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及扩充坞
摘要 一种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系用以在一扩充坞中扩充具有一第一连接头之一电脑装置之功能,该扩充坞具一空间及一第二连接头,该空间系供置放该电脑装置,该电脑装置具一第一及第二工作状态,其中于该电脑装置处于该第一工作状态时,该第二连接头于第一位置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脱接,而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该第二连接头于第二位置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连接,该扩充方法包含:a)将该电脑装置置放于该空间;以及b)令该第二连接头于该电脑装置处于该第二工作状态时,自该第一位置移至该第二位置,以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连接,俾完成一电脑功能扩充动作;该扩充坞包含:一机壳,形成一空间以供置放一电脑装置,该电脑装置具一第一连接头;以及一第二连接头,可移动地设于该机壳内之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且系供与该第一连接头于该第二位置相接合,以达电脑功能扩充之目的,其中于该第二连接头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及第二连接头系相脱接;藉本案可得一极具便利及实用性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及扩充坞。
申请公布号 TW242669 申请公布日期 1995.03.11
申请号 TW083110467 申请日期 1994.11.11
申请人 宏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许世忠;陈建安;赵蔚嘉
分类号 G06F1/16 主分类号 G06F1/1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系用以在一扩充坞中扩充具有一第一连接头之一电脑装置之功能,该扩充坞具一空间及一第二连接头,该空间系供置放该电脑装置,该电脑装置具一第一及第二工作状态,其中于该电脑装置处于该第一工作状态时,该第二连接头于第一位置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脱接,而处于该第二工作状态时,该第二连接头于第二位置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连接,该扩充方法包含:a)将该电脑装置放于于该空间;以及b)令该第二连接头于该电脑装置处于该第二工作状态时,自该第一位置移至该第二位置,以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连接,俾完成一电脑功能扩充动作。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电脑装置包括一工作信号产生器,且该扩充坞包括一工作信号接收器,该步骤(b)之前,更包括下列步骤:a1)于该电脑装置处于该第一工作状态时,该第二连接头处于该第一位置;a2)因应处于该第一及第二工作状态之该电脑装置,该工作信号产生器将分别处于一第一及第二信号产生状态;以及a3)因应处于该第一及第二信号产生状态之该工作信号产生器,该工作信号接收器将分别处于一第一及第二感应状态。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工作信号产生器包括一光源信号产生器,其可为一发光二极体(LED)。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工作信号接收器包括一光源信号接收器,其可为一光感应器(photo-sensor)或光射极(photo-emitter)感应器。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工作状态系指该电脑装置分别处于一正常工作模式及一省电模式(suspend mode)。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第一及第二信号产生状态系可分别为一有光源信号产生状态及无光源信号产生状态。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第一及第二信号产生状态系可分别为一无光源信号产生状态及有光源信号产生状态。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感应状态系可分别为一高电准位状态及一低电准位状态。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感应状态系可分别为一低电准位状态及一高电准位状态。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步骤(b)包括:b1)令该扩充坞之该第二连接头因应该第一感应状态,而位于该第一位置;以及b2)令该扩充坞之该第二连接头因应该第二感应状态,而自该第一位置移至该第二位置以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连接,俾完成一电脑功能扩充动作。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步骤(b)之后,更包括一步骤:c)驱动该第二连接头自该第二位置移至该第一位置,俾得以使该第二连接头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脱接。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1项中任一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电脑装置系一笔记型电脑。13.一种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系用以在一扩充坞中扩充具有一第一连接头之一电脑装置之功能,该扩充坞具一空间,一工作信号接收器及一第二连接头,该空间系供置放该电脑装置,该电脑装置有一工作信号产生器并具一第一及第二工作状态,其中于该电脑装置处于该第一工作状态时,该第二连接头于第一位置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脱接,并于该电脑装置处于该第二工作状态时,该第二连接头于第二位置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连接,该扩充方法包含:a)将该电脑装置置放于该空间,并于该第一工作状态时,使该工作信号产生器处于第一信号产生状态,而于该第二工作状态时,使该工作信号产生器处于第二信号产生状态;其中该工作信号接收器因应该第一及第二信号产生状态而分别处于第一及第二感应状态;以及b)令该第二连接头于该工作信号接收器处于该第二感应状态时,于自该第一位置移至该第二位置以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连接,俾完成一电脑功能扩充动作。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工作信号产生器包括一光源信号产生器,其可为一发光二极体(LED)。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工作信号接收器包括一光源信号接收器,其可为一光感应器(photo-sensor)或光射极(photo-emitter)感应器。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工作状态系指该电脑装置分别处于一正常工作模式及一省电模式(suspend mode)。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第一及第二信号产生状态系可分别为一有光源信号产生状态及无光源信号产生状态。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第一及第二信号产生状态系可分别为一无光源信号产生状态及有光源信号产生状态。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感应状态系可分别为一高电准位状态及一低电准位状态。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感应状态系可分别为一低电准位状态及一高电准位状态。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步骤(b)之前更包括步骤:(a1)令该第二连接头于该工作信号接收器处于该第一感应状态时,位于该第一位置。