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扭转中空杆之装置及方法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351687 申请公布日期 1999.02.01
申请号 TW086112382 申请日期 1997.08.28
申请人 肯尼制造公司 发明人 理查A.罗斯
分类号 B22D11/06 主分类号 B22D11/0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巿敦化北路二○一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扭转中空杆之装置,该中空杆系一对开缝伸缩套合杆,该对套合杆包括外杆和内杆,套合杆之大小调配成内杆作有摩擦的滑动进出外杆,内杆具有较外杆稍长之长度,该套合杆有平行于长度之纵轴、就横断面上言位于套合杆内中央,并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杆之纵向上遥相对立于两端,该套合杆由该装置就其外表绕纵轴扭转遍及套合杆之实际全长并使内杆仍能摩擦滑动进出外杆;该装置包括:一马达;一齿轮箱,连接至马达;一可旋转之第一夹头,连接至齿轮箱,用以与套合杆之一端结合;一基本上非旋转之第二夹头,与第一夹头对齐且置于离第一夹头之距离与套合杆长度一致,第二夹头与套合杆之第二端头结合;及一直线推送器,连接至第二夹头,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作往复运动,此运动与第一及第二夹头成一直线俾容许套合杆之可装、卸载并容许各夹头与套合杆之端头结合。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中马达为步阶马达。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中马达为直流伺服马达。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夹具块,其中第二夹头及直线推送器均连接至该夹具。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马达板,其中齿轮箱及第一夹头均装设在该马达板上。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马达板及一支撑面,其中:齿轮箱及第一夹头均装设在该马达板上;及该马达板及该支撑面两者均装设至该支撑面上。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中,第一及第二夹头各包括一公件及至少一母件,公件与套合杆一端之内侧结合而至少一母件与该套合杆一端之外侧结合。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装置,其中该公件及至少一母件大小配置成与套合杆端头之内、外表面确实全部结合。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装置,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夹头可调换成具有其他尺寸之公件及至少一母件之第一及第二夹头,以便与其他截面形状及尺寸之套合杆结合。1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装置,其中该公件及至少一母件之大小设置成了与方形截面之套合杆结合。1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装置,其中公件及至少一母件大小设置成可与六角形截面之套合杆结合。1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逻辑控制器,连接至马达以引起该马达对套合杆执行一特定量之扭转,并于该特定量之扭转执行完毕时即刻关闭马达。1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至马达与逻辑控制器之回归传感器,其中回归向传感器使该第一夹头可在旋转上配合,以适当接受套合杆之一端。1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装置,其中逻辑控制器为可编程者。1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装置,其中该特定之扭转量编入程序并储存于该逻辑控制器。1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装置,其中,在该套合杆已经扭转及马达关闭之后,该逻辑控制器遂即导致该马达反向运转以控制释放套合杆之回弹。1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接近传感器,当套合杆之回弹经释放毕时以信号通知逻辑控制器。1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装置,其中该逻辑控制器于获得接近传感器传来回弹释毕之信号后,继续导使马达将套合杆倒扭一特定量。1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装置,其中逻辑控制器系可编程式者且该第二倒转之特定量亦编入程式储存于该逻辑控制器中。2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进一步包含使合杆与第一及第二夹头自动对齐之控制装置,以便套合杆与该等夹头之结合。2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进一步包含自动控制直线推送器往复运动之控制装置。2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中,第二夹头绕纵轴顺第一夹头旋转方向稍作旋转,该第二夹头包含一接近开关,使第二夹头旋转动作会引起该接近开关之打开及关闭。2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接近传感器,其中该接近传感器连接至该接近开关以感测第二夹头旋转方向之改变,该接近传感器再根据该项改变发射控制信号。2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之装置,进一步包含一逻辑控制器,连接至接近传感器和马达,该运转控制器控制马达且回应来自接近传感器之控制信号。2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中第一与第二夹头间之距离可予改变以配合套合杆之不同长度。