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克隆有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基因的变铅青链霉菌的构建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克隆有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变铅青链霉菌的构建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以质粒P<SUP>IJ486</SUP>为载体,其中包括通过T4-DNA连接酶将分别用EcoRI-HindIII双酶切得到的质粒PHTITNFcDNA片段和质粒PIJ486片段进行连接,通过转化使其克隆至变铅青链霉菌TK54,挑选转化子,提取重组质粒,得到No7转化子,获得了克隆有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变铅青链霉菌TK54-HT(含有重组质粒P<SUP>IJT7</SUP>),将该克隆菌株进行发醇培养,即可获得肿瘤坏死因子蛋白,其表达水平可达1×10<SUP>7</SUP>单位/升以上,菌种遗传性稳定。
申请公布号 CN1055200A 申请公布日期 1991.10.09
申请号 CN91103105.7 申请日期 1991.05.17
申请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李元;刘菊萍;李焕娄;石莲英;刘伯英
分类号 C12N15/09;C12P21/02 主分类号 C12N15/09
代理机构 三友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佩璋
主权项 1、克隆有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基因的变铅青链霉菌的构建方法,其中包括酶切、连接、转化、挑选转化子提取重组质粒和经确证后得到所需菌种五个步骤,其特征在于: a、连接:以质粒P<sup>IJ486</sup>为载体,将经过限制性内切酶EcoRI-HindⅢ双酶切得到的质粒P<sup>HT1</sup>TNFcDNA片段和经过限制性内酶EcoRI-HindⅢ双酶切得到的质粒P<sup>IJ486</sup>片段相连接,cDNA片段浓度和载体DNA浓度比为3~5∶1,加入T4DNA连接酶,于10~14℃放置3小时以上进行连接,获得重组DNA分子; b、转化:采用上述a步骤中连接后的重组DNA,以变铅青链霉菌TK54的原生质体为受体,按照Hopwood等人的方法,将连接后的DNA转化至所说的受体菌中; c、挑选转化子及提取重组质粒:以含新霉素30μg/ml的R2琼脂平板挑选含重组质粒的转化子,凡是挑选出来的耐药菌落多为含重组质粒的转化子,采用Katz的快速碱变性方法提取含重组质粒的转化子,将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确定为重组质粒的样品再用EcoRI-HindⅢ酶切后的DNA片段与在同一琼脂糖凝胶电泳平板上泳动的入噬菌体DNA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酶切片段的距离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各片段分子量大小,其中№7转化子所含重组质粒P<sup>IJT7</sup>插入片段为615bp与TNFcDNA相同,经L929细胞毒实验、中和实验和SDS-聚丙酰胺凝胶电泳确证:№7转化子为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基因工程菌。
地址 100050北京市天坛西里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