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具有侧出氮杂内酯或巨分子基团之聚合物之连续制法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081657 申请公布日期 1986.10.16
申请号 TW074100600 申请日期 1985.02.13
申请人 孟尼苏泰矿务及制造公司 发明人
分类号 C08F2/02;C08F6/26;C08F26/06 主分类号 C08F2/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巿敦化北路二○一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聚合一至多种自由基可聚合乙烯 化合物与一或多种添加化合物之方法 ,该添加化合物系选自烯基氮杂内酯 及以下式代表之巨分子 其中X为可共聚合乙烯基; Y为双链连合基,其n1为0或1; 及Z为单键聚合物基因,其下通式 其中R 为氢或低烷基,R 为低烷 基,n 为40至500之整数及R 为单键基,选自 其中R 为氢或低烷基及R 为低烷 基;该方法包含: (a)连续进原料至拭消表面反应器,原料 包括乙烯基化合物,添加化合物及 至少2种引发剂,在下列情况下做 为自由基聚合: (Ⅰ)所有输入之原料实质上不含氧 ,及 (Ⅱ)至少一种原料为液体单体者具 低于约4,000厘泊之黏度,在 至少与原料结合之蒸气压一样 高之压力下,温度在反应器中 自由基聚合之放热温度馈入; (b)将原料反应至所欲之转变;及 (c)连续地自反应器收回聚合之物料。2.根据上述 请求专利部份第1.项之方法 ,其中烯基氮杂内酯为其下通式之2 —烯基—1,3—恶唑 —5—酮之 种类: 其中R 为氢、氯或甲基;R 为单 键或次甲基或次乙基,最后二个基可 具包含具1至6个碳之烷基或苯基; 及R 及R 为独立之氢,其1至 12个碳之醯基或环烷基,其6至 12个碳之醯基或烷醯基,或R 及 R"与碳原子附在一起形成—5至 12—员羰环。3.根据上述请求专利部份第1.项之方 法 ,其中乙烯基化合物,添加化合物, 及引发剂互相混合,以在将其输入反 应器前形成预混合物,且其中预混合 物为液体。4.根据上述请求专利部份第1.项之方法 ,其中乙烯基化合物系选自甲基丙烯 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乙 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已酯,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丁基丙烯酸 酯,正—丁基丙烯酸酯,丁基甲基丙 烯酸酯,异辛基丙烯酸酯,正—辛基 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 ,丙烯醯胺,丙烯 ,甲基丙烯 , 乙酸乙酯,N—取代之丙烯醯胺,羟 基丙烯酸酯,N—乙基 咯酮,马来 酐,苯乙烯,衣康酸及其混合物。5.根据上述请求专 利部份第4.项之方法 ,其中引发剂系选自偶氮双异丁 ; 2,5—二甲基—2,5—二(第三 丁基过氧)己烷;甲基三辛醯胺过硫 酸酯;双(4—第三丁基环己基)过 氧二碳酸酯;过氧化月桂醯;第三丁 基过苯甲酯;第三丁基氢过氧化物; 2,5—二甲基—2,5—二(第三 丁基过氧)己—3—炔;及三过氧 酸二—第三丁酯。6.根据上述请求专利部份第1.项 之方法 ,其中拭消表面反应器系内筛双螺旋 挤压器。7.根据上述请求专利部份第6.项之方法 ,其中添增化合物系烯基氮杂内酯及 其中该方法更进一步包含将聚合物料 压挤成薄片状及将其暴露于后熟化辐 射下。8.一种聚合一至多种自由基可聚合乙烯 化合物(其可为液态或固态)与一或 多种添加化合物之方法,该添加化合 物系选自烯基氮杂内酯及以下式代表 之巨分子。 其中X为可共聚合乙烯基; Y为双键连合基,其n1为0或1; 及Z为单键聚合物基团,其下通式: 其中R 为氢或低烷基,R 为低烷 基,n2为40至500之整数及R 为单键基,选自 其中R 为氢或低烷基及R 为低烷 基;该方法包括: (a)连续地输入原料至拭消表面反应器 中,原料包含乙烯基化合物,添加 化合物,及至少2种引发剂供自由 基聚合用,所有输入反应器之原料 实质上不含氧; (b)将原料反应至所欲之转变;及 (c)连续地自反应器收回聚合之物料。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