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装配立体金属结构之方法,及其机器及由该方法制成之产品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088954 申请公布日期 1987.07.16
申请号 TW074101692 申请日期 1985.04.23
申请人 西斯姆国际公司 发明人
分类号 B21D31/00;B21D47/04;B21F27/10 主分类号 B21D3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罗行 台北巿延吉街五十巷二十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立体金属结构装配法,其包括下列 各步骤: (a)预制一系列平面网结构(36),其包 括纵向线(34)及拉条线(35)被接于 该纵向铁线上,而且彼此间留有一 预定之确实间隔; (b)将该平面网置于相对之平面(81)上以 便使各该平面网按一定之横向节距 彼此间留有间隔; (c)将该平面网排列于标记元件上,使 其与相对之拉条线(35)在同一平面上 以便限定各该平面网之承载平面; (d)将该平面网置于第一排列元件上面 ,并将纵向铁线(34)至少在该网之一 边置于该相同之平面上以便限定该 结构之相当排列平面; (e)至少使一网格铁线(37)与该纵向铁线 (34)或与该平面网之拉条线(35)在相当 之交叉区交叉; (f)至少有一焊接器到达该交叉区即平 面网与网格线之交叉处,即该焊接 器之电极能面对该相交叉之铁线; (g)使该交叉之铁线及电极接合于一起 以实施该交叉区之焊接; (h)将平面网及焊接器移动一相等于该 网格铁线(37)节距之距离,同时将拉 条线(35)保留于相同之平面上; (i)重复(f)至(h)之步骤设置新网格铁线 (37)及新交叉区,直到所有网格铁线 已焊接于该平面网结构之纵向铁线 或拉条线为止。2.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项所述之装 配法 ,其中该平面网由下列步骤制成: (a)用一组平行排列之纵向铁线(34)并使 其彼此间之距离预行确定; (b)排列一种拉条线(35)与该组纵向铁线 在一基准位置成直角排列; (c)焊接各交叉点,即纵向铁线(34)与该 拉条线(35); (d)将该纵向铁线(34)移动一段距离,即 相当于该承载平面(81)之节距; (e)于基准点再将第二拉条线(35)与该纵 向铁线(34)成直角排列,共将该拉条 线(35)焊接于该纵向铁线(34)上面; (f)重复自(b)至(e)之步骤,直到该平面 网完全焊接好为止。3.如请求专利部份第2.项所述 之方法, 其进一步包括一附加步骤,即切割该 拉条线(35)之邻近部份,该部份位于纵 向铁线(34)之终端,即明确形成该平面 网之宽度者。4.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至第3.项中任 一 项所述之方法,其中之平面网之排列 是由下述之排列元件将纵向铁线于该 网之两边排成确实之平行平面。5.如请求专利部 份第3.及4.任一项所 述之方法,其中之第一及第二排列元 件作用于该平面网之拉条线(35)之切割 端。6.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至第5.项中任一 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夹持装置沿水 平平面排列,网格铁线则垂直面排列 以便焊接作业。7.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至第6.项中 任一 项所述之方法,其中之该平面网于一 网格铁线焊好之后即被向前进给一段 距离,即相当于该网格铁线之节距, 并使用一测试元件作用于拉条线(35)。8.如请求专 利部份第1.至第7.项中任一 项所述之方法,其中焊接器每一对电 极中至少有一电极可沿该结构之排列 平面作平行移动,以便使该电极面对 纵向铁线(34)与格铁线(37)之交叉区, 于焊接之后,该焊接器即自交叉区被 移开以便让该平面网继续进给。