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二极出水控制改良结构
摘要 一种二极出水控制改良结构,主要系将一扰流套管、一出水管、一套接头等模组化套接构件所组成;其中,扰流套管一口端之套接头使与转接头之套接头套设结合,另一口端之接合口则与出水管接合,复于外部包设一软性之包覆体,即构成一省水之出水控制结构;若前述扰流套管与转接头间另接设一延伸衔接管,且配合包覆体之外型改变,则可形成任意形状之二极出水结构者。
申请公布号 TW435492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5.16
申请号 TW088204144 申请日期 1999.03.19
申请人 彭绍伟 发明人 彭绍伟
分类号 E03C1/01 主分类号 E03C1/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吴修闸 台北巿松江路五十一号五楼之一
主权项 1.一种二极出水控制改良结构,其系于一供水管路端,藉一衔接管、扩张导管及套塞等,将软性包覆体内以模组化设置之转接头、扰流套管及出水管等接合,并接设一可截断并套设胶管之延伸衔接管,其特征在于:一转接头,系一中空管件,一出口端形成一套接头,另端进水口外壁设有外牙;一扰流套管,亦为一中空构件,其进水口端设具套接头,使与前述转接头之套接头相套接,并向上颈缩一可聚压之凹缩喷嘴,其锥状出口端形成一聚压喷口,再放大延伸出一扰流室,一侧设一接合口作为出水口,且前述接合口与扰流室间设有一撞鎚压集压盘,一出水管与前述扰流套管之接合口相接,令出水管之进水端外缘设成一平面,及锥状之喷口,由此向外扩张成一伞柱状扰流用之喷口伞及一出水口;当前述转接头、扰流套管及出水管相套接合后,液流由扰流套管之聚压喷口经扰流室、撞鎚压集压盘、及出水管之喷口及喷口伞等作用,形成一模组化简易构造,产制组装快速,且具省水功效之构造者。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二极出水控制改良结构,其中转接头及扰流套管间可接设一延伸衔接管者。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二极出水控制改良结构,其中该延伸衔接管可于中段适当处截断,并设具一软质之胶管,作为出水开、闭作用者。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二极出水控制改良结构,其中该延伸衔接管可配合三通管,套接前述扰流套管及出水头后,设成任意形状之出水结构者。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二极出水控制改良结构,其中该转接头及扰流套管间接设之延伸衔接管可设置一橡胶磁阀者。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二极出水控制改良结构,其中该扰流套管内之扰流室表面可为弧面者。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二极出水控制改良结构,其中该扰流套管内之扰流室表面可为斜面者。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之结构平面分解图。第二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之平面组合剖示图。第三图为本创作另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第四图为本创作另一实施例之平面组合剖示图。第五图系本创作另一实施例之立体组合示意图。第六图A、第六图B系本创作再一实施例之平面组合使用剖示图。第六图C、第六图D系本创作又一实施例之平面组合使用剖示图。第七图系本创作运用于其他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第八图A系本创作技术原理说明之平面剖示图。第八图B系本创作技术原理说明之另一平面剖示图。第九图系第八图A、第八图B A-A剖面之截面图。
地址 新竹县竹东镇东宁路二段七十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