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具有浪形部之打包带,包括有压缩式綑包及打包带之包装,相关成形装置,及拉力负荷之测量方法
摘要 为能捆紮一件主要沿长轴膨胀之压缩式綑包,乃将最好由钢丝或钢条制成之打包带加以弯曲使其形成两个浪形部;彼二浪形部之特征在于正弦波纹部,该二浪形部定向成与长轴大致平行,而且打包带可沿浪形部变直俾吸收拉力。接头系形成于打包带之两端。打包带其遭受弯曲以形成浪形部之部位之极限强度系较打包带之未变形部分之极限强度小,惟较接头之极限强度大。用以使钢丝形成有浪形部之装置系包括上辊及下辊,彼等上、下辊系以可转动方式分别安装在上座及下座上,而上座系枢设在下座上。本发明亦揭示一种拉力负荷之测量方法。
申请公布号 TW275610 申请公布日期 1996.05.11
申请号 TW083101881 申请日期 1994.03.04
申请人 伊利诺工具制造公司 发明人 约翰R.毕其;乔治M.威伦;盖尔W.休森
分类号 B65D63/00 主分类号 B65D63/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洪武雄 台北巿城中区武昌街一段六十四号八楼;陈灿晖 台北巿城中区武昌街一段六十四号八楼
主权项 1. 一种打包带,可用以捆紮压缩式綑包,该压缩式綑包之形状实质上系呈长方形实心体,此实心体界定出相互正交之纵向、横向压缩轴线,其中该綑包起先系沿该压缩轴线遭到压缩,其后将易于主要沿该压缩轴线膨胀;该打包带包括:一带元件,其具有两个相对端及充分的长度与可挠性,以使该带元件得捆绕在綑包上,该带元件之相对端系可于带元件捆绕在该綑包上时相互接合俾形成为接头;以及两个浪形机构,彼等系定位于该綑包之相对侧上,位于该带元件之实质直线部之间,且分别包括有一系列的正弦波纹部,俾容许该带元件沿该綑包之两个相对侧在与该压缩轴线平行之方向上膨胀;于先使该綑包沿该压缩轴线遭受压缩,并藉该带元件予以捆紮之后,该等浪形机构之波纹部将因响应该綑包主要沿该压缩轴线正常膨胀之倾向而变直,以便吸收由该易于膨胀且其上捆绕有带元件之压缩式綑包传至该带元件之拉力,从而可防止最大拉力施加于形成在该带元件之相对端上之接头之相对端上。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打包带,其中包括该带元件之两个浪形部之总计长度系较该带元件全长之一半小。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打包带,其中该带元件系仅由纲丝制成,其成型为使其具有浪形部并使其于各相对端形成一连接型成件,该等连接型成件系可相互接合俾形成为接头。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打包带,其中该接头之极限强度系约等于钢丝之未变形部分之极限强度之65%,而且其中之钢丝之遭受弯曲以形成该两个浪形部之部位之极限强度系约为钢丝之未变形部分之极限强度之85%-95%。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打包带,该带元件包括一经弯曲以形成浪形部之钢条。6. 一种包装,包括:一压缩式綑包,其形状实质上系呈长方形实心体,此实心体界定出相互正交之纵向、横向压缩轴线,其中该綑包起先系沿该压缩轴线遭到压缩,其后将易于主要沿该压缩轴线膨胀;以及一打包带,其具有两个相对端,具系被预切成充分长度,并具有充分的可挠性,俾使该打包带得捆绕在该綑包上,该打包带之相对端系于打包带捆绕在綑包上时接合俾形成为接头;该打包带包含有两个沿其部分界定之浪形机构;彼二浪形机构系定位于该綑包之相对侧上,位于该打包带之实质直线部之间,且分别包括有一系列与该压缩轴线实质呈平行配置之正弦波纹部,俾容许该打包带沿该綑包之两个相对侧在与该压缩轴线平行之方向上膨胀;于先使该綑包沿该压缩轴线遭受压缩并藉该打包带予以捆紮之后,由于打包带捆绕在其上之压缩式綑包易于主要沿该压缩轴线膨胀,致该等浪形机构之波纹部将因响应该綑包主要沿该压缩轴线正常膨胀之倾向而变直,从而可防止最大拉力施加于形成在该打包带之相对端上之接头之相对端上。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包装,其中打包带系仅由钢丝制成,此钢丝经过弯曲俾于打包带之各相对端形成一连接型成件,此二连接型成件系相互接合俾形成为接头。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包装,其中打包带包括钢条,而该二浪形部之总计长度系小于打包带全长之一半。9.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包装,其中:该接头之极限强度系小于该打包带之未变形部分之极限强度;以及该打包带其形成有该至少一个浪形部之部位之极限强度系小于该打包带之未变形部分之极限强度,惟大于该接头之极限强度。