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薄板之线内连续铸造_滚轧方法
摘要 一种在连续铸造及其后之线内滚轧段中获得预钢条的方法,其可于制程的下游处,产生低及/或极低含碳量以及高强度的钢板,以及厚度低至0.6mm的绕卷,而符合特定的应用,并具有冷轧制品的特性,其中当钢板离开模件后,先以液态蕊心缩减步骤来进行缩减,且于其后再进行固化蕊心内线滚轧步骤。此外,预钢条在离开铸造机以及进入滚轧段前,需有特定的厚度、速度及温度参数,以及特定的冷却特性。同时界定了达成上述程序之冷却设备的一些特征。
申请公布号 TW445181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7.11
申请号 TW088121330 申请日期 1999.12.06
申请人 吉欧凡尼.阿威德 发明人 吉欧凡尼.阿威德
分类号 B22D11/04 主分类号 B22D11/0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在连续铸造及其后之线内滚轧段中获得预钢条方法,其可于制程的下游处,产生低及/或极低含碳量以及高强度的钢板,以及厚度低至0.6mm的绕卷,而符合特定的应用,并具有冷轧制品的特性,其特征在于当离开模件后,包括一初始的液态蕊心厚度缩减步骤,且于其后立即以无中断的方式进行固化蕊心内线滚轧步骤,其中:所获得的预钢条厚度介于6至15mm,其速度介于10及60m/min,较佳的是介于20及50m/min,且滚轧的最高温度为1200℃;在液态蕊心缩减步骤中所进行的二次冷却具有以下的特征:1.3至31/kg的送水率;由于液态蕊心缩减的进给,可较初始部分的平均値,更大幅地降低冷却密度;选择性地控制钢板前侧及背侧的冷却液流率,使后者的値增加;依据钢板表面不同横断面的温度方向,至少对传送冷却水的某些区域进行选择性的动态控制;以及沿着整个液态蕊心缩减之进给路径的纵向,动态控制冷却密度的整个流率及分布。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在模件的下游处,亦包括一主动位置校正步骤及液态蕊心缩减步骤之初始部分的平行控制,以便在连续铸造之末端及固化蕊心滚轧的上游处,获得公差为1mm的固定厚度。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方法,其中在铸造起始段中使用高熔速性粉末,如大于1.5mg/s者,并于15分钟后,使用一较低熔速性的粉末。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之方法,其中在具有液态蕊心厚度缩减的铸造程序以及滚轧步骤之间,加热钢板或预钢条的边缘。5.如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钢板在离开模件时的几何形状,最好非为完整的矩形断面,而是在两侧具有0.5至5mm的中心冠。6.如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在固化蕊心滚轧后,预钢条最好非为完整的矩形断面,而在两侧最好仍具有大至0.4mm的中心冠。7.如前述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固化蕊心滚轧步骤特别发生于奥氏场中。8.一种达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的设备,包括薄钢板(4)的模件,具有供液态蕊心缩减之相对滚轮(11,10)的铸造机(20),且其下游侧,直接接续有用于固化蕊心厚度缩减的滚轧机,以获得厚度介于6至15mm的预钢条,且经过其后的滚轧段后,最后的厚度可达0.6mm,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喷嘴(12)所构成的二次喷洒冷却系统,并对应至具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特征的该铸造机,该选择及/或动态控制由该冷却系统的喷嘴(12)来实施。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设备,其中包括主动位置致动/校正器,并结合铸造机之第一上部(21)来进行平行控制,以在离开该铸造机后,获得精度为1mm的固定厚度。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设备,其中在铸造机(20)及滚轧机之间包括铜制的绕卷边缘加热装置,且其操作电压低于200V。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设备,其中在铸造机(20)及滚轧机之间包括一去缩放器,以将最大的温度损失限制在60℃。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设备,其中在铸造机(20)及滚轧机之间包括一具有对应程式的装置,其确保铸造机及滚轧机间的抽拉力为0。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设备,其中在滚轧站间包括有张力计及其对应的程式,用以确保各站间之抽拉力値介于3及6N/m2。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至第13项任一项之设备,其中该具有铸造机的线内滚轧站,包括有多个站,使得滚轧发生于奥氏场中,且各站间的间轴小于2.8m,滚轮的直径小于600mm。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显示一般连续铸造设备的纵向剖面图,其中未指出所采用的二次冷却形式;第一图a显示习知技术中,以二次冷却法进行冷却的铸造滚轮导引部;第一图b显示对应的滚轮导引区,其中二次冷却是依据本发明的方法来获得。
地址 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