9.如请求专利部 份第1.至第8.项中任一 项所述之方法,其中焊接一对网格铁 线(37)于该平面网之纵向铁线(34)之上面 是用若干对焊接器排列于平面网之两 边作平行作业者。10.如请求专利部份第9.项之方 法,其中 该结构可以成对方式生产,即用两对 网格铁线作平行焊接,而且每一线对 可与两组该连续之平面网之一组联合 作业。11.将平面网装配成一立体金属结构之方 法,其包括一组纵向铁线(34)及拉条线 (35)其与该纵向铁线(34)成交叉而焊接者 ,该纵向铁线又包括下列各步骤: (a)将一组纵向铁线(34)排列于对准夹持 装置中,将该线至少置于其标记段 ,并依各该纵向铁线之编织平面使 其依精确间隔成彼此平行排列; (b)将一拉条线(35)与纵向铁线(34)排列成 交叉之状态,而使该拉条线靠近或 接合该组之纵向铁线之标记部份 ; (c)将各交叉点焊接,即让纵向铁线(34) 与该拉条线(35)确实在一相同平面上 ; (d)将纵向铁线依对准夹持装置之方向 进给一相等于网格铁线节距之距离 ,以便使另一标记段确实相等于前 一标记段; (e)以相同之方式排列第二拉条线(35)与 该纵向铁线之另一标记段靠近或接 合成交叉状,即使该拉条线确能相 当于如前一拉条线之间隔; (f)将另一拉条线(35)焊接于该纵向铁线 (34)之各个交叉区; (g)重复自(d)至(f)之各步骤直至平面网 之焊接工作完成时为止。12.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1. 项所述之方法, 其中该拉条线(35)之靠近该纵铁线(34) 之焊接点及外端部份被切断,以便 确定该平面网之宽度。13.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1.或 12.项所述之方 法,其中该平面网之纵向铁线(34)被切 割成预定之长度以便确定该平面网之 纵向尺寸。14.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1.或12.项所述之 方 法,其中该纵向铁线是由一相当之鼓 形绕线器供应,以便使平面网之生产 不限于一定之长度。15.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1.至14. 项中任一项 所述之方法,其中之平面网至少是以 该拉条线作成对方式生产,并以连续 方式被切割于该平面网之纵向铁线之 外端之拉条线部份以成对方式分离之 。16.一装配立体金属结构之机器,其包括 一系列之平面网是由若干纵向铁线(34) 、拉条线(35)及若干网格铁线(37)焊接于 该平面网而形成,其包括: (a)一系列之夹持装置(81),其可将各平 面网间保持于一适当之间隔,并将 纵向铁线之外端置于该结构之相当 标记平面上; (b)一使拉条线对准于该平面网之构件 ,以便确定该结构之相当承载平面 ; (c)一定位装置,其可将至少一网格铁 线(37)排列于该网中纵向铁线(34)之外 伸部份并与之交叉,或者与该网每 一边之拉条线(35)成交叉状; (d)至少一焊接器,其电极可接触于该 网之网格铁线(37)与纵向铁线(34)或拉 条线(35)之各交叉区; (e)一能控制焊接之装置,以便使网格 铁线(37)焊接于纵向铁线(34)或拉条线 (35)者; (f)一控制装置,能控制焊接电极与各 铁线待焊之交叉区作相对移动者; (g)一机构,能使焊接后之平面网进给 至该网格铁线(37)以便焊接一连续之 网格铁线(37)中至少一条线于该网之 纵向铁线(34)或拉条线(35)者。17.如请求专利部份 第16.项所述之机器, 其中该夹持装置包括该网之若干承载 平面(81),一对终端导件其具有一“U "形交叉部份以便确实将该纵向铁线 定位于靠近焊接电极之面积内。18.如请求专利部 份第16.或第17.项所述之 机器,其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系列之固 定导件以便将该结构之标记平面确能 置于与网平面成直角,及包括一第二 部份其包含若干导件以便将该结构之 第二标记平面确能与上述之标记平面 成平行。19.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8.