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改良醛化方法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028990 申请公布日期 1980.03.01
申请号 TW06710150 申请日期 1978.01.24
申请人 联合电石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大卫 罗勃特 布里安;厄恩斯特 毕利格
分类号 C07C45/50 主分类号 C07C45/5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世雄 台北巿大安区一○六六一敦化南路六九五号八楼
主权项 1﹒使─烯烃进行氢甲醯化成为比─烯烃多一个碳原子之酸的方法,系使─烯烃、氢和一氧化碳利由主要为铑和一氧化碳、三芳基膦络合而成之铑络合催化剂,并在自由三芳基膦的存在下进行醛化反应;改良的部份包含操作条件为在约90至约130℃之温度、一氧化碳的分压小于约55psia,氢的分压小于200psia,氢、一氧化碳和─烯烃之全气压小于约400psia,每摩尔的催化活性铑金属配合至少约100摩尔的自由三芳基膦;并且控制及调整一氧化碳分压,反应温度及自由三芳基膦:催化活性铑金属摩尔比値在上述范围内,使铑络合催化剂之钝化减小或实质上避免,且依照图1求得实质上活性之最低损失率所需之最小稳定因数F;该稳定因数F系由下列方程式计算而得:F=1000/1+eY式中Y=K1+K3T+K3P+K4(L/Rh)其中T:反应温度(℃)P:一氧化碳分压(psia)L/Rh:自由三芳基膦:催化活性铑金属摩尔比値K1,K2,K3及K4为因三芳基膦之不同而定之常数。2﹒依请求专利部份第1项之制法,其中─烯烃含2至5个碳原子。3﹒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烯烃是丙烯。4﹒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烯烃是乙烯。5﹒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烯烃系1─丁烯。6﹒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三芳基膦是三苯膦。7﹒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一氧化碳之分压为约2至约20psia。8﹒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温度为约90至约120℃。9﹒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自由三芳基膦:催化活性铑金属摩尔比値至少为约150。10﹒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氢、一氧化碳及─烯烃之全气压少于约350psia。11﹒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氢的分压是约60至约160psia。12﹒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氢:一氧化碳的分压比値至少约2:1。13﹒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氢:一氧化碳的分压比値至少约8:1。14﹒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催化剂系溶在包含该醛之高沸点液态缩合产物之溶剂中。15﹒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该催化剂之最大活性损失率为每天0﹒75%。16﹒依第1项之制法,其中最小之稳定因数F约为850。17﹒连续使─烯烃进行氢甲醯化而成为比─烯烃多一个碳原子之醛之方法,包含制备反应液体,其中包含该─烯烃、氢、一氧化碳、该醛产物、该醛缩合而成之高沸点液态产物,主要由铑和一氧化碳及三芳基膦络合而成之可溶铑络合催化剂,自由三芳基膦;提供至少含有氢及未反应之─烯烃之循环气流于该反应液体中;提供补充的一氧化碳、氢及─烯烃至该反应液体中;由该反应液体中引出包含未反应之─烯烃、氢、气化之醛产物及气化之该醛缩合之高沸点产物之气相混合气;由该气相混合物中收集醛产物及醛缩合产物,并使未反应之原料气构成循环气流;改良之部份系使操作条件为温度约90至约130℃,一氧化碳分压小于约55psia,氢分压小于约200psia,氢、一氧化碳和─烯烃之全气压小于约400psia,每摩尔的催化活性之铑金属对应至少约100摩尔之自由三芳基膦;并控制及调整一氧化碳分压、温度及自由三芳基膦:催化活性铑金属摩尔比値于上述范围,以减小或实质上防止铑络合催化剂之钝化,依图1可知最小活性损失率所对应之最小稳定因数F,该稳定因数F可由下列方程式计算得之:F=1000/1+eY式中Y=K1+K2T+K3P+K4(L/Rh)其中T:反应温度(℃)P:一氧化碳分压(psia)L/Rh:自由三芳基膦:催化活性铑金属摩尔比値K1,K2,K3及K4为因三芳基膦之不同而定之常数。18﹒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由反应液体中引出之气相混合物中之气化醛缩合产物之移出速率实质上和其在该反应液体中之形成速率一样,故该液体的体积实质上可保持一定。19﹒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该─烯烃含2至5个碳原子。20﹒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该─烯烃系丙烯。21﹒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该─烯烃系乙烯。22﹒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该─烯烃系1─丁烯。23﹒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该三芳基膦系三苯膦。24﹒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一氧化碳的分压为约2至约20psia。25﹒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反应温度为约90至约120℃。26﹒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自由三芳基膦:催化活性铑金属摩尔比値为至少150。27﹒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氢、一氧化碳及─烯烃之全气压小于约350psia。28﹒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氢之分压为约60至约160psia。29﹒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氢:一氧化碳的分压比値至少约2:1。30﹒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氢:一氧化碳的分压比値至少约8:1。31﹒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最大的催化剂活性损失率为每天0﹒75%。32﹒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最小稳定因数为约850。33﹒依第17项之制法,其中循环气流包含氢、一氧化碳及未反应之─烯烃。34﹒连续使丙烯进行氢甲醯化成为丁醛的方法,包含制法反应液体,其为丙烯、氢、一氧化碳、醛产物、高沸体液态醛缩合产物,主要为铑和一氧化碳、三苯膦所络合之可溶铑络合催化剂及自由三苯膦等之均匀混合液;提供至少含有氢及未反应之丙烯之循环气流于该反应液体中;提供补充的一氧化碳、氢及丙烯于该反应液体中;由该反应液体引出含有未反应之丙烯、氢、一氧化碳、气化丁醛、气化之丁醛缩合之高沸点产物之气相混合物;由该气相混合物中收集了醛产物及丁醛缩合产物,并使未反应之原料气构成循环气流;改良的地方系使操作条件为温度约90至约120℃,一氧化碳分压为约2至约20psia,氢之分压为约60至约160psia,氢、一氧化碳及丙烯之全气压小于约350psia,每摩尔的催化活性铑金属对应约150至约300摩尔的自由三苯膦;调整并控制一氧化碳分压、温度及自由三苯膦:催化活性铑金属之摩尔比値在上述之范围内,使铑络合催化剂之钝化减小或实质上避免;并依图1得对应最小活性损失率之最小稳定因数F该稳定因数可由下列方程式计算而得:E=1000/1+eY式中Y=K1+K2T+K3P+K4(L/Rh)其中K1=─8﹒1126K2=0﹒07919T=反应温度(℃)K3=0﹒0278P=一氧化碳分压(Psia)K4=─0﹒01155,L/Rh=自由三苯膦对催化活性铑金属之摩尔比値35﹒依第34项之制法,其中氢:一氧化碳之分压比値为至少8:1。36﹒依第35之制法,其中最大之催化剂活性损失率为每天0﹒3%,而最小稳定因数为约850。37﹒依第36项之制法,其中由反应液体中引出之气相混合物中之气化醛缩合产物之移出速率和其在该反应液体中之形成速率一样,故该反应液体之体积实质上可保持一定。
地址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