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螺栓体之安装体及螺帽体
摘要 本发明之安装体100,系从螺栓体之侧方安装于螺栓体者,形成于前述安装体100之安装部10具有:卡合部20,具备卡合于前述螺栓体表面螺纹的卡合突起21;开口部70,使前述螺栓体进入该卡合部20内;及接近部30,设于该卡合部20前端侧;从该安装部10之开口部70使螺栓体进入后,以前述接近部30相对地接近之方式使前述卡合部20塑性变形,将该卡合部20顺沿前述螺栓体表面配置,并将前述卡合突起21保持于卡合于前述螺栓体之表面螺纹的状态,藉此能将前述安装体100安装于前述螺栓体。
申请公布号 TW580540 申请公布日期 2004.03.21
申请号 TW091133448 申请日期 2002.11.15
申请人 未来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清水昭八
分类号 F16B39/284 主分类号 F16B39/28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镒珠 台北市中山区长安东路二段一一二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螺栓体之安装体,系从该螺栓体侧方安装于螺栓体者;其特征在于:形成于前述安装体之安装部具有:卡合部,具备卡合于前述螺栓体表面螺纹的卡合突起;开口部,使前述螺栓体进入该卡合部内;及接近部,设于该卡合部前端侧;使螺栓体从该安装部之开口部进入后,以前述接近部相对地接近之方式使前述卡合部塑性变形,将该卡合部顺沿前述螺栓体表面配置,并将前述卡合突起保持于卡合在前述螺栓体表面螺纹的状态,而使前述安装体安装于前述螺栓体。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前述卡合部,系藉由以工具握持并夹压接近部夹而产生塑性变形。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藉由使前述安装部塑性变形至前述接近部彼此大致密合为止,使前述卡合突起卡合于前述螺栓体表面螺纹,来完成对前述螺栓体之安装。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将该安装体从螺栓体之侧方安装,使突设于卡合部之卡合突起卡合于螺栓体表面之螺纹;藉由使该卡合部塑性变形至设于前述卡合部前端之接近部彼此大致密合为止,来完成对前述螺栓体之安装。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前述安装体,系其卡合部之卡合突起卡合于螺栓体之表面螺纹,并且其藉由以安装于前述螺栓体之状态对该螺栓体旋转而能顺沿该螺栓体轴方向移动。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前述卡合突起,系由与装有安装体之螺栓体之表面螺纹卡合的条纹所形成;前述安装体,藉由以安装于前述螺栓体之状态对该螺栓体旋转而能顺沿该螺栓体轴方向移动。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卡合部,系其开口部相对侧之部分形成平板状,并且该平板状部分的两侧中间隔有与前述螺栓体之直径尺寸相同宽度之空间而对向,而将前述卡合部形成截面大致ㄈ字形状。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卡合部,系其开口部相对侧之部分形成能与前述螺栓体表面密合的圆弧状;并且该形成圆弧状之部分的两侧中间隔有与前述螺栓体之直径尺寸相同宽度之空间而对向,而将前述卡合部形成截面大致U字形状。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具备分离防止部或分离防止构件,来防止使卡合部塑性变形而彼此接近的接近部分开。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前述分离防止部系设置成与前述接近部为一体,藉由该接近部彼此大致密合使前述分离防止部互相钩住,来防止该接近部分开。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该安装体具备以别的构件所构成之分离防止构件,该分离防止构件,系具有开口,当从该开口使装有前述安装体之螺栓体进入后,钩住前述安装体之卡合部或接近部,来防止该接近部分开。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前述安装体具备保持部,该保持部,系用以保持待设于螺栓体之二次安装体。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保持二次安装体之保持部,系由平面状之抵接面所构成。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前述安装体具备被保持部,在该被保持部设有二次安装体。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安装于前述螺栓体之安装体,系配线配管材料用支持具。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安装于前述螺栓体之安装体,系配线配管材料用箱。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螺栓体之安装体,其中,安装于前述螺栓体之安装体,系支持具之吊挂具。18.一种螺帽体,系从该螺栓体侧面螺装于螺栓体者;其特征在于:具有:卡合部,具备卡合于前述螺栓体表面螺纹的卡合突起;开口部,使前述螺栓体进入该卡合部内;及接近部,设于该卡合部前端侧;从前述开口部使螺栓体进入后,以前述接近部相对地接近之方式使前述卡合部塑性变形,将该卡合部顺沿前述螺栓体表面配置,并将前述卡合突起保持于卡合在前述螺栓体表面螺纹的状态,藉此能将螺帽体从前述螺栓体之侧面螺装。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螺帽体,其中,前述卡合部,系藉由以工具握持并夹压接近部而夹而产生塑性变形。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或第19项之螺帽体,其中,藉由使前述卡合部塑性变形至前述接近部彼此密合为止,使前述卡合突起卡合于前述螺栓体之表面螺纹,来完成对前述螺栓体之安装。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或第19项之螺帽体,其中,将该螺帽体从螺栓体之侧方安装,使突设于卡合部之卡合突起卡合于螺栓体之表面螺纹;藉由使该卡合部塑性变形至设于前述卡合部前端之接近部彼此大致密合为止,来完成对前述螺栓体之安装。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或第19项之螺帽体,其中,该螺帽体,系其卡合部之卡合突起螺接于前述螺栓体之表面螺纹,并且其藉由以安装于前述螺栓体之状态对该螺栓体旋转而能顺沿该螺栓体之轴方向移动。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或第19项之螺帽体,其中,前述卡合突起,系由与装有螺帽体之螺栓体之表面螺纹卡合的条纹所构成;前述螺帽体,藉由以安装于前述螺栓体之状态对该螺栓体旋转而能顺沿该螺栓体之轴方向移动。