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套接式支柱连接环
摘要 本创作系关于一种套接式支柱连接环,用以套束于建筑用之支柱,其包含有:二概呈左右对称之半体,各该半体概呈半圆形,于内缘各形成一半圆形之夹掣面,且体身各设有预定数目之插孔;该二半体后端系相枢接,而可外张或闭合;一第一掣孔,设于第一半体前端;一第二掣孔,设于第二半体前端;该二半体前端相闭合时,该二掣孔系呈高低差,而上下相对,该第二掣孔系位于该第一掣孔下方;该第二半体之前端后缘系具有一抵面,该抵面所处之高度系较该第一掣孔低;一插固件,为呈楔形之杆件,插设于该二半体之该等掣孔中,用以扣紧该二半体前端。该连接环套束于支柱时,系以该二夹掣面及该抵面提供束夹于支柱之作用力。
申请公布号 TW459860 申请公布日期 2001.10.11
申请号 TW090201520 申请日期 2001.01.20
申请人 施龙井 发明人 施龙井
分类号 E04G7/02 主分类号 E04G7/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朱世仁 台中市公益路二段五二三号十三楼之一
主权项 1.一种套接式支柱连接环,系用以套束于建筑用之支柱,包含有:一第一半体,系概呈半圆形之片体,其内缘系呈半圆形之夹掣面,而体身上设有预定数目之插孔;一第二半体,亦概呈一半圆形之片体,与该第一半体相向并列,该第二半导体之内缘亦为一呈半圆形之夹掣面,而体身上亦开设有若干插孔;该二半体之后端系相枢接,而可以其枢接部位为支点而旋摆开合;该二夹掣面系相向,用以束夹于支柱;一第一掣孔,设于该第一半体前端;一第二掣孔,设于该第二半体前端;该二半体前端相闭合时,该二掣孔系呈高低差,而上下相对,该第二掣孔系位于该第一掣孔下方;设有该第二掣孔之恐第二半体之前端后缘系具有一抵面,该抵面所处之高度系较该第一掣孔低;一插固件,为呈楔形之杆件,一端窄而另一端较宽;该插固件系插设于该二半体之该等掣孔中,用以扣紧该二半体前端;藉此,该连接环套束于支柱时,系以该二夹掣面及该抵面提供束夹于支柱之作用力。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环,其中:该第二半导体前端底缘系设一垣部,该垣部较该第二半体之体身低,且该垣部后端系形成该抵面;该第二掣孔系设于该垣部。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连接环,其中:该第二半导体之前端顶缘系朝该第一半体往外延伸一凸部,该凸部系较该第二半体之体身高;一第三掣孔,设于该凸部;该垣部恰位于该凸部下方,该第二掣孔则恰位于该第三掣孔下方,且该凸部与该垣部之间系气成一插设空间;该第一半体前端恰可插设于该插设空间中;该三掣孔系上下对应;该插固件系穿插于该三掣孔中。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环,其中:该第一半体前端所处之高度系较该第一半体体身之高度高。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环,其中:各该半体之夹掣面于顶、底缘系分别朝上、朝下各往外延伸一唇部。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环,另包含有:二束夹件,各该束夹件系断面概呈半员形之长形体,该二束夹件系分别以其外周固接于该二半体之内周缘。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连接环,其中:该凸部之第三掣孔顶缘系设一内径较小之肩面;该插固件底端系为较窄端,并设一铆钉;该插固件往上位移时,该铆钉得卡止于该肩面,而不会脱出。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连接环,其中:该凸部于远离该第一半体之侧系设一凹槽,俾可供该插固件平置而收容于该凹槽中。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环,其中:该插固件、该二掣孔及该抵面系位于该二半体间之中线位置。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环,另包含有:一连接件;该二半体后端系分别枢接于该连接件。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连接环,其中:该连接件之断面系呈U形,而具有一开槽;该二半体后端系枢接于该开槽中。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连接环,其中:该抵面系为一弧面,且该抵面系与该第二半体之该夹掣面之圆周位于同一圆弧上。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习知一种支柱之立体图。第二图系第一图之使用示意图。第三图系习知另一种钢管支柱之示意图。第四图系习知一种连接环之立体图。第五图系第四图之顶视图,并显示使用状态。第六图系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第七图系第六图之分解立体图。第八图系显示本创作套扣于一钢管支柱之立体图。第九图系显示第八图中该左右半体前端扣紧之状态。第十图系第九图之10-10剖线之剖面图,显示夹扣于钢管支柱外管之状态。第十一图系第十图之11-11剖线之剖面图。第十二图系第十图之12-12剖线之剖面图。第十三图系第九图之13-13剖面图,显示夹扣于钢管支柱内管之状态。第十四图系第十图之14-14剖线之剖面图。第十五图系第十图之15-15剖线之剖面图。第十六图系显示本创作之一使用状态。第十七图系显示以第八图之钢管支柱配合本创作组装成一架体单元。第十八图显示以第十七图之架构组装成系统鹰架之示意图。
地址 台中巿南屯区中台路六十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