10.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包装,其中:该接头之极限强度系约为该打包带之未变形部分之极限强度的65%,而该打包带其经弯曲以形成该至少一个浪形部之部位之极限强度系约为该打包带之未变形部分之极限强度之85-95%。11.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包装,其中:复数条各具有前述沿其部分界定之两个浪形部之打包带系沿该綑包之纵向间隔位置捆绕在该綑包上。1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包装,其中:该等复数条打包带包括8条捆绕在该綑包上之打包带。1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打包带,其中:该等浪形部之长度包括约该带元件之全长之五分之一。1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包装,其中:该等浪形`部之长度包括约该打包带之全长之五分之一。15. 一种用以使钢丝成形为具有浪形部之装置,该浪形部系以一系列正弦波纹部为其特征,此装置包括:(a) 两个长型安装座,亦即上安装座及下安装座,该上安装座系装设于下安装座上,以使该等安装座得于闭合状态与张开状态之间相对移动;于闭合状态时,上安装座将邻近下安装座,而于张开状态时,上安装座将移离下安装座;(b) 一组上成形辊,各上成形辊系安装于上安装座上,俾得绕一横向延伸之上轴线自由转动,该等上轴线系处于共平面上,且以等间距相距分开,各上成形辊具有一可收容钢丝之周边槽沟;(c) 一组下成形辊,各下成形辊系安装于下安装座上,俾得绕一横向延伸之下轴线自由转动,该等下轴线系处于共平面上,且以等间距相距分开,各下成形辊具有一可收容钢丝之周边槽沟;上、下成形辊系配置成于安装座处于闭合状态时得使上、下成形辊之周边槽沟共同界定出一收容钢丝之正弦轨道,该上、下成形辊构成为用以使收容于上、下成形辊之周边槽沟中之钢丝成形之机构,俾于安装座相对移动至闭合状态时得使已成型钢丝设有一系列与该正弦轨道大致相符之正弦波纹部。1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成形装置,其中上安装座系枢设于下安装座上,俾得绕一和上成形辊组相距分开之横轴枢转运动,以使该等安装座得于闭合状态与张开状态之间相对移动。17. 一种传至具有浪形部之钢丝之拉力负荷之测量方法,该浪形部系以一系列正弦波纹部为其特征,此测量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 将第一拉力负荷传至钢丝,以使浪形部降伏而变直;(b) 使钢丝从第一拉力负荷释放;以及(c) 将已知为超过第一拉力负荷之第二拉力负荷传至钢丝,同时测定钢丝之伸长率。图示简单说明:第1图为以由预切割钢丝制成之本发明之具有浪形部之类似打包带捆紮之压缩式綑包(例如棉包)之立体图,其中习知綑包压机之可动平台仅部分示出。第2图为取自第1图之放大、局部、明细立体图,以显示一用以打包綑包之打包带之代表性实例。第3图为第1图之綑包之放大、局部横剖视图。第4图为用以打包第1.2.3图之綑包之打包带之代表性实例之两端之放大、局部明细图。如第4图所示,位于两尽端处之连接型成件相互接合俾形成为接头。第5图为一与第2图相似之局部、明细立体图,惟所示之綑包系以包括有本发明之浪形部之预切割钢条之打包带及施加在钢条之重叠端部上之密封件加以打包。此钢条系为复数个用以打包类似綑包之打包带之代表性实例。第6图为第5图之綑包之局部横剖视图。第7图为用以打包第5.6图之綑包之打包带之两端之放大、局部明细图。第8.9图为本发明所提供,且包括有上、下滚子构造之装置之正视图,此装置系用以提供具有浪形部之打包带。第8图显示压机中处于张开状态下之装置,而第9图显示压机中处于开合状态下之装置。第10图为沿第9图之10-10线,依箭头所示方向所作之剖视图。第11图为一与第8.9图之装置相似,惟包括有不同的上、下辊子构造之装置之一部分之局部正视图。第11图显示处于闭合状态下之装置。第12图为沿第9图之12-12线,依箭头所示方向所作之放大、局部横剖视图。第13.14图为比例较小之横剖视图,显示三种与钢丝打包带配合作用之不同的上、下辊子构造。第13图为沿第12图之13-13线,依箭头所示方向所作之剖视图,第14图之构造系与第8.9图之构造对应。第15图为图表,显示具有浪形部之钢丝打包带在加载至1500磅拉力、释放、而后再重新加载至2,200磅拉力时之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