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茶叶、茶枝自动分离装置之改良
摘要 本创作系提供一种茶叶、茶枝自动分离装置之改良,尤指一种利用震动筛选粗细叶末同时经离心旋打枝叶脱离变形并给予切离收集之茶枝、茶叶分离装置,其主要系由筛盘、枝叶脱离变形机、枝叶分离机等组设在一机台框架上所构成,其中该筛盘上设有筛孔,可藉机台之微量震动使容设在盘上之茶枝(叶)筛选得粗细叶末,并预先收集较细叶末,而让较粗之成型枝叶导入一枝叶脱离变形机内,藉变形机内一受震动马达传动之研磨滚筒施行脱离变形茶枝及茶叶使其呈枝叶展开状态,藉以再将该枝叶导入另一枝叶分离机内施行筛离枝叶并给予切除之运作,进而形成不需藉助人工剥离茶叶(花)及花枝之自动分离枝叶制程,以达节省人力并缩短工时之实用效果者。
申请公布号 TW172870 申请公布日期 1991.11.11
申请号 TW080207398 申请日期 1991.06.20
申请人 陈俊明 发明人 陈俊明
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龙云翔 台北巿长安东路一段二十三号十楼十之一室
主权项 1.一种茶菜、茶枝自动分离装置之改良,系包括有:一筛盘,呈倾斜状组设在导入筒与容置筒之间形成一滑盘,筛盘面板上穿设有适量之筛孔片怖,且筛盘底缘一端设有一斜导板向另一例端倾斜,该侧端斜导板之端缘并弯制有一弧形沟槽,此弧形沟槽同筛盘平行呈倾斜状,并将弧形沟槽之沟槽出口架挂在一导筒入口处;一枝叶脱离变形机,系由一震动马达利用皮带轮套置皮带传动一研磨滚筒所组成,该震动马达除能传动研磨滚筒转动外尚能连带机台框架整体产主微量抖勤,而研磨滚筒系由两对应圆盘面其间螺设数支研磨棒在圆盘面周圆环绕所构成,使每支研磨棒呈等弧距相互对应,而研磨滚筒乃受一壳面所包覆,并在研磨滚筒正上方壳面处设立一导持槽与研磨棒相邻对应,此导持槽系由一档片与一基板所构成,而导持槽之顶端系和容置槽出料口相通,能导持乾茶叶(花)籍抖动正好可进入研磨滚筒内被研磨棒旋打变形者,并在壳面底缘处设置一槽口,槽口之下方处设立一斜面乘板,此斜面乘板向下倾斜架扣在一漏斗槽中;一枝叶分离机,系由一传动马达协同一变速箱分别以不同减速比方式传动一枝叶分离笼与另一扳片滚轴呈顺逆时钟方向相切旋动自转,且在该扳片滚铀与枝叶分离笼相切之切线处设立一切刀,使切刀之刀刃正奸和切点微微相邻呈近接触状,而不防碍扳片滚轴及枝叶分离笼自转旋动者,其间该只枝叶分离笼系由适量之轮环呈等轮缝间距串置在一主轴上为长形键所卡固,且呈倾斜状利用两轴承套置在机台框架适当位置,而该分离笼之斜头端套固有一个大皮带轮,为套设皮带接受变速箱内之动力所传动枝叶分离笼自转者,而该扳片滚轴亦呈倾斜状和枝叶分离笼平行相切,且在扳片滚轴之斜头端套固有一扳片皮带轮,为套设另一皮带至变速箱内传递动力使扳片滚轴自转旋动者,同时于枝叶分离笼之正下方组扣有一集枝导盘呈斜置状,在此集枝导盘的斜后端挂扣一集枝箱收集切断后茶枝,而枝叶分离笼之斜尾端出口处设立一收集箱收集枝叶分离笼内掉落之乾茶叶以及由导筒经筒柱掉落之细叶末;综合上述结构依序组立在机台框架上,进而形成一种可产生抖动预先筛离较细叶末,以及旋打乾茶叶(花)半成品使其脱离包覆状而变形成展开状,再给予筛离枝与叶进行切离茶枝的整体性连贯自动分离装置者。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中所述之茶叶、茶枝自动分离装置之改良,其中导持槽上的档片底端系制成内凹弧面,而档片对应面之基板底端系制有弧齿,且档片近上缘设有螺钉及螺帽和壳面锁持,形成可调动弧齿和研磨棒之间距者。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中所述之茶叶、茶枝自动分离装置之改良,其中该枝叶分离笼与扳片滚轴受变速箱之减速传动,其减速比以枝叶分离笼对扳片滚轴呈1比20者为最佳。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3顶中所述之茶叶、茶枝自动分离装置之改良,其中枝叶分离笼上的每一个轮环,其外端圆面皆制成圆平面环绕,且内环面系制成弧形面,而轮环内设有十字形轮辐和中心处之轮鼓相接固,轮鼓中心设有轴孔和轴孔弧缘之缝槽,可和分离笼上之主轴卡接者,并使每个轮环之轮辐呈45度角相互卡置在主轴上。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顶中所述之茶叶、茶枝自动分离装置之改良,其中轮环之一侧端面外围设有数个方形凸粒呈等弧距环绕,使每一轮环相互卡套在主轴上呈等轮缝间距之茶枝外露槽缝。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第3项中所述之茶叶、茶枝自动分离装置之改良,其中扳片滚轴上之扳片系呈长条板状,为双端一扳片皮带轮及另一圆盘所固设在轮盘面中心线上,使旋动后和枝叶分离能邻近相切能扳动轮缝中外露之茶枝受切刀切除者。图示简单说明:图l系为习用之整体立体图。图2系为习用之滚轮组剖面示意图。图3系为本创作之立体外观图。图4系为本创作之脱离变形机结构剖图示意图。图5系为本创作之分离机立体结构组置示意图。图6系为本创作之分离机剖视平面示意图。图7系为本创作之整体剖面示意图。
地址 台北巿北投区大度路三段二九六巷六十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