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一种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系先提供相对应之第一载部及第二载部,第一载部具有容置槽,且第一载部及第二载部于接合后,可形成具有中空腔室之生物可吸收型载子,再置入药物于第一载部之容置槽,并接合第一载部及第二载部之接合边缘,形成生物可吸收型载子,使药物设置于中空腔室,因此在以开刀的方式植入生物体内患部后,药物可释放至患部而达治疗之效,并提供区域性及高浓度的治疗效果,释放剂可被生物所吸收分解,故不需两次开刀,且能供各种型态的药物容置。
申请公布号 TWI245652 申请公布日期 2005.12.21
申请号 TW092136319 申请日期 2003.12.19
申请人 刘士荣;翁文能 WENG, WEN NENG 台北市松山区敦化北路218号5楼 发明人 刘士荣;翁文能;蔡瑛娥
分类号 A61M37/00 主分类号 A61M37/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许世正 台北市信义区忠孝东路5段410号4楼
主权项 1.一种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用以植入生物体内患部,而达治疗之效,该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包括有:一生物可吸收型载子,包括有一中空腔室;及一药物,包封于该中空腔室中,在置入生物体内患部时,该药物经由该生物可吸收型载子,而释放至息部达治疗之效。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生物可吸收型载子包括有相对应接合之一第一载部及一第二载部。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第一载部包括有相通之一阶梯凹槽及一容置槽,且该阶梯凹槽之深度较该容置槽浅,该第二载部包括有对应该阶梯凹槽之一凸块,且该第一载部及该第二载部各具有相对应之一接合边端,以相接合。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第一载部及该第二载部各具有相对应之一接合边端,且该第一载部的该接合边端及该第二载部的该接合边端之一更包括有一凸部,以相接合。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凸部之形状系选自环型及点型所成组合之一,且围绕该接合边端。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凸部之端点为状。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第一载部包括有一容置槽,且该第一载部及该第二载部各具有相对应之一接合边端,且该第一载部的该接合边端及该第二载部的该接合边端之一更包括有一凸部,以相接合。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凸部之形状系选自环型及点型所成组合之一,且围绕该接合边端。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凸部之端点为尖状。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第一载部及该第二载部各包括有相对应之一容置槽,且该第一载部及该第二载部各具有相对应之一接合边端,且该第一载部的该接合边端及该第二载部的该接合边端之一更包括有一凸部,以相接合。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凸部之形状系选自环型及点型所成组合之一,且围烧该接合边端。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凸部之端点为尖状。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生物可吸收型载子之材质系为生物可吸收型材料。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生物可吸收型载子之材质系选自人工合成之聚乳酸(化学简式为polylactide-(-OC(CH2)HCO-)n-)、聚甘醇酸(化学简式为polyglycolic acid-(-OCH2CO-)n-)、聚己内酯(化学简式为poly(-caprolactone)-(O-(CH2)5-CO-)n-)、聚羟基丁酸酯(化学简式为polyhydroxybutyrate-(OC(CH3)HCH2CO-)n-)、聚对二氧六环铜(化学简式为Polydioxanone-(O(CH2)2O-CH2CO-)n-)、乳酸甘醇酸(化学简式为poly(lactide-co-glycolide)-(-OC(CH3)HCOOCH2CO-)n-)、己内酯/甘醇酸共聚物(化学简式为poly(-caprolactone-co-glycolide)-(-O(CH2)5COOCH2CO-)n-)、聚醯胺酯(化学简式为poly(ester-amide)-(-OCH2CONH(CH2))xNH-COCH2O(CH2)2CO-)n-)、聚乙二醇(化学简式为plyethleneglycol)、聚磷氮烯(polyphosphazene)、聚原磷酯(polyorthoesters)及聚酐(polyanhydrides)所成组合之一。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药物系选自万古霉素(Vancomycin)、头孢华定(Cephradine)、泰宁(Imipenem-Cilastatin)、青霉素penicillin G)、西他利汀(Ceftazidime)、胺青霉素(Ampicillin)、必倍西林钠(Piperacillin)、氨曲南(Aztreonam)、头孢若欣钠(Ceftizoxime)、头孢若林钠(Cefazolin)、头孢免德(Cefamandole)、头孢泰新钠(Cefotaxime)、替卡西林钠(Ticarcillin)、夫西林(Nafclllin)、红丝菌素(Erythromycin)、紫菌素(Gentamycin)、避孕药(Contra-ceptive drugs)、胰岛素(Insulin)、抗癌药物(anti-cancer drugs)、止痛药(Analgesic)及麻醉药(Anesthetics)所成组合之一。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其中该药物之型态系选自粉末状、液状及膏状所成组合之一。17.一种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用以植入生物体内患部,而达治疗之效,该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提供相对应之一第一载部及一第二载部,该第一载部具有一容置槽,且该第一载部及该第二载部于接合后,可形成具有一中空腔室之一生物可吸收型载子;置入一药物于该第一载部之该容置槽;及接合该第一载部及该第二载部之接合边缘,形成该生物可吸收型载子,并使该药物包封于该中空腔室。