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防火性导管结构之制法
摘要 一种制造复合防火性导管结构之方法,该导管结构系用于携带空气和气体而具有一抗化学腐蚀材料制成之内层衬套及一火焰阻滞剂制成之外层。其方法包括由多层浸透过树脂之纤维材料卷制而成导管结构是在一心轴上由内而外地卷制完成。
申请公布号 TW192490 申请公布日期 1992.10.11
申请号 TW080105006 申请日期 1991.06.27
申请人 希氏科技公司 发明人 罗伦斯E.希
分类号 B29C63/08 主分类号 B29C63/08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郑自添 台北巿敦化南路二段七十七号八楼
主权项 1.一种制造复合防火性导管结构之方法,该导管结构系用于携带空气和气体而具有一抗化学腐蚀材料制成之内层衬套及一火焰阻滞剂制成之外层,该方法包括以下之步骤:-提供一狭长圆柱棒体;-在该棒体上涂敷一层抗化学腐蚀的树脂材料;-将该棒体连续地卷上一层内层纤锥材料并且将该层内层材料饱和浸透额外的抗化学腐蚀材料;-滚动该内层材料形成一厚度均匀且没有气泡的内层衬套;-将外层纤维层材料直接地卷到该第一层材料上,同时一种防火RF或PRF树脂浸透该第二层材料以形成一外层以包裹住该内层线性材料;-压缩该外层材料以排除任何的气泡;以及-固化该外层材料以使其与该内层衬套形成一体。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内层衬套是保持湿润的,同时允许比外层早些固化,以及防火树脂涂敷在其上以形成外层壳。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内层衬套是保持着湿润的,同时该外层以及该防火树脂是在内层仍然湿涧时立即卷在内层上。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内层衬套的复合厚度是在30密耳(mils)更70密耳之间。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管壁之总厚度是在八分之一英寸到八分之三英寸之间。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可用一方形,矩形或其他奇异形状的工具代替该狭长圆柱形棒体的。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内层以及外层所使用的纤锥材料包括任何玻璃垫,编织的粗线以及细线卷。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方法,其中用来做内层的纤维材料也可以包括有机的或无机的纱质材料。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具有复合塑胶导管结构,其包括一同心接触的内外层所形成的一坚实的圆管壁且含一浸透过防火树脂材料之纤维材料外层,以及此导管含一浸透过防止化学腐蚀树脂之纤维材料外层而其厚度之范围为30至70密耳。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结构之内层纤维材料浸透一卤化聚脂树脂。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结构之内层纤维材料侵透一卤化双酚反丁烯二酸树脂。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结构之内层纤维材料浸透一卤化乙烯酯树脂。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结构之内层纤维材料浸透一卤化环氧树脂。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结构之内层纤维材料浸透一种树脂粉的混合物或酚/树脂粉及乙醛。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结构之乙醛包括对位甲醛。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方法,其中之乙醒包括糠醛。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方法,其中之乙醒包括对位甲醛/甲醇混合物。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结构之纤维材料之内和外层浸透一种含有玻璃纤锥材料强化塑胶材料的树脂系统。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结构之纤维材料之内和外层漫透的树脂材料亦包括石墨或碳纤维。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结构之纤维材料之内和外层的树脂材料系统亦包含有陶瓷纤维。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结构之树脂当应用于纤锥材料时含有蒸发的矽(fumed silica)以保持粘度的控制。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结构之树脂当应用于纤维材料时含有漂白土(fuller's earth)以保持粘度的控制。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或16项之方法,其中复合结构之树脂当应用于纤维材料时含有丙酮,酮类或其他的卤化或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