项所述之机器, 其中该第二导件系列可以排成不同之 间隔,即与第一固定元件系列者不同 ,以便导向不同宽度之平面网。20.如请求专利部份 第16.至第19.项中任一 项所述之机器,其中该对准构件包括 一系列之肩部排列于相同之平面上, 而可配合该拉条线(35)以确定该结构之 承载平面(81)。21.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6.至第20.项中 任一 项所述之机器,其中该定位装置将网 格铁线(37)自一供应区移至与该平面网 之纵向铁线(34)或拉条线(35)之交叉区。22.如请求 专利部份第21.项所述之机器, 其中该网格铁线之供应区位于该平面 网系列之一边;而该定位装置将该网 格铁线置于与该承载平面平行之关系 位置,该承载平面是由该拉条线(35)与 该纵向铁线(34)之标记平面所形成者。23.如请求专 利部份第21.或第22.项所述之 机器,其中之定位装置包括一铰链臂 其设有抓紧元件作抓紧网格铁线之用 ,及包括一致动器使铰链臂将该网格 铁线以平移运动方式自供应区移至焊 接区。24.如请求专利部份第22.或23.项所述之 机器,其中该致动器使该臂沿一斜方 向移动,即与该纵向铁线之标记平面 及该拉条线承载平面成相对之斜面者 。25.如请求专利部份第23.或第24.项所述之 机器,其中有一致动器使该抓紧臂( 111)沿与该纵向铁线(34)之标记平面 成直角之方向移动。26.如请求专利部份第24.或第 25.项所述之 机器,其中该斜方向移动之致动器及 该与标记平面成直角移动之致动器均 为气动机。27.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6.至第26.项中任 一 项所述之机器,其中该炟接器包括一 主变压器本体位于平面网之外边,一 对电极,其第一电极申主体伸出能进 入相对之平面网中以便配合纵向铁 线,而另一电极能将一网格铁线推至 纵向铁线所要焊接之处。28.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6. 项至27.项中任一 项所述之机器,其中设有若干焊接器 ,该各焊接器之电极均对准需要焊接 之网格铁线,以便让相互平行之纵向 铁线焊接于让网格铁线上。29.如请求专利部份第 26.或27.项所述之机 器,其中焊接机之第二电极配合一机 构将该电极自一体止位置移向该平面 网,其中该网进给至一焊接位置而不 停止。30.如请求专利部份第27.至29.项所述之机 器,其中焊接控制装置于该铁线被该 电极压下后即对该电极提供压力。31.如请求专利 部份第16.至30.项所述之机 器,其进一步包括一液压装置用以冷 却焊接电极以便获得所谓之“冷"点 焊接。32.如请求专利部份第16.至第31.项所述之 机器,其中用以进给该平面网之机构 包括若平相对之元件,其与拉条线配 合以使该平面网作阶梯式进给。33.如请求专利部 份第32.项所述之机器, 其中该相对之各元件被至少一致动器 移,该致动器为往复式动作者,其一 冲程约等于或稍大于该网格铁线之节 距。34.一装配立体金属结构之平面网之机器 ,每一该平面网含有若干纵向铁线及 拉条线,其包括: (a)旦排列纵向铁线之对准夹持装置至 少设于其标段内,并以预定之间隔 彼此成平行排列; (b)一种装置,其能将一拉条线排列成 与该纵向铁线成交叉状,即在该纵 向铁线之标记段内接近该纵向铁线 或与其接合; (c)一焊接器,其包括若干电极能与纵 向铁线及拉条线在各交叉区内配合 以便使该等铁线焊接; (b)一进给构件,能将该纵向铁线确实 进给于该焊接器之电极之相对位置 ,其距离恰等于该拉条线之节距。35.一立体金属结 构,其包括一系列之平 面网包含若平纵向铁线及拉条线以各 种系列焊接于该纵向铁线上,及若干 网格铁线被焊于该平面网之纵向铁线 上,并按该网格铁线之节距使该平面 网有一定之间隔;其中该纵向铁线因 弄直及扭曲而显示有畸变之现象,在 每一平面网中各系列之拉条线节距均 相等,对标记节距具有高度之公差, 当装配该金属结构时,各平面网之拉 条线在一相同之系列内均位于一相同 之平面上,且具有高度之公差;而且 ,该结构之承载平面及在各平面网中 最宽间隔之纵向铁线间为一同面,并 具有高度公差,并具有若干平面而其 与该承载平面成直角者。
地址 比利时