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油再生装置
摘要 一种油再生装置,包含一片蒸发板,其上固定有一个盖子,以形成一个蒸发室,蒸发室系由一个装设在蒸发板中之加热元件加热,而加热元件系利用螺丝而固定在盖子和蒸发板上。一个设在过滤器框罩上之拔丝以可移去方式螺合在蒸发板上,一个滤筒利用弹簧装设在过滤器框罩中靠在一个微型毡垫上。蒸发板上设有一个油入口以容纳要再生之油,以及一个油出口,让通过滤筒和蒸发板之油进入加热后之蒸发室。
申请公布号 TW203113 申请公布日期 1993.04.01
申请号 TW080109750 申请日期 1991.12.12
申请人 东南资源金融公司 发明人 麦克.狄保罗
分类号 F01M1/10 主分类号 F01M1/1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镒珠 台北巿长安东路二段一一二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流体再生装置,用以将固态和液态杂质由流体中滤除,包含一个可移去之过滤器总成,其包含一个框罩,一个穿孔之板装置,其形成固定在该框罩上之流体出口装置﹐一个装设在该穿孔板装置上之流体释出管,以及一个装设在该框罩中之过滤器滤筒装置;一块蒸发板,其包含握持该过滤器总成之装置,该蒸发板形成流体入口装置,流体出口装置,以及一个加热室;一个加热装置,其系装设在该蒸发板加热室中,与蒸发板面对面结合,以加热在由该蒸发板及一个固定在该蒸发板上之盖子构件所一起形成之蒸发室中循环之流体﹐使含在该流体中之液态杂质蒸发;以及一个通气机构﹐其系形成在该盖子构件中,使蒸发之杂质得以释出,以及由该蒸发室而来之该流体出口装置系用以释出过滤后之流体。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流体再生装置,其中该过滤器框罩具有一个设有一穿孔顶板之圆筒状构造,该顶板形成一环状肩部,以将一密封垫圈握持在其顶面﹐以在该过滤器框罩和该蒸发板之间提供一个防漏密封,该过滤器滤筒装置系一穿孔滤筒,共包含装设在该过滤器框罩中之滤材。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流体再生装置,其中该过滤器框罩系利用一个在过滤器上之拔丝而螺合在该蒸发板上。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流体再生装置,其中该过滤器总成包含一个设在流体通路中之第二过滤器,而该流体通路系位于该过滤筒过备材料与该穿孔顶板之间。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流体再生装置﹐其中该第二过滤器为一出一具孔洞尺寸为40微米之多数孔洞之纤维所形成之垫片。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流体再生装置,其中该纤维为毡垫圈。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流体再生装置,其中该流体释出管形成一个中央引和若干径向穿孔﹐该等穿孔沿着大致上该管的整个长度,由该中央孔处延伸穿过该管而到该管之外面。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流体再生装置,其中该滤筒系以弹簧设在该框罩中。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流体再生装置,其中该过滤器滤筒装置系一个圆筒状外壳,其上设有一穿孔侧壁和实心端壁,其中一个端壁设有一中央孔﹐而该流体释出管即延伸通过该中央孔。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流体再生装置,其中该蒸发板本体具有一圆形构造,其有一底部平面﹐并形成一流体入口通道,俾与由蒸发板本体之该底部平面处向外延伸之突出构件连通。