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步骤(b)之后更包括步骤:(c)驱动该第二连接头自该第二位置移至该第一位置,俾得以使该第二连接头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脱接。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22项中任一项所述之电脑功能扩充方法,其中该电脑装置系一笔记型电脑。24.一种扩充坞,包含:一机壳,形成一空间以供置放一电脑装置,该电脑装置具一第一连接头;以及一第二连接头,可移动地设于该机壳内之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且系供与该第一连接头于该第二位置相接合,以达电脑功能扩充之目的,其中于该第二连接头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及第二连接头系相脱接。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之扩充坞,更包含:一工作信号接收器设于该机壳上,以于该电脑装置之一接触开关接触设于设机壳中之一凸板时,因应该电脑装置中之一工作信号产生器因处于一第一及第二工作状态而所形成之一第一及第二信号产生状态,俾以分别处于一第一及第二感应状态;以及一连接头驱动装置电连接于该工作信号接收器,该连接头驱动装置可携载该第二连接头,俾因应该第二感应状态,而驱使该第二连接头自该第一位置移至该第二位置。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工作信号接收器包括一光源信号接收器,其系可为一光感应器(photo-sensor)或光射极(photo-emitter)感应器。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接触开关可为一微动开关(microswitch)。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工作信号产生器包括一光源信号产生器,其系可为一发光二极体(LED)。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工作状态系指该电脑装置分别处于一正常工作模式及一省电模式(suspend mode)。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第一及第二信号产生状态系可分别为一有光源信号产生状态及无光源信号产生状态。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第一及第二信号产生状态系可分别为一无光源信号产生状态及有光源信号产生状态。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感应状态系可分别为一高电准位状态及一低电准位状态。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感应状态系可分别为一低电准位状态及一高电准位状态。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机壳具一通孔,该工作信号接收器系设于该通孔下方,俾以因应该工作信号产生器所处于之该第一或第二信号产生状态。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连接头驱动装置包含:一连接器驱动架,其系可移动地设于该机壳内且供携载该第二连接头;以及一驱动装置,系用以驱动该连接器驱动架所携载之该第二连接头,俾使该第二连接头可位于该第一或第二位置。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驱动装置包含:一齿轮箱固设于该机壳;一凸轮轴接于该齿轮箱并固设于该齿轮箱上方,其具有顶推一设于该机壳中之一扣接元件之功能;以及一马达固设于该齿轮箱下方且电连接于该凸轮,其可因应该第二感应状态而转动。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6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扩充坞更包含:一连结装置,其设有第二衔接装置,以于该电脑装置进入该空间定位后,使该第一及第二衔接装置相扣结,而令该电脑装置稳固设于该机壳上;以及一脱接装置固设于该机壳面板处,其可驱动该第二连接头自该第二位置移至该第一位置,俾得以使该第二连接头与该第一连接头相脱接。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7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连结装置包含:一连结板,设于该机壳内;一连杆,连设于该连结板;且设有该第二衔接装置;一扣接元件,系枢设于该连结板上;一定位柱,系设于该机壳上;以及一推件,系设于该机壳上,于该电脑装置推入该空间时,该推件将顶推该连结板,而使该扣接元件扣结于该定位柱,并使该第一及第二衔接装置相扣结。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所述之扩充坞,更包含另一该连杆及另一该推件,而该二连杆及该二推件系分别设于该机壳两侧。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所述之扩充坞,更包括:一第一弹簧,设在该机壳与该推件间,以使该推件倾向于往外凸伸于该机壳;以及一第二弹簧,设在该机壳与该连结板间,以使该连接板倾向于令该第一与第二衔接装置相脱接。4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定位柱系一连接头驱动装置之一定位螺柱。4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1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扣接元件系一钩状物。4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扩充坞,该扣接元件包含一推拔侧面,其设计系使该连结板可自由往该电脑装置推入方向移动。4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脱接装置系一退出键,压按该退出键时,可驱动该马达转动而带动该凸轮,俾藉着该凸轮而使该扣接元件与该定位柱脱接,以令该第二连接头自该第二位置移至该第一位置;以及该推件于该扣接元件与该定位柱脱接时,藉由该第二弹簧驱使该连接板倾向于令该第一及第二衔接装置相脱接,俾得顶推该电脑装置退出该空间。4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所述之扩充坞,更包括一盖板设于该机壳顶部之一凹洼上,俾保持该机壳顶部之平整。4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第一衔接装置系一凹槽。4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6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第二衔接装置系一凸起,且系设于该连杆之一端。4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机壳设有导沟,以导引该连杆之该端,俾该连杆端位于该导沟之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及第二衔接装置系相扣结,而于该连杆端位于该导沟之第二位置时,该第二衔接装置无法与该第一衔接装置相扣结。4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8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机壳设有上凸室,用以含设该凸起于其内。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9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机壳更包括另一该上凸室,其中该两上凸室系分置该机壳上方两侧,俾于其间导引该电脑装置推入该空间。5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50项中任一项所述之扩充坞,其中该电脑装置系一笔记型电脑。第一图:系本案电脑功能扩充方之一较佳实施步骤示意图。第二图(a):系本案扩充坞之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第二图(b):系本案扩充坞之一较佳实施例之侧面示意图。第二图(c):系本案扩充坞之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结构中内部连接装置示
地址 台北巿民生东路三段一五六号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