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多功能平衡训练器结构改良
摘要 本创作系提供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器结构改良,其系包括踏盘及着地座;其创作特点主要在于该踏盘底面预设有组接部及数组二侧边组接部;以使该着地座系为组合式结构型态,可使用单组或复数组,各着地座顶面为组接端可选择性组合于踏盘底面之组接部或侧边组接部,构成可组配成单组着地座或双组着地座呈间隔相对、错置同时着地支撑的使用状态,藉此多样组配变化设计,以使该平衡训练器能够具备多种操作型态、达到多种运动锻练效果,为其功效及用途。
申请公布号 TWM255042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1.11
申请号 TW093205909 申请日期 2004.04.16
申请人 黄金秋 发明人 黄金秋
分类号 A63B23/035 主分类号 A63B23/035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器结构改良,其大体系包括踏盘以及着地座两个部位,其中该踏盘顶端为踩踏面能供使用者双脚踩踏站立于上面,着地座底面则设呈圆弧面;其特征包含:该踏盘之底面更预设有中央组接部以及数组二侧边组接部;该着地座系为组合式,可使用单组或复数组,各着地座顶面为组接端可选择性组合于踏盘底面之中央组接部或侧边组接部,构成可组配成单组着地座着地支撑、或双组着地座呈间隔相对、错置关系同时着地支撑的使用状态者。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多功能平衡训练器结构改良,其中,该踏盘之中央组接部及二侧边组接部系可为插孔型式,以使该着地座顶面之组接端系设有凸柱而能藉由插接方式组合于踏盘之插孔者。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多功能平衡训练器结构改良,其中,该踏盘之底面间隔二侧系更可增设有导滑槽;以使着地座顶面组接端对应组设有滚轮;藉此,利用该滚轮与导滑槽之枢合状态,构成踏盘操作时将呈一种可滑移状态,进以可提升操作难度者。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多功能平衡训练器结构改良,其中,该踏盘之顶端踩踏面周边系可形成有凸环缘,藉以形成挡止作用,防止使用者脚部轻易往外滑出者。5.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器结构改良,其大体系包括踏盘、着地座以及连杆之几个部位,其中该踏盘顶端为踩踏面能供使用者双脚踩踏站立于上面,着地座一端面则设呈圆弧面;其特征包含:踏盘之底面预设有若干于不同位置之插孔,对应之两侧设有导滑槽,着地座之中段设有凸轮,相对圆弧面之另一端面设有凸柱,连杆之两端均设有插孔;藉由上述之结构组成,二着地座分别以凸柱结合于连杆之两侧插孔上,而着地座之凸轮系对正入踏盘之导滑槽内,当站立于踏盘之踩踏面上时,可藉由凸轮顺着导滑槽前后于地面做滚动,及不预警的上下翘动。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多功能平衡训练器结构改良,其亦可不使用连杆,而直接将着地座以凸柱结合于且踏盘底面之其中任意选定之插孔中,当站立于踏盘之踩踏面上时,即可藉由二着地座之圆弧面于原地以踏盘。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系本创作之立体图一,系为正面视角。第2图:系本创作之立体图二,系为反面视角。第3图:系本创作之着地座组合部位立向剖视图。第4图:系本创作之使用状态实施例图一。第5图:系本创作之使用状态实施例图二。第6图:系本创作之使用状态实施例图三。第7图:系本创作之使用状态实施例图四。第8图:系本创作之使用状态实施例图五。第9图:系本创作着地座枢组于踏盘导滑槽之剖视图。第10图:系承第9图结构型态之使用状态实施例图。第11图:系本创作另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第12图:系本创作另一实施例之一种使用状态立体图。第13图:系本创作第12图之剖示图。第14图:系本创作另一实施例之另一种使用状态立体图。第15图:系本创作第14图之剖示图。第16图:系习知结构之示意图。
地址 彰化县线西乡崁顶路七六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