其中较佳地由聚合物材料构成之载体薄膜在其一侧上被覆以金属层、沉积至底基上而不使金属层接触底基、直接转移至组件材料、且接着固化而使金属层固结并转移至组件材料。固化之载体薄膜可依需要地从固化之组件材料上被移除或被剥除。组件材料可为复合材料或非复合材料。使用非复合材料时,方法中含有施加黏胶层至金属化载体薄膜上的步骤。本发明之方法的实施例可含有压力敏感黏剂之使用,以及在载体薄膜被金属化以前在载体薄膜上压印出或蚀刻出诸如全像图案等图案的步骤。
申请公布号 TW397773 申请公布日期 2000.07.11
申请号 TW087100570 申请日期 1998.01.16
申请人 特尔威公司 发明人 理查.路易士
分类号 B32B31/00 主分类号 B32B3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薄膜转移金属化之方法,包含之步骤有:设置具有第一表面侧和第二表面侧的载体薄膜;以金属层覆置于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使具有覆层之载体薄膜沉积于底基表面上,其中载体薄膜之第二表面侧接触底基表面,且其中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上之金属层未接触底基表面;使组件材料沉积于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上之金属层上以便形成多层产品;在固化装备内以有效温度和有效压力使多层产品进行一段有效之时间量的固化以致于固结多层产品并从载体薄膜处将金属层转移至组件材料;与从固化装备移除已固化之多层产品。2.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从多层产品之已固化之组件材料中移除固化之载体薄膜。3.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在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被覆以金属层的步骤以后,将黏胶层覆置于已金属化之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上。4.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方法,其中以黏胶层被覆金属化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的步骤包含从薄膜黏胶、叠层黏胶、及液态树脂黏胶所组成之群组中选出材料来用作黏胶层。5.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方法,其中将组件材料沉积于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上之金属层上的步骤包含沉积非复合材料。6.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在载体薄膜上压印出图案。7.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在载体薄膜上蚀刻出图案。8.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设置具有第一表面侧和第二表面侧之载体薄膜的步骤包含从聚对苯二甲二乙酯、氟化丙烯乙二酯、聚四氟乙烯、全氟化烷氧化物、二氟亚乙烯、聚氟乙烯、氯乙烯三氟乙烯共聚合物、及尼龙所组成之群组中选出载体薄膜。9.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设置具有第一表面侧和第二表面侧之载体薄膜的步骤包含选择载体薄膜,该载体薄膜之材料系从复合物与非复合物所组成之群组中选出之者。10.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设置具有第一表面侧和第二表面侧之载体薄膜的步骤包含选择载体薄膜,该载体薄膜之材料系从复合物所组成之群组中选出之者。11.一种薄膜转移金属化之方法,包含之步骤有:设置具有第一表面侧和第二表面侧的载体薄膜;以金属层覆置于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使具有覆层之载体薄膜沉积于底基表面上,其中载体薄膜之第二表面侧接触底基表面,且其中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上之金属层未接触底基表面;使复合材料沉积于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上之金属层上以便形成多层产品;在固化装备内以有效温度和有效压力使多层产品进行一段有效之时间量的固化以致于固结多层产品并从载体薄膜处将金属层转移至复合材料;与从固化装备移除已固化之多层产品。12.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从多层产品之已固化之复合材料中移除固化之载体薄膜。13.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在载体薄膜上压印出图案。14.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在载体薄膜上蚀刻出图案。15.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方法,其中载体薄膜包含从聚对苯二甲二乙酯、氟化丙烯乙二酯、聚四氟乙烯、全氟化烷氧化物、二氟亚乙烯、聚氟乙烯、氯乙烯三氟乙烯共聚合物、及尼龙所组成之群组中选出之聚合物材料。16.一种薄膜转移金属化之方法,包含之步骤有:设置具有第一表面侧和第二表面侧的载体薄膜;以金属层覆置于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以黏胶层覆置于载体薄膜之金属化之第一表面侧,其中黏胶层包含从薄膜黏胶、叠层黏胶、与液态树脂黏胶所组成之群组中选出之材料;使金属化又覆有黏胶层之载体薄膜沉积于底基表面上,其中载体薄膜之第二表面侧接触底基表面,且其中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上的黏胶层未接触底基表面;使非复合材料沉积于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上之黏胶层上以便形成多层产品;在固化装备内以有效温度和有效压力使多层产品进行一段有效之时间量的固化以致于固结多层产品并从载体薄膜处将金属层转移至非复合材料;与从固化装备移除已固化之多层产品。17.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从多层产品之已固化之非复合材料中移除固化之载体薄膜。18.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在载体薄膜上压印出图案。19.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在载体薄膜上蚀刻出图案。20.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方法,其中载体薄膜包含从聚对苯二甲二乙酯、氟化丙烯乙二酯、聚四氟乙烯、全氟化烷氧化物、二氟亚乙烯、聚氟乙烯、氯乙烯三氟乙烯共聚合物、及尼龙所组成之群组中选出之聚合物材料。21.一种薄膜转移金属化之方法,包含之步骤有:设置具有第一表面侧和第二表面侧的载体薄膜;以金属层覆置于载体薄膜之第一表面侧;施加压力敏感黏胶层于载体薄膜之金属化第一表面侧;与以有效之时间量和有效之压力量将组件材料施加于载体薄膜之金属化第一表面侧上之压力敏感黏胶层以便从载体薄膜处将金属层转移至组件材料。22.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从组件材料中剥除载体薄膜。23.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在载体薄膜上压印出图案。24.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方法,进一步含有之步骤为在载体薄膜上蚀刻出图案。25.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方法,其中载体薄膜包含从聚对苯二甲二乙酯、氟化丙烯乙二酯、聚四氟乙烯、全氟化烷氧化物、二氟亚乙烯、聚氟乙烯、氯乙烯三氟乙烯共聚合物、及尼龙所组成之群组中选出之聚合物材料。26.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方法,其中组件材料包含从复合物与非复合物所组成之群组中选出之材料。第一图系实行依照本发明之较佳实际例之方法中所使用之步骤的图画说明;第二图系实行薄膜转移金属化之可替代方法中所使用之步骤的图画说明;第三图系第一图中图示之方法之进一步可替代例中所使用之步骤的图画说明;第四图系第一图之方法中所用之薄膜层的细部横断剖面视图;第五图系第一图之方法之步骤中制出之多层产品的细部横断剖面视图;第六图系第三图之方法之步骤中制出之多层产品的细部横断剖面视图;第七图系第一图中图示之方法之进一步可替代例中所用之步骤的图画说明;且第八图系第七图之方法之步骤中制出之多层产品的细部横断剖面视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