11﹒一种油再生装置,用以将固态和液态杂质由油中滤除,包含:一个盖子构件;一块蒸发板﹐其系以可移去方式装设在该盖子构件上﹐以在该盖子构件和该蒸发板之间形成一个隔开之蒸发室﹐俾容纳由一过滤器总成而来之油,并使油在该蒸发室中循环,该蒸发板具有一下部平面﹐其设有一突出构件﹐以握持该过滤器总成该过应器总成包含一框置、一穿孔端板和一穿孔过滤器滤筒﹐该穿孔端板形成一油入口装置﹐并且是设在该框罩之一端﹐该穿孔过滤器滤筒包含以可移去方式装在该框罩中之过滤材料,该穿孔过滤器滤筒包含一中央释出油管,其延伸到该过滤器滤筒的至少其中一端;一个装设在一加热室之加热装置,该加热室系形成在一中央加热构件中,而该中央加热构件系由该蒸发板之上表面处延伸,俾与该蒸发板呈面对面结合,该中央加热构件设有向外倾斜之顶面和侧面,该加热装置将由中央加热构件之顶面和侧面流下之油加热,并将在该蒸发室中循环之油加热,使油中之液态杂质蒸发;以及一个通气机构﹐其系形成在该盖子构件中,以释出该蒸发之杂质。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所述之流体再生置﹐其中更包含设螺纹之固定装置,以将该盖子构件固定在该蒸发板总成上。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所述之流体再生置﹐其中该加热器装置包含一个舒适地嵌在该加热室中之圆筒状加热构件和一个由该加热构件处延伸之凸处。14﹒一种油再生装置﹐用以将固态和液态杂质从油中减除,包含:一个盖子构件;一块蒸发板,其系以可移去方式装设在设盖子构件上,以在该盖子构件和该蒸发板之间形成一个隔开之蒸发室,俾容纳由一过滤器总成而来之油﹐并使油在该蒸发室中循环,该蒸发板具有一下部平面,其设有一突出构件,以握持该过滤器总成该过滤器总成包含一框罩,一个形成一油出口装置之穿孔端板,以及设在该框罩中之穿孔滤筒,该穿孔滤筒包含一个圆筒状穿孔侧壁和两个固定到该侧壁之端壁﹐该二端壁结合一个中央释油管和一个第二过滤垫片﹐该第二过滤垫片系装设在靠近该穿孔端板之该第二端壁的其中一者的附近;一个加热器,其系装设在一加热室中,该加热室系形成在该蒸发板之中央加热构件中﹐俾与该中央加热构件呈面对面接触,该加热器将由中央加热构件之向下倾斜表面流下之油加热,并将在该蒸发室中循环之油加热,使油中之液态杂质蒸发;以及一个通气机构,其系形成在该盖子构件中,以释出该蒸发之杂质。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所述之流体再生置﹐其中该第二过滤器系一由纤维所形成之垫片,其孔径约为1至4微米。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所述之流体再生置,其中该纤维为毡垫圈。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所述之流体再生置,其中该流体释出管形成一个中央孔和若干径向穿孔,该等径向穿孔沿着大致上该管的整个长度,由该中央孔处延伸穿过该管而到该管之外面。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所述之流体再生置,其中该滤筒系以弹簧设在该框罩中。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所述之流体再生置,其中该过滤器滤筒装置系一个圆筒状外壳﹐其设有一穿孔侧壁和实心端壁,其中一个实心端壁设有一中央穿孔,该释出管即延伸穿过该中央穿孔﹐另一实心端壁形成一个弹簧承座。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所述之流体再生置,共中该穿孔端板包含一中央圆形区域,其设有一平面顶部,该平面顶部形成一中央穿孔和一环形缘,以维持和握持该密封装置。图示简单说明图1系本发明之油再生装置的立体图。图2系图1中之油再生装置之盖子的俯视图。图3系沿图2中之3'-3'线所取之盖子的剖面图。图4系沿图2中之4'-4'线所取之盖子的剖面图。图5系图2中之盖子的底部平面图。图6系图1中之油再生装置之蒸发板的顶部之俯视平面图。图7系沿图6中之7'-7'线所取之蒸发板的剖面图。图8系沿图6中之8'-8'线所取之蒸发板的剖面图。图9系图6中之蒸发板的底部之平面图。图10系组合后之盖子和蒸发板之剖面图。图11系加热器和凸缘之俯视图。图12系过滤器总成之剖面图。图13系图12中之过滤器之俯视图。图14系图1中之油再生装置的全视剖面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