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或第19项之螺帽体,其中,卡合部,系其开口相对侧之部分形成平板状;该平板状部分的两侧中间隔有与前述螺栓体之直径尺寸相同宽度之空间而对向,而将前述卡合部形成截面大致ㄈ字形状。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或第19项之螺帽体,其中,卡合部,系其开口相对部侧之部分形成能与前述螺栓体表面密合的圆弧状;并且该圆弧状之部分的两侧中间隔有与前述螺栓体之直径尺寸相同宽度之空间而对向,而将前述卡合部形成截面大致U字形状。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或第19项之螺帽体,其中,具备分离防止部或分离防止构件,来防止使卡合部塑性变形而彼此接近的接近部分开。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螺帽体,其中,前述分离防止部系设置成与前述接近部为一体,藉由该接近部彼此大致密合使前述分离防止部互相钩住,来防止该接近部分开。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螺帽体,其中,该螺帽体具备以别的构件所构成之分离防止构件,该分离防止构件,系具有开口,当从该开口使装有前述安装体之螺栓体进入后,钩住前述安装体之卡合部或接近部,来防止该接近部分开。图式简单说明:图1,系将本发明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从上方表示的图。图2,系将图1所示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安装于安装对象物之螺栓体300的状态,从上方表示的图。图3,系将本发明之另一种安装体100(螺帽体110)从上方表示的图。图4,系将具有钩状之分离防止部40的安装体100(螺帽体110)从上方表示的图。图5,系将图4所示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的卡合部20塑性变形后的状态,从上方表示的图。图6,系将在图1所示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盖装分离防止构件41(其他构件)的状态,从侧方表示的图。图7,系将图6所示之分离防止构件41从上方表示的图。图8,系将本发明之另一种安装体100(螺帽体110)从上方表示的图。图9,系图8所示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的卡合部20塑性变形后的状态,从上方表示的图。图10,系在图8所示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盖装分离防止构件41(其他构件)的状态,从侧方表示的图。图11,系将图10所示之分离防止构件41从上方表示的图。图12,系将本发明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另一例从上方表示的图。图13,系将图12所示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的卡合部20塑性变形后的状态,从上方表示的图。图14,系将在图12所示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盖装分离防止构件41(其他构件)的状态,从侧方表示的图。图15,系将图14所示之分离防止构件41从上方表示的图。图16,系对具备形成「缺口」之一对接近部30的安装体100(螺帽体110),安装形成「缝隙」之分离防止构件41(其他构件)的状态,从上方表示的图。图17,系将在「长尺寸之卡合部20」之两端使一对接近部30分别彼此对向而竖设的安装体100(螺帽体110),从上方表示的图。图18,系将在「长尺寸之卡合部20」之中间部分使一对接近部30彼此对向而竖设的安装体100(螺帽体110)安装于螺栓体,安装分离防止构件41(其他构件)的状态,从上方表示的图。图19,系将在「长尺寸之卡合部20」之前端部分使一对接近部30彼此对向而竖设,在前述的卡合部20之中间部分形成「缝隙」的安装体100(螺帽体110)安装于螺栓体的状态,从上方表示的图。图20,系将具备具有「外侧构件61」与「内侧构件62」之「双重构造之卡合部20」的安装体100(螺帽体110),从上方表示的图。图21,系将两端向下方压弯而在上面形成螺刻面的钢板,从前面上方表示的图。图22,系将制造本发明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时的冲压加工制程表示的第1图。图23,系表示图22之制程的第2图。图24,系表示图22之制程的第3图。图25,系表示将本发明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的卡合部20塑性变形的过程的第1图。图26,系表示图25之过程的第2图。图27,系将图25所示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的接近部30倾设于卡合部20之前端方向,以夹持工具P握持该安装体100(螺帽体110)的状态表示的图。图28,系将以图1所示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在一对螺栓体300设置配线配管材料用支持具的状态从前面表示的图。图29,系将本发明之安装体100(配线配管材料用支持具120)从上方表示的图。图30,系将图29所示之安装体100(配线配管材料用支持具120)安装于安装对象物之螺栓体300的状态,从上方表示的图。图31,系将以虚线所示之「二次安装体200」介在于本发明之安装体100(螺帽体110)与安装对象物之螺栓体300之间的状态,使前述安装体100(螺帽体110)之卡合部20塑性变形的过程表示的第1图。图32,系表示图31之过程的第2图。图33,系将本发明二次安装体200之配线配管材料用支持具从上方表示的图。图34,系将图23所示之二次安装体200之配线配管材料用支持具,藉由以本发明之安装体100夹压来安装于安装对象物之螺栓体300的状态,从上方表示的图。图35,系将本发明之安装体100(配线配管材料用箱130)从上方表示的图。图36,系将对本发明二次安装体200之配线配管材料用箱的「一对贯通孔」,插穿本发明之安装体100,安装于安装对象物之螺栓体300的状态,从上方表示的图。图37,系将本发明之安装体100(支持具120之吊挂具140)从上方表示的图。图38,系将图37所示之安装体100(支持具120之吊挂具140),安装于安装对象物之螺栓体300及构成支持具120之金属线材的状态,从上方表示的图。图39,系将本发明之安装体100(台座板150)从上方表示的图。图40,系将对本发明二次安装体200之台座板150的「一对贯通孔」,插穿本发明之安装体100,安装于安装对象物之螺栓体300的状态,从上方表示的图。图41,系将习知技术之「中间插入式螺帽」从上方表示的图。图42,系表示将图41所示之「中间插入式螺帽」安装于螺栓体300时的过程。图43,系用图41所示之「中间插入式螺帽」将配线配管材料用支持具吊设于吊挂螺栓的状态,从前面表示的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