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可选择快速充气或高压充气之打气筒
摘要 本创作系关于一种可选择快速充气或高压充气之打气筒,包含有:一头部;一导气管,一端固定在头部;一双向进气活塞,固定在导气管另一端,与头部连通;一第一气缸,呈长管形,套设在双向进气活塞上,可往返移位;一第一单向阀,设于第一气缸近端(邻近头部端),仅容空气进入第一气缸内;一第二活塞,设于第一气缸远端,外径较第一气缸大,容许空气自由进出第一气缸;一第二气缸,枢套在该第二活塞,可往返移位,与第一气缸连通;一第二单向阀,设于第二气缸远端,容许空气进入第二气缸内;该第二气缸可固锁在第一气缸上,不与第一气缸产生相对运动。
申请公布号 TW228257 申请公布日期 1994.08.11
申请号 TW083205220 申请日期 1994.04.15
申请人 王罗平 发明人 王罗平
分类号 F04B33/00;F16K15/20 主分类号 F04B33/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廖德英 台中巿四川路二十三号四楼
主权项 1.一种可选择快速充气或高压充气之打气筒,包含 有:一 头部,设有气门接头可与轮胎之气门嘴衔接;一导 气管, 一端固定在该头部;一双向进气活塞,固定在该导 气管另 一端,经由导气管与头部之气门接头连通;一第一 气缸, 呈长管形,以其管身套设在该双向进气活塞上,可 沿该导 气管轴向往返位移;一第一单向阀,设于该第一气 缸近端 (邻近头部端),仅容许空气进入第一气缸内;其特征 在于 :一第二活塞,设于该第一气缸远端(远离头部端), 其外 径较第一气缸大,可容许空气自由进出第一气缸; 一第二 气缸,其内径较第一气缸大,枢套在该第二活塞,而 位于 第一气缸外侧,可沿第一气缸轴向往返位移,其缸 体藉由 该第二活塞与第一气缸连通,其枢接部位藉由该活 塞形成 气密;一第二单向阀,设于该第二气缸远端,仅容许 空气 进入第二气缸内;其中该第一单向阀外侧设一接合 部,该 第二气缸近端亦设一接合部,藉由该二接合部相互 接合, 使第二气缸得套合在第一气缸外侧,不与第一气缸 产生相 对运动。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选择 快速充气或高压 充气之打气筒,其中该等气缸呈薄圆管形,其开口 端内各 嵌固一略呈圆管形之座体,该等座体内壁面均设有 一接合 部,用以供其它零件装设。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 项所述之可选择快速充气或高压 充气之打气筒,其中该第一单向阀包含有:一座体, 呈圆 筒形,内壁面设有阴螺纹,圆筒壁设有预定数目之U 型缺 口,在各缺口中央各形成一可挠曲之嵌接部,其端 壁设一 贯穿孔,可容该导气管穿通,邻近端壁外壁面凹设 一环槽 ,其系嵌套在该第一气缸近端开口内;一止漏环,套 设在 该座体之环槽中,用以使座体与第一气缸壁间形成 气密; 一端套,略呈螺栓形,具有阳螺纹,可螺合在座体之 螺纹 孔中,其中央设有一贯穿孔,可容导气管穿通,该接 合部 设于端套外露壁面;一单向进气环,设于座体与端 套之间 ,具有一具弹性之唇部,可贴靠在导气管外壁形成 气密。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选择快 速充气或高压 充气之打气筒,其中该第二活塞包含有:一座体,呈 圆管 形,嵌套在该第一气缸之远端,其内壁设接合部;一 止漏 环,固定在座体与第一气缸内壁之间,用以止漏;一 塞体 ,以一端固定在该座体接合部,另一端外露,且外径 大于 第一气缸内径;一止漏环,套设在塞体外露端;该第 二气 缸则套设在该塞体外露端。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 第1项所述之可选择快速充气或高压 充气之打气筒,其中该第二单向阀包含有:一座体, 略呈 圆筒形,固定在第二气缸远端;一单向进气环,设于 座体 与第二气缸内部之间,具一可弹性挠曲之唇部,该 唇部可 贴靠在第二气缸内壁面形成气密。6.依据申请专 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选择快速充气或高压 充气之打气筒,其中该第二气缸近端固设一座体, 呈圆管 形,其内壁设一接合部,用以与第一单向阀外侧之 接合部 接合。第一图系本创作实施例之平面图。第二图 系第一图 之局部剖视图。第三图系第二图中第一单向阀之 放大图。 第四图系第二图中第一单向阀之座体之平面图。 第五、六 图系显示第一单向阀之动作说明图。第七图系第 二图中双 向进气活塞之放大图。第八、九图系显示双向进 气活塞之 动作说明图。第十图系第二图中第二活塞之放大 图。第十 一图系第二图中第二单向阀之放大图。第十二图 系显示第 二气缸套合至第一气缸合但未锁定状态之平面图 。第十三 图系第十二图之局部放大剖视图。第十四图系第 二气缸与 第一气缸锁合状态之平面图。第十五图系第十四 图之局部 放大剖视图。第十六图系本实施例拉伸至最长状 态之平面 图。第十七图系第十六图之剖视图。第十八图系 本实施例 缩合至最短状态之平面图。第十九图系第十八图 之剖视图
地址 台北巿光复北路八十五巷一号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