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机械式缔结件之蕈形偾条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一种用于构成与圈缔结件之蕈形条,具有热塑性树脂之软质背里,及与背里整合为一体之一列直立杆体,分布跨越至少背里之一面,各具有一蕈形头。各杆体均有分子取向,由至少0.001之双折射值加以证明。蕈形条可由注射树脂进入圆柱状模件之空腔中而不断地产生,同时撤空并冷空腔,俾冷之树脂成为分子取向,足使杆体获致优良刚性、耐久性、及拉伸与弯曲强度。
申请公布号 TW192454 申请公布日期 1992.10.11
申请号 TW080106772 申请日期 1991.08.27
申请人 孟尼苏泰矿务及制造公司 发明人 威廉.劳伦斯.麦拜;马文.道格拉斯.林达塞索;赖夫.伊尔.木;戴尔.艾伦.拜金斯基;苏珊.凯.尼斯特卡得
分类号 A44B18/00 主分类号 A44B18/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巿敦化北路二○一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蕈形钩条,可用于钩与圈机械式缔结件中,该条包含一热塑性树脂的均质背里,及与背里整合一体的一排直立茎扞,分布超越至少背里之一面,该茎扞各有一底座接近该背里,及一蕈形头,在茎扞之端面对该背里,该茎扞各有一分子取向,由一双折射値至少0.001加以证明。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钩条,其中,诸茎扞大致上均为相同形式,并各略变尖削,接近头部较诸在底部成为一较小的横断面面积。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钩条,其中,该钩条在各茎扞底部有一内圆角。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钩条,其中,该茎扞大致上为圆形横断面。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钩条,其中,该茎杆大致上均为均衡高度,该蕈形头大致上均有均衡直径。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钩条,其中,该茎杆之高度,均为约0.5mm至5mm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钩条,其中,该背里之厚度,乃自0.1至5mm。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钩条,其中,该茎杆之横断面大致上为圆形,蕈形头之直径与该茎杆之各杆之比,为自1.5:1至3:1。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钩条,其中,所述钩条之背里大致上为连续性,并卷绕成一卷,俾便于储藏及装运。1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钩条,其中,头杆间构成间距,使两片钩条可互相啮合,藉以提供一机械式缔结件。1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钩条,其中,头杆之大小与形状,大致上完全相同,沿该钩条毗邻两头之间的隙距较小于头之直径。1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钩条,其中,该茎杆之横断面大致上为圆形,各扞均略变尖削,接近头部较诸底部成为一较小之直径。13.一种制造蕈形钩条之方法,可被用于钩与圈机械式缔结件,该方法利用一圆柱形具有空腔之模具,该类空腔为一列直立茎杆之负形;该方法包含下列各步骤:a)旋转模具于其轴上;b)连续地将空气排出空腔;c)连续地将熔融的分子取向的热塑性树脂超量注入被撤清之空腔而填满之,该超量溶液型成一树脂层叠置于空腔壁上;d)连续地冷却附在撤空之腔壁之模具,俾熔融之树脂于填满空腔之时成为分子取向;e)容许注入之树脂凝固;f)连续地将凝固之树脂层自模具上剥成背里及整列的直立茎扞,在其相对背里之杆端具有尖端;及g)将茎杆之尖端变形,在各(茎)杆端相对背里处产生蕈形头。1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该变形步骤(g)中应用热加于各杆端,藉以产生蕈形头。1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连续排除步骤(b)包含应用真空排除空气撤出各空腔。1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各空腔之内端皆为开口式,(及)在该连续注射步骤(c)中,注入之树脂推出超越腔端;该方法更包含一步骤,在该连续剥落步骤(f)之前,将流越空腔内端已凝固之树脂剥削下来。17.一种制造蕈形钩条之方法,可被用于钩与圈机械式缔结件者,该方法用一模具,具有空腔为一列直立茎杆之负形;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自空腔排出空气;将熔融的分子取向的热塑性树脂超量注入撤空之空腔中而填满之,其超量部份形成一树脂层叠置于空腔上;冷却附在撤空的空腔壁上之模具,俾熔融之树脂于填满空腔之时成为分子取向。容许注入之树脂凝固;将凝固的树脂层自馍具剥下,成为背里及整排的直立茎杆,在其相对背里之杆端具有尖端;及将茎杆之尖端锁形,在相对背里之杆端产生蕈形头。1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该变形步骤中,应用热加于茎干之尖端,藉以产生蕈形头。1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排除步骤包含应用真空之步骤,藉以排除空气于空腔外。2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各空腔之内端为开口式,在该注射步骤中,注入之树脂推出超越腔端;该方法更包含一步骤,在该剥落步骤之前,将流越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