2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进一步包含多数个杆支托架,于扭转前后用以支撑套合杆。2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装置,进一步包含控制杆支托架位置之控制装置,该杆支托架具有一装卸套合杆之第一位置及一便于将套合杆与第一、第二夹头对齐之第二位置。2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进一步包含自动将套合杆插入第一与第二夹头之控制装置。2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进一步包含一夹具板,该直线推送器系安装于该夹具板上。3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进一步包含一安全传感器,用于在容许马达启动前以感测套合杆两端与第一与第二夹头之正确结合。3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进一步包含一漏斗,用以放置套合杆之供应料,以便利该装置之装料。32.一种扭转中空杆之装置,该杆系中空且具有开缝及一长度,一与长度平行且于横断面上位于该杆内中央之纵轴,并有第一及第二端于纵向上彼此对立于该杆之两头;该杆由该装置就其周边绕纵轴扭转遍及该杆之实际全长;该装置包括:一步进马达;一齿轮箱,连接至步进马达;一可旋转第一夹头部,连接至齿轮箱,该第一夹头有一公件及至少一母件分别与杆之一端之内侧及外侧结合;一基本上非可旋转之第二夹头,对齐第一夹头并置于一处距第一夹头之距离与杆长一致,该第二夹头有一公件及至少一母件分别与杆之另一端之内侧及外侧结合;一夹具块,连接至该第二夹头;一夹具板;一直线推送器,连接至夹具块并安装于夹具板上,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作往复运动,该运动与第一及第二夹头对齐成一直线,该第一位置以允许杆之装载与卸载而第二位置以允许每一夹头与杆之各别端头结合;及一逻辑控制器,连接至步进马达使步进马达对杆扭转一特定量。3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之装置,其中,该逻转控制器进一步引起该步进马达于该杆受扭后反方向旋转,对该杆作有控制解扭迄至该杆之回弹完全释放为止。34.一种扭转中空杆之方法,该杆系一对中空开缝之套合杆,具有一第一及一第二端头分在纵向相对两端,该对套合杆大小配成内杆可摩擦滑动进出于外杆之中,内杆有一长度较外杆稍长,该套合杆有一纵轴于截面上处于该套合杆内之中央并平行长度;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装载该套合杆;就该套合杆外周边绕纵轴扭转遍及套合杆之实际全部长度,使在扭转之后,该内杆仍能摩擦滑动进出于该外管;及卸下该套合杆。3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之方法,其中装载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一步骤:自动将套合杆对齐。3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之方法,其中装载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一步骤:与套合杆各端之内外侧表面结合。3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6项之方法,其中装载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确使套合杆各端之内外侧表面已正确结合;及若各端未正确结合时阻止扭转动作。3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之方法,其中扭转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设定对套合杆所需施行之扭转量;及对套合杆施行设定之扭转量。3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之方法,其中扭转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一步骤:在套合杆遭扭转至可抑制释放回弹后对其解扭。4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之方法,其中扭转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套合杆扭转至可抑制释放回弹后对其解扭;回弹完全释放时可以感测;及对套合杆解扭一额外预定量。41.一种扭转中空杆之方法,该杆系中空且具有开缝及一长度,一平行长度且于截面上位于杆内中央之纵轴,以及有第一端及第二端遥相对立于杆之纵向两头;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对套合杆所需施行之扭转量;将杆装载;与套合杆各端之内外侧表面结合;就该套合杆外周边绕纵轴按设定量扭转遍及套合杆之实际全部长度;将杆解扭至抑制释放回弹;及将杆卸载。4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1项之方法,其中装载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一步骤:自动将套合杆对齐以确使两端之内外侧表面之结合。4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1项之方法,其中解扭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感测回弹;及当感测所及之回弹实已释放时即中止解扭动作。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为一未受扭伸缩套合、中空、开缝杆之一部份之透视图;第二图A及第二图B分别为用以扭转中空、开缝杆之装置之一较佳具体实例之前视图及平面图;第三图为第一夹头之前视图,自第二图A中3-3线所取者;第四图为第二夹头前视示意图,自第二图A中4-4线所取者;第五图为一用以与不同截面形杆结合之一替代夹头,自第二图A中3-3线所取者;第六图为一副已经扭转之伸缩套合、中空、开缝杆之部份透视图;第七图为用以控制第二图A及第二图B中装置之电组件之方块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