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新式遮光导风构造
摘要 本发明系提供一种遮光导风构造,及包含此构造之影像输出装置。遮光导风构造系可提供影像输出装置散热导风之功能。此遮光导风构造包含第一装置及第二装置。第一装置系装设于影像输出装置之壳体,且对应于壳体之通风口,以遮罩部份由通风口所射出的光线。部分未被遮罩的光线渗透第一装置后,成为泄露光线。第二装置系装设对应于第一装置之外侧,供遮罩泄露光线。
申请公布号 TW562990 申请公布日期 2003.11.21
申请号 TW091100112 申请日期 2002.01.07
申请人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世龙;林荧郁
分类号 G03B21/16 主分类号 G03B21/1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蔡玉玲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二段二一八号五楼A区
主权项 1.一种遮光导风构造(blowhole-cover structure),系提供一仪器遮光导风的功能,该仪器包含有一壳体(housing)及一灯具,该壳体具有一通风口(blowhole),该灯具系装设于该壳体内,该遮光导风构造包含:一第一装置,该第一装置包含有至少一第一叶片(vane)及至少一第一风口元件(vent),其中该第一叶片系由金属板件冲压后弯曲形成,原该第一叶片之位置形成该第一风口元件,该第一装置系对应于该通风口,供遮罩该灯具由该通风口射出的光线,该光线中的一部份渗透该第一装置后成为一泄露光线(exposed light);以及一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系对应于该第一装置之一外侧,供遮罩该泄露光线。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构造,该第二装置具有至少一第二叶片及至少一第二风口元件,其中该第二叶片系对应于该第一风口元件,以遮罩由该第一风口元件射出之该泄露光线。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构造,其中该第二风口元件系分别套合该第一叶片。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构造,其中该第一叶片系平行于该第二叶片。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构造,其中该第一叶片及该第二叶片进一步控制通过该通风口之热空气方向。6.一种遮光导风构造,系提供一仪器遮光导风的功能,该仪器包含有一壳体及一灯具,该壳体具有一通风口,该灯具系装设于该壳体内,该遮光导风构造包含:一第一装置,该第一装置系对应于该通风口,供遮罩该灯具由该通风口射出的光线,该第一装置包含有至少一第一叶片及至少一第一风口元件,其中该第一叶片系由金属板件冲压后弯曲形成,原该第一叶片之位置形成该第一风口元件,该光线中的一部份渗透该第一风口元件后成为一泄露光线;以及一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系对应于该第一装置之一外侧,该第二装置具有至少一第二叶片及至少一第二风口元件,该第二风口元件系分别套合该第一叶片;其中该第二叶片系对应于该第一风口元件,以遮罩由该第一风口元件射出之该泄露光线。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构造,其中该第一叶片系平行于该第二叶片。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构造,其中该第一叶片及该第二叶片进一步控制通过该通风口之热空气方向。9.一种影像输出装置,包含有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通风口;一灯具,该灯具系装设于该壳体内;以及一遮光导风构造,该遮光导风构造包含:一第一装置,该第一装置系设置于该通风口,供遮罩该灯具由该通风口射出的光线,该第一装置包含有至少一第一叶片及至少一第一风口元件,其中该第一叶片系由金属板件冲压后弯曲形成,原该第一叶片之位置形成该第一风口元件,该光线中的一部份渗透该第一风口元件后成为一泄露光线;以及一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系对应设置于该第一装置之一外侧,该第二装置具有至少一第二叶片及至少一第二风口元件;其中该第二叶片系对应于该第一风口元件,以遮罩由该第一风口元件射出之该泄露光线。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影像输出装置,其中该第二风口元件系分别套合该第一叶片。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影像输出装置,其中该第一叶片系平行于该第二叶片。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影像输出装置,其中该第一叶片及该第二叶片进一步控制通过该通风口之热空气方向。图式简单说明:图1为本发明应用于影像输出装置之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之元件爆炸图;图3a为本发明第一装置之实施例示意图;图3b为图3a实施例之正视图;图3c为图3b实施例之侧视剖面图;图4a为本发明第二装置之实施例示意图;图4b为图4a实施例之正视图;图4c为图4a实施例之侧视剖面图;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之示意图;图5b为图5a所示实施例之正视图;图5c为图5a所示实施例之侧视剖面图;
地址 桃园县龟山乡山莺路一五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