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其中该提供相对应之一第一载部及一第二载部,该第一载部具有一容置槽,且该第一载部及该第二载部于接合后,可形成具有一中空腔室之一生物可吸收型载子的步骤,更包括有制作该第一载部及该第二载部的步骤。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其中该制作该第一载部及该第二载部的步骤系以一热压成型法加热一生物可吸收型材料制作而成。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其中以该热压成型法制作时,加热该生物可吸收型材料的温度系界于摄氏四十五度至摄氏六十度之间,且加热时间为三十分钟至四十五分钟。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其中该生物可吸收型材料系选自人工合成之聚乳酸(Polylactic Acid化学简式为polylactide-(-OC(CH2)HCO-)n-)、聚甘醇酸(化学简式为polyglycolic acid-(-OCH2CO-)n-)、聚己内酯(化学简式为poly(-caprolactone)-(O-(CH2) 5-CO-)n-)、聚羟基丁酸酯(化学简式为polyhydroxybutyrate-(OC(CH3)HCH2CO-)n-)、聚对二氧六环铜(化学简式为Polydioxanone-(O(CH2)2O-CH2CO-)n-)、乳酸甘醇酸(化学简式为poly(lactide-co-glycolide)-(-OC(CH3)HCOOCH2CO-)n-)、己内酯/甘醇酸共聚物(化学简式为poly(-caprolactone-co-glycolide)-(-O(CH2)5COOCH2CO-)n-)、聚醯胺酯(化学简式为poly(ester-amide)-(-OCH2CONH(CH2))xNH-COCH2O(CH2)2CO-)n-)、聚乙二醇(化学简式为polyethleneglycol)、聚磷氮烯(polyphosphazene)、聚原磷酯(polyorthoesters)及聚酐(polyanhydrides)所成组合之一。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其中该生物可吸收型材料之型态系为粉末状。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其中该制作该第一载部及该第二载部的步骤系以一射出成型法加热一生物可吸收型材料制作而成。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其中以该射出成型法制作时,加热该生物可吸收型材料的温度系界于摄氏七十度至摄氏九十度之间,且成型时间介于十至十五秒。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其中该生物可吸收型材料系选自人工合成之聚乳酸(Polylactic Acid化学简式为polylactide-(-OC(CH2)HCO-)n-)、聚甘醇酸(化学简式为polyglycolic acid-(-OCH2CO-)n-)、聚己内酯(化学简式为poly(-caprolactone)-(O-(CH2)5-CO-)n-)、聚羟基丁酸酯(化学简式为polyhydroxybutyrate-(OC(CH3)HCH2CO-)n-)、聚对二氧六环铜(化学简式为Polydioxanone-(O(CH2)2O-CH2CO-)n-)、乳酸甘醇酸(化学简式为poly(lactide-co-glycolide)-(-OC(CH3)HCOOCH2CO-)n-)、己内酯/甘醇酸共聚物(化学简式为poly(-caprolactone-co-glycolide)-(-O(CH2)5COOCH2CO-)n-)、聚醯胺酯(化学简式为poly(ester-amide)-(-OCH2CONH(CH2))xNH-COCH2O(CH2)2CO-)n-)、聚乙二醇(化学简式为polyethleneglycol)、聚磷氮烯(polyphosphazene)、聚原磷酯(polyorthoesters)及聚酐(polyanhydrides)所成组合之一。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其中该生物可吸收型材料之型态系为粉末状。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其中该接合该第一载部及该第二载部之接合边缘,形成该生物可吸收型载子,并使该药物包封于该中空腔室的步骤,系以选自超音波融接及热板熔接所成组合之一达成。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其中该药物系选自万古霉素(Vancomycin)、头孢华定(Cephradine)、泰宁(Imipenem-Cilastatin)、青霉素(Penicillin G)、西他利汀(Ceftazidime)、胺 青霉素(Ampicillin)、必倍西林钠iperacillin)、氨曲南(Aztreonam)、头孢若欣钠(Ceftizoxime)、头孢若林钠(Cefazolin)、头孢免德(Cefamandole)、头孢泰新钠(Cefotaxime)、替卡西林钠(Ticarcillin)、夫西林(Nafcillin)、红丝菌素(Erythromycin)、紫菌素(Gentamycin)、避孕药(Contra-ceptive drugs)、胰岛素(Insulin)、抗癌药物(anti-cancer drugs)、止痛药(Analgesic)及麻醉药(Anesthetics)所成组合之一。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其中该药物之型态系选自粉末状、液状及膏状所成组合之一。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为习知以开刀的方式将骨水泥抗生素释放剂植入生物体内患部的示意图;第2图为习知以开刀的方式将抗生素释放剂植入生物体内′忽部的示意图;第3图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的分解图;第4A、4B图为接合边端之凸部的示意图;第5图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第6图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结构再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及第7图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生物可吸收型药物释放剂之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地址 台北市中正区临沂街71巷28号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