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可多方受力的开发流体动能之转轮(追加一)
摘要 一种第84217244号「可多方受力的开发流体动能之转轮」新型专利之追加案,乃在每组幅射状骨架逆旋转方向结合一个以上与旋转轴平行之辅助轴心,每一辅助轴心结合一片活动叶片,或结合一组含有两片活动叶片的受力组合,在每一辅助轴心之两侧,或仅在较靠外之一侧,设有一组结合于幅射状骨架且逆旋转方向之延伸体架,设在较内侧的一组使叶片或受力组合受力而折向转轮内缘时可与之碰触,设在较外侧的一组则使叶片或受力组合受力而折向转轮外缘时可与之碰触,使其具有承受多方向作用功能且不同于原母案形式之开发流体动能之转轮。
申请公布号 TW312305 申请公布日期 1997.08.01
申请号 TW084217244A01 申请日期 1996.09.05
申请人 洪明东 发明人 洪明东
分类号 F03B7/00 主分类号 F03B7/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诚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一○三号十楼
主权项 1.一种可多方受力的开发流体动能之转轮,包括有二至四组一端结合于旋转轴的幅射状骨架,每组幅射状骨架的逆旋转方向结合了与旋转轴平行之辅助轴心,该幅射状骨架之适当处结合有一组以上逆旋转方向之延伸骨架,使活动叶片受力而转折摆动到极限时时可碰触到延伸骨架,其特征在:该辅助轴心可用以结合活动叶片或浮动骨架,并于浮动骨架之两侧枢设活动叶片,浮动骨架之末端则结合一组由骨架构成的抗压支撑体,当两活动叶片收缩时可碰触抗压支撑体,使系统承受多方向之作用时旋转轴均往同一方向运转。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多方受力的开发流体动能之转轮,其中,每组幅射状骨架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辅助轴心,并于各辅助轴心结合有一活动叶片,且于各活动叶片两侧之幅射状骨架设有延伸骨架者。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多方受力的开发流体动能之转轮,其中,每组幅射状骨架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辅助轴心,每一辅助轴心结合有一浮动骨架,浮动骨架之两侧分别枢设有一活动叶片,每一辅助轴心两侧之幅射状骨架设有延伸骨架,藉以使该二活动叶片左右摆动至极限时可碰触到延伸骨架。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多方受力的开发流体动能之转轮,其中,每组幅射状骨架之逆旋转方向装设一个或数个辅助轴心,比每一辅助轴心距旋转轴略远的外侧设有逆向运转向方向之延伸骨架,靠近该延伸骨架之幅射状骨架枢设有一活动叶片,使该活动叶片向外侧摆动时得碰触到延伸骨架,而向内侧摆动至极限时则可靠贴于幅射状骨架。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多方受力的开发流体动能之转轮,其中,每组幅射状骨架之逆旋转方向装设一个或数个辅助轴心,比每一辅助轴心距旋转轴略远的外侧设有逆向运转方向之延伸骨架,靠近该延伸骨架之幅射状骨架枢设有一浮动骨架,于该浮动骨架之两侧分别枢设一活动叶片,使该活动叶片向外侧摆动时,其中一片得碰触到延伸骨架,而向内侧摆动至极限时,另一片可靠贴于幅射状骨架。图示简单说明:图一及图二为显示原母案其中之二个实施例结构之俯视平面图;图三为显示本创作之幅射状骨架可因应需要先向上、向下弯折,而后再弯折成水平状,及其与旋转轴、机箱、基座等的组合之实施例平面图;图四为显示本创作之幅射状骨架可先向下弯折至水面以下,而后再弯折成水平状,及其与旋转轴、机箱、基座等的组合之实施例平面图;图五为显示本创作可在每一幅射状骨架上设置二对延伸骨架,且于每一对延伸骨架间枢设一活动叶片之实施例立体图;图六为图五之俯视平面图;图七为显示可在各幅射状骨架装设二组辅助轴心,且每一辅助轴心结合一浮动骨架,该浮动骨架之二侧分别枢设一活动叶片之实施例俯视平面图;图八为显示本创作可仅在幅射状骨架上比每一副轴心距旋转轴略远之外侧装设延伸骨架,并在幅射状骨架之适当处枢设活动叶片之实施例俯视平面图;图九显示在图七之结构中,可在该各幅射状骨架之适当位置枢设一浮动骨架,且于浮动骨架之二侧分别枢设一活动叶片之实施例俯视平面图。
地址 台北巿北投区义理街八十三号二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