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智能化充电器
摘要 一种智能化充电器主要是在开关电源式充电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单片机控制电路,将符合快速充电的最佳的放电或充电电流的数据编制在单片机的程序中,使之能根据被充蓄电池具体情况自动调整输出的充电电压,使之在不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下进行快速充电,并能在充电前先检查,对于余量较大的电池能先放电后充电,具有智能化的效果,特别适合与电动助力车的蓄电池配套使用。
申请公布号 CN2399876Y 申请公布日期 2000.10.04
申请号 CN99230039.8 申请日期 1999.11.22
申请人 温海泉 发明人 温海泉
分类号 H02J7/00 主分类号 H02J7/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化充电器包括由市电线路滤波器1、一次整流滤波器2、开关 元件和高频变压器组成的逆变器3、通/断时间比例控制器4和二次整流滤波器 5组成开关电源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单片机控制电路,将单片机控制 电路的输出端与通/断时间比例控制器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将符合快速充电的 最佳的放电或充电电流的数据编制在单片机的程序中,使之能根据实际测量被充 蓄电池的放电或充电的电流、电压及其表面温度的具体情况自动调整输出的模拟 控制电压,使开关电源中的通/断时间比例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受到控制,进而 自动调整开关电源式充电器输出的充电电压,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 器U<sub>1</sub>-U<sub>3</sub>、箝位电路U<sub>4</sub>、A/D转换器U<sub>5</sub>、看门狗电路U<sub>6</sub>、单片机U 7、D/A转换器U<sub>8</sub>、温度传感器RP、晶体B、电容C<sub>1</sub>、C2、三极管V T<sub>1</sub>、基准电压VT<sub>2</sub>、固体继电器SSR<sub>1</sub>、SSR<sub>2</sub>、蜂鸣趋BL、发光二 极管VD<sub>1</sub>-VD<sub>3</sub>、电阻R<sub>1</sub>-R<sub>14</sub>、复位按钮开关K、接线柱A、B及工 作电源,其连接关系是:接线柱A与被充蓄电池E的正极和充电器输出的充电电 压的正极连接,充电器输出的充电电压的负极接地,接线柱B与被充蓄电池E的 负极和R<sub>1</sub>及U<sub>1</sub>的同相端连接,R<sub>1</sub>另一端接地,U<sub>1</sub>反相端接U<sub>1</sub>输出端和 R<sub>5</sub>,R<sub>5</sub>另一端接U<sub>5</sub>第1脚和U<sub>4</sub>第6脚,R<sub>2</sub>的一端与接线柱A连接,R <sub>2</sub>另一端接R<sub>3</sub>和U<sub>2</sub>的同相端,U<sub>2</sub>的反相端接输出端和R<sub>6</sub>,R<sub>6</sub>另一端接 U<sub>5</sub>第2脚和U<sub>4</sub>第7脚,U<sub>4</sub>第8脚接+5V电源,U<sub>4</sub>第1脚接地,温度传 感器RP的电源端接+5V电源,RP的输出端接U<sub>3</sub>同相端和R<sub>4</sub>,R<sub>4</sub>另一 端接地,U<sub>3</sub>的反相端接输出端和U<sub>5</sub>的第3脚,U<sub>5</sub>的第15脚和19脚分别 接U<sub>7</sub>的第9脚和第7脚,U<sub>5</sub>的第17、18、16脚分别与U<sub>6</sub>的第5、6、 2脚和U<sub>7</sub>的第6、3、2脚连接,U<sub>6</sub>的第1、7脚分别与U<sub>7</sub>的第11、1 脚连接,U<sub>5</sub>的第10和13脚接地、14和20脚接+5V电源,U<sub>6</sub>的第4 脚接地、第3和第8脚接+5V电源,U<sub>7</sub>的第10脚接地、20脚接+5V电 源,晶体B的两端分别与C<sub>1</sub>、C<sub>2</sub>和U<sub>7</sub>的第4、第5脚连接,C<sub>1</sub>和C<sub>2</sub>的 另一端接地,U<sub>7</sub>第8脚经复位按钮开关K接地、第14脚接SSR<sub>1</sub>输入端的 负极、第15脚接SSR<sub>2</sub>输入端的负极,SSR<sub>1</sub>和SSR<sub>2</sub>输入端的正极接 +5V电源,SSR<sub>1</sub>的输出端与R<sub>13</sub>串联后连接在接线柱A与地之间,SS R<sub>2</sub>的输出端与由VT<sub>1</sub>、VT<sub>2</sub>、R<sub>11</sub>和R<sub>12</sub>组成的恒流源串联后接在接 线柱A与地之间,蜂鸣器BL与R<sub>7</sub>串联后接在U<sub>7</sub>的第16脚与+5V电源之 间,发光二极管VD<sub>1</sub>、VD<sub>2</sub>、VD<sub>3</sub>分别与R<sub>8</sub>、R<sub>9</sub>、R<sub>10</sub>串联后再分 别接在U<sub>7</sub>的第17、18、19脚与+5V电源之间,U<sub>7</sub>的第12脚和13 脚分别接U<sub>8</sub>的第3脚和第4脚,U<sub>8</sub>的第2、5、6脚接地,U<sub>8</sub>的第7、8 脚接+5V电源,U<sub>8</sub>的第1脚为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经R<sub>14</sub>与通/断 时间比例控制电路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地址 210016江苏省南京市第1631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